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43章 我们少吃一点,他们就能多吃点

第343章 我们少吃一点,他们就能多吃点

“大对卢,唐国人突然拋出『倭国银山』的消息,这会不会是他们设下的阴谋?”

就在那人面前,坐著一个身著粗布短打的高句丽人。

他声音里带著几分不安的问道。

而刚才那开口的青年,缓缓放下手中的酒盏。

虽穿著寻常商人的青布袍,眉眼间却透著一股慑人的锐利,正是乔装潜入长安的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

他沉默片刻,指尖摩挲著杯沿,目光沉沉地扫过厢房內屏息待命的几名高句丽心腹,才开口道:“郑元璹父子的说辞,与咱们之前从其他渠道打探到的消息,分毫不差。”

“那是不是说,郑元璹父子是真心投靠我们?倭国真有那么多银山?”

对面的使者瞬间兴奋起来,身子前倾,眼中闪烁著贪婪的光。

若是能掌控倭国的银山,高句丽的財力便能大增,到时对抗大唐也多了几分底气。

相较於下属的激动,渊盖苏文却显得异常淡然,甚至嘴角勾起一抹冷嗤:“唐国人与当年的隋国人一样,都是自大狂妄之辈,他们向来瞧不上我高句丽,如今又正忙著对付西突厥,怎么会费尽心机,派一个国公爷来做细作?”

在他看来,唐廷若真要对付高句丽,只会直接动用武力,而非用这种“迂迴手段”。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严肃,眼神锐利地盯著那名使者:“记住,回去之后告诉下面的人,务必善待郑元璹父子,不可有半分怠慢。郑元璹是唐国五姓七望出身,若能借他拉拢到士族势力,让唐国內部生乱,那唐国的江山,迟早会成为我们掌中之物!”

“是!属下谨记大对卢教诲!”使者连忙躬身应下,可心里却暗自腹誹。

说到底,您还不是担心郑元璹是细作,才亲自冒险潜入长安探查?

嘴上说得篤定,暗地里却把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对了。”

使者想起另一件事,又连忙问道。

“高建武大王派来的那几名使臣,如今还被咱们扣在驛馆,该如何处置?”

渊盖苏文端起酒盏,仰头饮尽杯中残酒,语气平淡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决断:“放他们回去。”

这话让使者愣住了。

来时大对卢明明说,要杀了高建武的使臣,嫁祸给唐国,激化两国矛盾,怎么现在突然改了主意?

渊盖苏文像是看穿了他的疑惑,却没有解释,只是在心底盘算著。

此次来长安,他本有三个目的。

一是查清郑元璹父子的底细,二是除掉高建武的使臣嫁祸大唐,三是联合新罗、百济,共同对抗大唐。

可如今看来,后两个目的都要改了。

倭国的银山啊。

他必须要在大唐出海之前,先拿下那座岛国。

因为他很清楚。

眼下的高句丽,根本没有与大唐正面抗衡的实力,只能先自保。

“去传本对卢的命令。”

渊盖苏文重重將酒杯顿在桌案上,烛火被震得晃动了一下。

“联繫新罗和百济驻长安的使臣,就说某在清风楼设宴,请他们明日前来,共商『互利之事』。”

他眼底闪过一丝野心:大唐虽强,却也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若是高句丽能先吞併倭国、新罗和百济,整合半岛与海岛的力量,只需十年时间,他便能训练出一支足以横扫天下的大军。

届时,他定会亲自率领铁骑,来到这座繁华的长安城下,让唐国皇帝尝尝俯首称臣的滋味!

无数次午夜梦回。

他都在做著一个梦。

那就是李世民在他面前俯首称臣,他质问著那位大唐皇帝是否要投降。

或许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了。

“痴心妄想!”

立政殿內,长孙无忌衝著温禾吹鬍子瞪眼。

看他挽著袖子要动手的样子。

温禾早有防备,身形一闪就躲到了民部尚书竇静身后,探出半个脑袋,语气带著几分调侃:“长孙侍郎,您如今已是吏部侍郎,主掌官员考核任免,这粮种分配是民部的差事,您就別跨界操心了吧?”

“某还兼著民部侍郎!”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

接任他位置的人还没上任,所以他如今確实还兼任著。

温禾抬头朝著竇静看了一眼,后者无奈的点了点头。

“就算您兼著民部侍郎,也得讲道理吧?”

温禾从竇静身后走出来,语气变得严肃。

“这粮种本就数量有限,是陛下好不容易从环王那要来的高產稻种,若是不划出专门的试验田试种,记录生长周期、產量变化,难不成让民部隨意分发给各地?到时候种砸了,谁来负责?”

温禾质问道。

竇静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县子所言有理。”

“哼!粮种分配本就是民部的职责!”长孙无忌厉声反驳,手指重重戳著桌案。

“这粮种是朝廷之物,是为了救济百姓、稳定春耕,不是你温禾用来『试验』的私產,各地百姓等著粮种下地,哪有时间等你慢慢试?”

