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851章 新朝初定,再启宏图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851章 新朝初定,再启宏图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夜风拂过城楼,吹散了篝火的余烬。

李震仍站在原地,目光落在远处奔跑的孩子身上。那个摔倒又被拉起的少年已经跑远,笑声混在人群里听不真切。他收回视线,对身旁的家人说:“明日早朝,我不设庆功宴。”

众人安静下来。

苏婉看向丈夫,没有说话。李骁握了握拳,似乎想问什么,但又忍住了。李瑶低头翻动手中的记事簿,笔尖停在一页空白处。李毅站在稍后的位置,手指轻轻敲了敲腰间的刀柄,随即停下。

“我们要谈的是,怎么让这万家灯火,年年不灭。”李震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没有人回应,但每个人都明白,这场胜利不是终点。战乱平息了,可百姓要吃饭,孩子要上学,边关不能松懈,钱粮得有出处。天下刚稳,根基还薄。

一个时辰后,勤政殿内烛火通明。

五人围坐在御案旁,宫人奉上热茶便退下,门被轻轻合上。墙上挂着一幅全国舆图,几处红点标记着最近上报灾情的地方。桌面上摊着三份卷册:一份是户部报来的存粮清单,一份是工部呈递的河道疏浚计划,还有一份来自锦衣卫的密报,记录了几家大族暗中调动田产的动向。

李震先开口:“医馆、学堂、水利,这三件事必须同时推。”

苏婉点头:“去年发的防疫规程已经在十二个州试行,效果不错。我打算今年先在每个州建一所公立医馆,配两名医师和五名药童。药材由官府统一采购,防止中间哄抬价格。”

“钱从哪来?”李瑶问。

“朝廷拨款一部分,地方税赋留成一部分,再从没收的叛党田产收益里抽三成。”苏婉答得干脆。

李骁皱眉:“北境防线也不能拖。蛮族虽签了互市盟约,但他们骑兵机动快,万一趁我们修水利时突袭,边境城镇扛不住。”

“你打算怎么做?”李震问。

“裁掉三万老弱兵员,腾出军饷重组骑兵营。火炮要尽快部署到十座主关隘,每座至少配六门。”李骁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子,“这是初步编制表,还有工部给的新式炮台图纸,我已经让李晨带人试制了。”

李瑶翻开自己的本子:“军队整编需要钱,建医馆需要钱,修水利也需要钱。现在国库撑不起三线并进。除非——我们统一货币,收拢财权。”

殿内一时静了下来。

苏婉抬头:“你是说废掉各州私铸的钱?”

“不只是废。”李瑶语气平静,“是要建立中央铸币局,发行新钱,按人口和耕地定量投放。旧钱限期兑换,逾期作废。这样一来,既能遏制豪强囤积铜钱,也能掌握全国流通总量。”

李毅忽然开口:“士族手里藏着不少现银,他们不会轻易拿出来。”

“我知道。”李瑶看着他,“所以得快。等他们反应过来,早就把钱转到地下钱庄去了。只要新钱推行下去,税收、俸禄、军饷全都用新币结算,三个月内就能形成惯性。”

李震盯着地图良久,终于伸手拿起朱笔,在“洛阳”二字上画了个圈。

“就从都城开始试点。”他说,“三个月内完成旧币回收,半年推向全国。你负责起草《货币发行条例》,廷议时我要听到你的陈词。”

李瑶应下,提笔在纸上写下第一条:“新币为法定唯一通货,严禁私铸、拒收、抬兑。”

苏婉想了想:“女子教育也得跟上。男人能当差,女人也能识字管账。我拟了个章程,先在五个县试点办女子学堂,课程包括算术、医理和律法基础。”

李骁有些意外:“这会不会太急?”

“不急。”苏婉摇头,“去年村塾收的那个放牛娃,现在已经能写家书了。为什么女孩就不行?只要提供课本和师资,她们学得一样快。”

李震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动:“那就一起推。礼部配合你选试点,教材由文渊阁统一编订。”

李毅一直没说话,直到众人讨论告一段落,他才从怀中取出一份薄纸。

“锦衣卫昨夜截到一笔交易。”他将纸推到中间,“晋阳崔氏名下的七处庄子,三天内转给了三个商人,但买主查无实据。钱是从南陵钱号走的,用了五层中转户。”

李瑶立刻接过纸张细看:“这不是普通买卖,是资产转移。他们怕新法断了财路。”

“查。”李震只说了一个字。

“我已经派人盯住了那几家钱号。”李毅声音低沉,“只要他们敢大规模兑出现银,我就顺藤摸瓜,把背后的账本挖出来。”

“别打草惊蛇。”李震提醒,“现在不是清算的时候,是立规的时候。让他们以为还能周旋,反而会露出更多破绽。”

“明白。”李毅收起纸张,“我会控制节奏。”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窗外天色由黑转青。

李震站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手指划过黄河下游的一段河道。

“南北大运河必须修。”他说,“去年南方水患,粮食运不上来,导致都城米价翻倍。如果运河畅通,漕运直达洛阳,就不至于被动。”

“工程量太大。”李骁皱眉,“光征民夫就得百万。”

“不用全靠人力。”李瑶翻开另一本笔记,“李晨那边改良了掘土机,用蒸汽动力驱动,效率是人工的二十倍。我已经让他把图纸送到工部,优先安排生产。”

苏婉补充:“沿途设医疗点,工人伤病及时救治。每天供应两顿热饭,工钱按日结清,防止克扣。”

李震点头:“就这么定。水利、学堂、钱法,三线并进。谁也不能等。”

他回到御案前,提起朱笔,在《新政纲要草案》首页写下批语:“准行。即日筹备,三日后朝会宣示天下。”

烛火跳了一下。

李瑶合上本子,起身准备离开。她走出两步,又停下:“父亲,统一货币之后,可能会有人借民间借贷搅乱市场。我建议尽快出台《放贷管制令》,限制利息,登记钱庄。”

“你去拟。”李震说。

苏婉也站起身:“我去整理医馆选址名单,明天交给户部核拨用地。”

李骁抱拳:“我这就去军械司督办火炮进度。”

李毅最后一个起身,手按在门框上:“我回去调最近三个月的资金流向,看看还有没有类似崔氏的暗账。”

脚步声依次消失在殿外长廊。

李震独自坐在灯下,面前堆着未批完的奏章。他喝了口凉透的茶,翻开下一本。

外面传来鸡鸣。

一名小太监轻手轻脚进来添油,看见皇帝还在批阅,不敢打扰,默默退了出去。

李震放下手中文书,揉了揉眼睛。他的手指沾了点墨,在桌角划了一道痕迹。

这是新朝的第一道政令。

笔尖重新蘸满朱砂,他继续写下去。

门外台阶上,一片落叶被风吹起,撞在柱子上,停住不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