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8章 流言蜚语惑京师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8章 流言蜚语惑京师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讲武堂开学典礼的肃穆与激昂,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洛阳特定的圈层内激起了层层涟漪。那一百名学员,尤其是那些被皇帝亲自诠释的“将者五德”所震撼的年轻面孔,带着一种混合着使命感与紧迫感的心情,投入了近乎严酷的学习与操练之中。他们仿佛是帝国肌体上新注入的、充满活力的血液,试图冲刷掉陈腐与颓废。

然而,任何革新,尤其是触及深层利益的革新,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明面上的朝堂之争可以被皇帝的权威暂时压下,但暗地里的抵抗,却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毒藤,悄然蔓延。

就在皇甫嵩于北军大营以铁腕整肃军纪,卢植为筹措粮草焦头烂额,陈墨在西园为标准化生产呕心沥血之时,一股污浊的暗流,开始在洛阳的市井坊间悄然涌动。

起初,只是些零星的、窃窃私语般的议论。

“听说了吗?陛下非要打这一仗,是因为在宫里做了个噩梦,梦见北边有黑气冲犯紫微星呢!”

“嗨,哪是什么噩梦?我二舅姥爷在宫里当差,听说是因为陛下登基时得了北方胡人献的祥瑞,如今觉得压不住,心里发虚,非要打服了才安心。”

“打仗?说得轻巧!那得花多少钱粮?加税加到咱们小民头上,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这些议论,起初只是在酒肆茶馆的角落,由一些面目模糊的人“无意”中提起,很快便如同病毒般,在担惊受怕、对战争天然抱有疑虑的平民百姓中传播开来。恐惧与不满,是最易传染的情绪。

随后,流言开始升级,变得更加恶毒,更具煽动性。

“你们知道为啥今年开春黄河水那么浑浊吗?那是老天爷示警呐!天子不修德,妄动刀兵,这才引来了灾异!”

“可不是嘛!我听说啊,司天监的官员私下都说,星象显示,主君……咳咳,有些话不敢说啊,反正就是不吉利!”

“穷兵黩武,可是亡国之兆啊!前朝秦二世、汉武帝晚年……唉,这才安生几年?陛下年轻,可别被身边那些想立功的武人给蒙蔽了!”

流言如同无形的瘟疫,迅速扩散。它们被精心编织,巧妙地利用了百姓对战争的恐惧、对增加赋税的担忧,以及深植于汉代社会思想深处的“天人感应”学说。将北伐与“天谴”、“不德”、“亡国之兆”等骇人听闻的词汇联系起来,直指皇帝执政的合法性与道德基础。

更阴险的是,这些流言很少直接攻击皇帝本人,大多将矛头指向“怂恿陛下开战的好战武人”(影射皇甫嵩)、“借机敛财的酷吏”(影射卢植等负责筹款的官员),甚至隐约暗示皇帝是受了“小人”蒙蔽。这种看似“忠君爱国”的包装,使得流言更具迷惑性和传播力。

没过几天,洛阳城内的舆论氛围明显发生了变化。先前因雁门失守而产生的同仇敌忾之心,渐渐被一种疑虑、不安甚至抱怨的情绪所取代。集市上,粮价开始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一些太学生聚集的学社里,也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就连朝中一些原本中立或暗自支持北伐的官员,态度也开始变得暧昧起来。

这股暗流,很快便通过刘宏自己建立的秘密渠道,以及卢植、皇甫嵩等人的奏报,汇集到了温室殿。

“……陛下,如今市井之间,流言蜚语甚嚣尘上,皆是指斥北伐乃不仁不义之举,妄动干戈必遭天谴。甚至……甚至有传言,影射陛下……”卢植站在御案前,面色凝重,话语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懑。他负责后勤,对民间物价和舆论的变化最为敏感。

“朕知道了。”刘宏打断了他,脸色平静得有些可怕。他放下手中一份来自京兆尹关于“平抑物价、安抚民心”的奏疏,目光投向殿外灰蒙蒙的天空。

他并不意外。从他决定力排众议推动北伐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会面临反扑。只是没想到,对方的动作这么快,手段这么下作,直接瞄准了民心这个最薄弱,也最重要的环节。

“查清楚源头了吗?”刘宏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卢植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惭愧之色:“老臣暗中查访,这些流言传播极快,源头隐蔽,多是通过市井无赖、游方术士乃至一些落魄书生之口散出,背后似有组织,但线索几经转手,难以追溯到真正的幕后主使。不过……”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老臣怀疑,与前番武库之事,乃至……已故中常侍曹节的残余势力,脱不了干系。只有他们,才如此熟悉宫中事务,并能利用旧有的关系网络,在民间兴风作浪。”

