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786章 李骁练兵,强军防外患

车轮断裂的闷响从驿道传来,李骁站在校场边缘,没有回头。副手匆匆赶去处理,他只抬了下手示意,目光仍钉在前方操演的队伍上。

士兵们正演练方阵推进,动作却松垮得像晒干的草绳。长矛举得歪斜,脚步拖沓,连鼓点都踩不准。一名伍长喊破喉咙,队列后半截还是慢了半拍。

李骁皱眉,大步走上点将台。

“停!”

声音不高,却压住了全场嘈杂。操演戛然而止,百余名士兵喘着粗气立定,有人偷偷抹汗,有人低头避视。

他扫过一张张脸,年轻居多,不少是去年征召的新丁。这些人没上过战场,只在城门口站过岗,以为天下已定,刀枪入库是理所当然。

“你们觉得,仗打完了?”李骁开口,语气平静,“王晏死了,平西王伏诛,苏夫人正在乡间铺路建屋。很好,百姓能睡安稳觉,你们也想脱甲回家种地?”

无人应答。

“可北边不一样。”他转向北方,那里是长城与荒原的交界,“那边的人不讲道理,他们看中什么,就拿刀来抢。你们现在偷懒,将来死的就是自己,还有你们的爹娘妻儿。”

台下开始骚动。有人低声嘀咕,说朝廷不是刚颁了休战令么?又有人说边境有重兵把守,轮不到京营出头。

李骁听到了,却不反驳。他走下高台,从亲卫手中取过一杆铁脊长枪,枪身沉实,是边军惯用的制式。

“三段击,谁练过?”

人群迟疑,几名老兵模样的人举手。

“上来演示。”

三人出列,持枪列成三排。第一排刺出,收枪后迅速后退;第二排补上,动作衔接尚可,但节奏僵硬,第三排出击时已有错位。

李骁点头:“还行。但敌人不会站着等你换排。若他们冲得快,两息之内撞进阵中,你们怎么挡?”

没人回答。

他亲自入列,站到第一排最左。“再练一次,看我动作。”

鼓声重新响起。这一次,他的刺击短促狠厉,不出全力,却每一枪都卡在节拍前半拍。退步迅捷,落地无声。第二排刚抬枪,他已经让出位置。三轮突刺如浪推沙,整齐划一。

台下一片寂静。

“这不是花架子。”李骁收枪立定,“这是活命的本事。明天起,全军分批轮训,每伍每日必须完成三组完整三段击演练。做不到的,晚饭减半,加练一个时辰。”

有人脸色变了。

“还有夜行。”他继续道,“今夜子时,第一营全员披甲,负重三十斤,行军二十里。路线不定,由我亲自带队。途中设伏、传令、突袭目标,全按实战算。”

“殿下!”一名校尉忍不住上前,“这太……”

“太什么?”李骁盯着他。

“将士们连日值守,体力尚未恢复,如此强度恐难支撑。”

“那你告诉我,”李骁缓缓道,“敌军来袭时,会等我们吃饱睡足再动手吗?”

校尉语塞。

李骁不再多言,转身对传令兵下令:“即刻召集五名教官,校场东侧空帐候命。其余各部主官,半个时辰内报上参训名单。”

传令兵领命而去。

不久,五名汉子列队走入校场。皆穿旧皮甲,身形精瘦,脸上有风霜刻痕,走路时脚跟先着地,步伐极轻。为首者右耳缺了一角,眼神如鹰隼般扫过全场。

李骁迎上前,未行礼,只拱手:“诸位来了。”

“奉命报到。”五人齐声回应,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

他带他们登上点将台,向全军宣布:“这五位,是从镇北王旧部调来的老兵。他们在北境打了十年仗,活下来的,都是靠真本事。从今日起,他们负责各营战术指导。你们叫他们一声教官,他们就能决定你们能不能活着走出下次战场。”

台下鸦雀无声。

训练当日下午便启动。五个教官分成小组,带着不同兵种展开专项操练。弓弩手练习盲射——蒙眼凭记忆方位放箭;斥候学习追踪与反追踪,在泥地上辨认鞋印深浅判断人数与负重;步卒则反复演练阵型转换,从方阵变锥形突击阵,再到环形防御。

有士兵偷懒,被教官当场拎出队伍,罚做俯撑,手掌下垫碎石。那兵哀叫求饶,教官只冷冷一句:“战场上没人听你叫疼。”

李骁全程跟随,不插手具体教学,却时刻观察。发现某队哨探编组混乱,立刻叫停,亲自示范如何以三人小队交替掩护前进,一人侦查,一人警戒,一人传递信号。

夜里子时,号角准时吹响。

一千二百名士兵在营门前集结,背着粮袋、铁盾和备用长枪,腰间挂满水囊与干粮包。李骁一身黑甲,站在火把下,亲自检视每人装备。

“记住,这不是演习。”他说,“路上若有掉队、逃逸、丢弃辎重者,记过除名,永不录用。”

队伍开拔,沿着山道蜿蜒前行。秋雨忽至,山路泥泞,有人滑倒,立刻被后面的人拉起。教官们分散在队列中,随时纠正姿态,提醒保持间距。

行至十里外峡谷,突闻号炮炸响。假想敌出现,模拟突袭中军。

李骁立即下令变阵,亲率亲卫前压。黑暗中,他借闪电看清地形,指挥两翼包抄,十五分钟内“歼灭”敌主力。

天明收队时,三百余人几乎虚脱,倒在营门口动弹不得。但也有人眼神发亮,显然尝到了实战的滋味。

三天后,首阶段综合演武举行。

模拟边境遭遇战,红蓝两军对峙。李骁坐镇蓝军指挥部,通过旗语调动部队。前半程进展顺利,防线稳固,数次击退“敌军”冲锋。

但在一次佯攻掩护下,一支二十人的“敌军”小队绕过前哨,穿越密林,竟直逼中军旗台。

警哨发现时,对方距指挥所不足三百步。

李骁猛地起身,抓起佩刀。他闭眼片刻,脑海中闪过几条路径,随即睁开眼,指向左侧山谷:“他们走的是溪谷线,速度快但不敢分散。传令,亲卫队随我截击。”

十息之内,他已率三十骑奔出。半途遭遇,双方短兵相接。李骁一刀劈断对方旗杆,亲手擒下带队头目。

演武结束,他未论功,先召集所有军官复盘。

“问题不在战斗力。”他指着沙盘,“而在预警。我们的哨探只顾正面,忽略了侧翼纵深。敌人只要懂点地形,就能绕过来。”

他下令增设三级岗哨体系,前沿侦察、中途接力、后方汇总,层层递报。同时启用一套新信号系统:不同颜色与数量的烽烟组合,代表敌情等级与方向。

“这套编码,”他说,“以后全军通用。各营必须熟记,违者军法处置。”

夜幕降临,新一轮训练开始。

火把连成一条长龙,在校场上移动。士兵们踏着统一节奏,反复练习夜间结阵。教官手持竹鞭,随时纠正动作。

李骁站在高台上,望着这支正在蜕变的军队。他们的步伐还谈不上完美,但已有杀气在凝聚。

他摸了摸腰间的刀柄,上面缠着一圈旧布条,是第一次上战场时苏婉亲手绑的。如今布条褪色,刀刃依旧。

远处传来口令声,千人齐吼,震得地面微颤。

他低声自语:“刀不磨要锈,人不战要亡。这天下,守得住才算真太平。”

这时,一名传令兵快步登台,递上一份急报。李骁拆开扫了一眼,眉头微动。

信纸上的墨迹未干,写着三个字:

“狼烟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