竇静闻言,点了点头,说道:“长孙侍郎所言有理。”

温禾看著竇静这“两边都有理”的模样,哭笑不得,只能再次转向长孙无忌,语气带著几分质问:“某要试种,是为了培育出更高產的稻种,日后让更多百姓吃饱饭,又不是为了自家谋利!”

“可这粮种若是交到民部手里,怕是要被某些人借著『分配』的名义瓜分,送到士族勛贵的田地里吧?到时候普通百姓连见都见不到,还谈什么稳定春耕?又怎么培育新种?”

竇静“嗯”了一声,点了点头,说道:“县子说的对。”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长孙无忌气得脸色通红,指著温禾的鼻子怒喝。

“你说的『某些人』是谁?难不成你觉得民部上下都是公私不分的贪官?大唐百官,忠心为国者比比皆是,不是只有你温禾一个人在为百姓著想!”

竇静继续点著头:“长孙侍郎所言甚是。”

皇位之上,李世民端著青瓷茶盏,神色淡然地抿了一口茶汤。

殿內方才还剑拔弩张的爭吵声,似乎半点没影响他的心境,反倒慢悠悠地赞了一句:“今天这茶不错,入口甘醇,倒有几分春日的清爽。”

侍立在旁的黄春连忙躬身回话,语气带著几分笑意:“启稟陛下,这是高阳县子昨日刚送来的新采春茶,说是在终南山下的茶园摘的头拨嫩芽,特意送进宫来给陛下品尝。”

“嗯,確实不错。”

李世民又呷了一口,眉眼间露出几分满意。

“沁人心脾,咽下去后齿颊还留著香,比之前喝的贡茶更有滋味。”

这话一出,殿內原本还在对峙的温禾和长孙无忌,顿时都收了声。

两人一个站在左首,一个立在右首,虽不再爭吵,可眼神对视时,依旧带著几分不服气。

长孙无忌瞪著眼,温禾则微微挑眉。

李世民放下茶盏,目光扫过两人,语气平淡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吵完了?”

长孙无忌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告罪:“陛下恕罪,臣方才一时情急,在殿上爭执,有失体统。”

他虽觉得自己占理,却也不敢在李世民面前放肆。

温禾也跟著躬身,语气隨意了些:“臣也有错,不该跟长孙侍郎呛声,扰了陛下清净。”

李世民没再追究,反而对著身旁的內侍高月吩咐道:“给辅机也斟一杯这春茶,他方才吵得急,润润嗓子,再给嘉颖上一碗蜜水,他年纪小,喝不得太浓的茶。”

高月连忙应下,捧著茶盘上前,先给长孙无忌斟了茶,又端了一碗琥珀色的蜜水递给温禾。

站在两人中间的竇静,看著这一幕,下意识地咽了口口水,心里暗自嘀咕。

陛下这分明是在怪他方才在爭执中“和稀泥”。

可他这位民部尚书,虽说是正三品大员,可一边是皇帝倚重的大舅哥,一边是陛下宠信的少年才俊,哪一个他都不敢招惹。

只能左右逢源,没想到还是落得个被埋怨的境地。

就在竇静心里七上八下时,李世民忽然开口,目光落在他身上:“竇卿也站了许久,也给竇卿上一盏茶吧,这春茶难得,一起尝尝。”

竇静顿时鬆了口气,连忙躬身谢恩:“谢陛下恩典!”

接过內侍递来的茶盏时,手都还有些发虚。

陛下终究还是顾及著他的体面,没真的怪罪他。

李世民看著殿內三人各异的神色,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浅笑。

上次温禾与长孙无忌联手,忽悠了他一把。

这次他特意將二人召来商议环王粮种的分配,果不其然,这他们二人很快就爭执起来。

待殿內的气氛稍稍缓和,李世民放下茶盏,语气平静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决断:“这一次环王送来的粮种,便由民部和温禾一人分一半吧。”

长孙无忌闻言,刚要开口爭辩。

民部掌管天下农桑,粮种本就该由民部统一分配,哪有分给一个县子私用的道理?

可话还没说出口,就见李世民抬眸看向他,缓缓问道:“辅机,朕没记错的话,上一次民部不是有不少人贪墨了不少肥皂和玻璃,这次分一半粮种给温禾,也算是弥补他之前的损失,你就莫要再计较了。”

一句话,堵得长孙无忌哑口无言。

他很想说,那件事情早就过去了。

而且那些贪官污吏也都被百骑抓了。

可是看著李世民的神態,他瞬间明白,陛下这话既是定调。

无奈之下,长孙无忌只能躬身领旨:“臣遵旨。”

只是他心里清楚,这是向陛下妥协,绝非向温禾那个黄口小儿示弱。

交代完分配事宜,长孙无忌又转向温禾,神色郑重,语气带著几分提醒:“你曾在陛下面前说过,这环王粮种能一年两熟,產量更是寻常稻种的数倍,你自己理当明白,这粮种关係到大唐的春耕收成,关係到千万百姓的生计,半点马虎不得。”

温禾抬眸回望他,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语气却带著几分暗讽:“多谢长孙侍郎提醒,下官自然清楚这些粮种的分量,只是不知道,民部的那些人是否也清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把『为民』二字放在心上,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抵得住私吞粮种的诱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