“曹节……余党。”刘宏轻轻咀嚼着这两个字,眼中寒光一闪。美稷血书的危机迫使他加快了军事准备,没想到这些阴魂不散的家伙,也趁机在背后捅来了软刀子。

“陛下,是否要京兆尹、司隶校尉加大查缉力度?抓捕几个散布流言的首要分子,以儆效尤?”卢植建议道,在他看来,对于此等惑乱民心、诽谤君上之举,必须施以严刑峻法。

刘宏却缓缓摇了摇头。

“不。”他站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此时大张旗鼓地抓人,正中对方下怀。他们会借此渲染陛下‘堵塞言路’、‘因言治罪’,反而坐实了流言中‘陛下失德’的指控。届时,民心更乱,舆论对我们更为不利。”

他看得很清楚,这是一场舆论战。对付谣言,粗暴的镇压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那……难道就任由他们诋毁陛下,动摇北伐大计吗?”卢植有些焦急。他知道,民心不稳,后勤压力会更大,甚至可能影响到前线军队的士气。

“当然不能。”刘宏停下脚步,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他们想玩舆论,朕就陪他们玩玩。不过,朕用的法子,跟他们不一样。”

他看向卢植,目光深邃:“卢爱卿,你可知,这洛阳城中,除了市井流言,还有何处,是清议之风最盛,能引导士林舆论之所?”

卢植略一思索,眼中精光一闪:“陛下是指……太学?”

“不错!”刘宏点头,“太学生,年轻气盛,心怀理想,易被煽动,但也更容易被道理和事实所说服,更是士林风向的标杆。若能引导太学舆论,使其支持北伐,则那些宵小之辈的流言,其毒自解大半!”

“陛下圣明!”卢植恍然大悟,“只是……太学之中,亦有不少子弟出身世家大族,与袁司徒等关系匪浅,恐怕……”

“无妨。”刘宏摆了摆手,“朕不需要他们所有人都支持北伐,只需要让支持北伐的声音,成为太学的主流!你立刻去办几件事。”

刘宏开始下达指令,思路清晰:

“第一,以你的名义,或者联络几位德高望重、且支持北伐的大儒,在太学组织几场经义辩论。议题嘛……就论‘春秋大义与夷夏之防’,论‘王者之师,征不庭也’,论‘民本与国防孰重’!要将北伐之举,置于春秋大义、保卫华夏文明的高度!要让太学生们明白,此战非为好战,乃为止战,为保境安民!”

这是从理论高度,争夺话语权的制高点。

“第二,”刘宏继续道,“‘不经意’地向一些与太学生交好的官员、或者你门下的可靠弟子,透露一些北疆的真实情况——鲜卑寇边的惨状,雁门军民死难的细节,以及……檀石槐欲效仿冒顿,统一草原后南下牧马的野心!要让他们知道,非我要战,是敌要亡我!妥协换不来和平,只会换来更大的灾难!”

这是用事实和危机感,激发太学生的家国情怀。

“第三,”刘宏沉吟片刻,“让陈墨准备一下,挑选几件他改良后效果显着,但原理相对易懂的新式军械,比如那复合弩臂的样品,或者标准化箭矢的对比,以‘格物致用、强军利国’的名义,在太学进行一次小范围的展示。要让这些未来的国之栋梁看到,朝廷为了打赢这场仗,为了减少将士伤亡,在技术上是如何殚精竭虑的!技术革新,亦是仁政的一种!”

这是用实实在在的进步和“科技”的力量,展现朝廷的积极作为和负责任态度,破除“劳民伤财”的指控。

卢植听得心潮澎湃。皇帝这一套组合拳,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事实依据,还结合了技术展示,可谓釜底抽薪,远比单纯抓人要高明得多!

“老臣明白了!这就去安排!”卢植躬身领命,脸上重新焕发出神采。

“记住,”刘宏在他转身前,再次叮嘱,语气森然,“动作要快,要巧妙,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至于那些市井流言……暂时不必理会。待太学舆论转向,朕自有后续手段。眼下,且让他们再蹦跶几天。”

“诺!”卢植郑重应下,快步离去安排。他仿佛已经看到,一场不见硝烟,却同样激烈的舆论争夺战,将在太学的讲堂和辩论场上展开。

卢植离去后,刘宏独自走到窗边,望着宫墙外那座象征着帝国最高学府的太学方向,眼神冰冷。

对手的软刀子已经递出,试图从根基上动摇他的北伐大业。他的反击策略已然布下,但太学生能否如预期般被引导?那些隐藏在幕后的黑手,见舆论战受挫,又会使出怎样更毒辣的手段?

洛阳的天空,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杀机四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