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59章 归途诏复护羌尉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59章 归途诏复护羌尉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北疆的朔风渐渐被抛在身后,南归的銮驾队伍沿着略显泥泞的官道,行进在并州腹地。与来时那种大战将临的肃杀和亲临前线的激昂不同,回程的队伍笼罩在一种复杂难言的气氛中。既有凯旋的荣耀与轻松,也有一丝大战后的疲惫,更夹杂着对刚刚收到的西线急报的深深忧虑。

刘宏坐在微微晃动的安车内,手指揉着眉心,试图驱散连日议事带来的疲惫,但西线那份“羌乱加剧,冷征败绩”的军报,如同阴云般盘踞在他心头,挥之不去。舆图在他脑海中展开,北疆的烽烟尚未完全熄灭,西陲的狼烟却又冲天而起。东西横跨数千里,帝国仿佛一个同时按住两只猛兽的巨人,稍有不慎,便会被撕开致命的伤口。

车外,马蹄声、车轮声、以及将士们偶尔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皇甫嵩与段颎骑马并行在銮驾左右,两人同样沉默。皇甫嵩眉头深锁,显然也在权衡东西两线的局势;段颎则不时回头望向北方,眼神中带着未能彻底扫平漠北的遗憾,以及对西线战事的跃跃欲试。

卢植与荀彧同乘一车,低声交换着意见,两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帝国看似强盛,实则内外交困,北疆刚定,西线又生乱象,而内部的隐忧,如土地兼并、太平道流播,也如暗流涌动。

銮驾在驿站暂歇时,刘宏将皇甫嵩、卢植、荀彧召入了自己的安车之内,进行了一场小范围的紧急议事。狭小的空间内,气氛压抑。

“西线军报,诸位都看过了。”刘宏开门见山,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冷征败退狄道,羌人攻势凶猛,且疑似获得不明来源的精良军械。局势危急,诸卿有何看法?”

段颎虽然未被召入,但就在车外护卫,闻言忍不住隔着车壁洪声道:“陛下!给末将三万兵马,不,两万就行!末将愿西进,必平羌乱,将那些不知死活的羌酋脑袋拧下来!”

车内,皇甫嵩摇了摇头,对刘宏道:“陛下,段将军勇武可嘉,然北疆初定,檀石槐残部未清,仍需段将军这等虎将坐镇威慑,以防其死灰复燃。若此时将段将军调往西线,北疆若生变,恐首尾难顾。”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且西线羌乱,与北疆鲜卑不同。羌人部落分散,依山凭险,惯于游击,大军难以展开。需派一沉稳持重、熟悉羌情、且能协调各方之将领,方为上策。”

卢植接口道:“皇甫将军所言甚是。如今国库虽因北伐及国债稍缓,然支撑两线大规模用兵,仍力有未逮。当务之急,是稳住西线局势,避免其彻底糜烂,待北疆彻底稳固,再图西进。”

荀彧沉吟道:“稳住西线,关键在于人选与方略。需一职衔,能总揽凉州军事,专责平羌,权责明确,避免以往各郡各自为战、互相推诿之弊。”

刘宏听着臣子们的讨论,脑海中迅速搜索着相关的历史知识。他忽然想起一事,看向卢植:“卢师,朕记得前汉时,为专治羌患,曾设‘护羌校尉’一职,位高权重,专司羌务。此制后来如何?”

卢植身为当世大儒,对典章制度极为熟悉,立刻回道:“陛下博闻强记,确有其事。武帝时初置护羌校尉,秩比二千石,持节,总西羌事务。然至本朝,此职时设时废,权责亦屡有变更。近年来羌患稍平,此职已空悬多年。”

“护羌校尉……”刘宏手指轻叩桌面,眼中光芒渐亮,“专其职,一其权,正是应对当前西线乱局之良策!”

他思路愈发清晰:“北疆有皇甫将军总揽,朕可安心。西线则需一得力干将,授予‘护羌校尉’之职,使其能专心对付羌人,不必受凉州地方官府过多掣肘,亦可将羌患与鲜卑问题切割开来,避免我大军东西疲于奔命!”

皇甫嵩表示赞同:“陛下圣明。设此专官,确可集中力量,应对西线。只是……这护羌校尉的人选,至关重要。需得通晓军事,熟悉羌情,更需有威望能服众,且……忠诚可靠。” 他说到最后,意有所指。西线远离中枢,若所托非人,恐成藩镇之祸。

人选问题,成了关键。几人提出了几个名字,皆有不足之处,或资历不够,或能力有缺,或与凉州豪强牵连过深。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荀彧,缓缓开口道:“陛下,臣举一人,或可当此任。”

“哦?文若举荐何人?”刘宏问道。

“前将军,董卓。”荀彧平静地说出一个名字。

车内顿时一静。董卓?此人出身凉州豪强,勇猛善战,在凉州军中颇有威望,也确实多次与羌人作战,熟悉情况。但是,其人性情粗野,野心勃勃,且与凉州诸多羌胡首领关系暧昧,用之,犹如饮鸩止渴。

段颎在车外听得真切,忍不住又插话:“董仲颖?那厮就是个养寇自重的豺狼!让他当护羌校尉,怕是羌乱未平,他先成了最大的羌王!”

皇甫嵩也皱眉道:“董卓确有能力,然其心难测,非忠贞之选。若赋予重权,恐生后患。”

刘宏心中冷笑,他岂不知董卓是何等人物?此乃东汉覆亡的掘墓人之一,他穿越而来,最大的优势就是先知先觉,怎会自掘坟墓?

“董卓,不可。”刘宏直接否定,语气不容置疑,“此人虽勇,然桀骜难驯,非国家柱石之选。”

他目光扫过车内众人,最终做出决断:“护羌校尉人选,容朕再思。然此职必须先复!可暂由皇甫嵩将军遥领,另选一稳重得力之副手,持朕节钺,前往凉州先行稳定局势,整饬军备,查清军械流失一案!”

他看向卢植:“卢师,即刻拟诏!以八百里加急,发往洛阳及西线各州郡!”

“老臣遵旨!”卢植立刻取出随身携带的绢帛笔墨,于颠簸的车厢内,开始草拟诏书。

很快,一道加盖了皇帝玉玺的诏书,从南归的銮驾队伍中飞出,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四方。

诏书明确宣告:“……兹复设‘护羌校尉’一职,秩真二千石,持节,总揽凉州及陇右诸郡军事,专征讨羌胡,镇抚边陲。一切西线军务,皆由其统辖,各郡太守、都尉需竭力配合,不得掣肘……特晋车骑将军皇甫嵩,兼领护羌校尉,总司其责。另,着尚书郎傅燮为护羌校尉长史,假节,即日赴凉州,协理军务,整肃边备,查勘情弊……”

这道诏书,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水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它明确传递了几个信号:皇帝高度重视西线危机,决心专事专办;授予了护羌校尉极大的权力,避免内耗;由德高望重的皇甫嵩遥领,保证了战略层面的统一和权威性;同时派遣傅燮这样的忠直干吏作为实际执行者,既体现了重视,也隐含了对凉州本地势力可能的不信任与监督。

消息传开,尚在北疆的将士们意识到,战争的焦点可能要转移了。而西线的汉军和羌人各部,更是感受到了不同的压力与机遇。

銮驾继续南行,复设护羌校尉的诏令已经发出,算是为西线乱局下了第一步棋。但刘宏的心并未完全放下。

安车内,他单独召见了荀彧。

“文若,你方才举荐董卓,是试探朕,还是另有用意?”刘宏目光如炬,看着荀彧。

荀彧坦然道:“陛下明鉴。臣确有试探之意,想知陛下对凉州豪强之态度。此外,董卓虽不可大用,但其在凉州势力盘根错节,骤然不用,亦需安抚,或可令其辅助傅燮,加以制衡,以免其狗急跳墙。”

刘宏点了点头,荀彧的考虑确实周全。“董卓之事,朕自有分寸。朕召你来,是另有要事。”他压低声音,“你之前在定襄时,似乎对那份提及太平道与豪强勾结的文书,有所留意?”

荀彧神色一凛:“陛下圣察。臣确实心有疑虑。此番西线羌乱,军械流失诡异,而太平道又于内地流播,与豪强往来……臣恐,这内外之间,或有牵连。”

刘宏的眼神变得无比深邃:“朕也有此预感。北疆胡患,西线羌乱,或是疥癣之疾。而这内部蠹虫,勾结妖道,图谋不轨,才是心腹大患!傅燮赴凉州,明为平羌,暗地里,也要给朕仔细地查!”

他顿了顿,声音冰冷:“朕倒要看看,是谁,在朕的帝国躯体上,同时于边疆与腹地,埋下这许多祸乱的种子!”

视线,已从北疆的漫天风雪,转向了西陲的崇山峻岭,更投向了帝国广袤腹地那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的阴影之中。一张更大的网,正在刘宏心中缓缓铺开。而归途的尽头,等待他的洛阳,又将是怎样一番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