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388章 蒸汽革命:穿行在历史轨道上

东方日出,阳光落在炮口上,反射出冷硬的光。李震站在观政台边缘,没有回头,只低声下令:“传令下去,首列蒸汽专列,一个时辰后启动。”

话音未落,远处轨道起点已传来金属咬合的轻响。车头锅炉缓缓升压,蒸汽从排气阀喷出,白雾弥漫在铁轨两侧。这不再是试验场里的样机,而是真正贯通南北的运输命脉第一击。

李瑶站在调度台前,手中握着铜线连通的信号板。每一段枕木下都埋有细丝,能将震动、压力、位移实时传回。她指尖划过刻度,确认全线无异常,随即点头:“轨道稳定,可以通行。”

李骁披甲立于车头旁,手按刀柄巡视四周。他身后二十名精锐已登装甲车厢,武器上膛,目光锁定沿途高地。平西王虽败,但其残部仍在暗处游走,谁也不能保证这一趟会平安无事。

李毅早已完成清查。三十里内所有村落、驿站、山洞皆有人排查登记,可疑者尽数控制。此刻他坐在通讯室角落,面前摊开一份名单,手指停在其中一个名字上,迟迟未动。

列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连接处,发出规律的咔哒声。李震走入指挥舱,站定在玻璃窗后。他望着前方延伸的铁轨,像一道切开大地的刀痕,笔直向前。

车厢内,苏婉打开药箱,取出针具和温水袋。一名孩童蜷缩在母亲怀里,额头滚烫。她轻轻掀开衣领,银针落下,呼吸随之平稳。窗外人群开始奔跑,追着列车挥手,嘴里喊着听不清的话。

列车行至中途,地势渐险。前方是被炸毁多年的旧桥遗址,岩层塌陷,河床偏移,曾有三支工程队在此失足,钢架沉入深水,无人敢再动工。

而此刻,桥体静静横跨两岸,表面看去只是单层钢梁,朴素无华。

“减速。”李瑶下令。

车速渐缓,驶上桥面时,一切如常。百姓议论声却未停歇。“这地基撑不住多久。”“昨夜还听见下面嗡嗡响,怕是有机关。”细作混在人群中,悄然散播不安。

行至桥心,李瑶按下控制手柄。

无声无息间,桥面两侧金属板向内收拢,下方水位微动,两条副轨自河底升起,轨道对接,锁扣闭合。一辆全封闭装甲列车从隐藏舱室浮出,履带压上轨道,与主车并行前进。

炮塔旋转,扫描两岸高地;雷达天线展开,信号覆盖十方。车内火控系统启动,弹药装填到位。

车厢里一片寂静。李骁走上联络通道,检查武器状态。六门速射炮全部就绪,瞄准程序自动校准。他低声问:“有没有动静?”

“没有。”副官摇头,“但他们一定看见了。”

崔嫣然站在窗边,看着桥体变形完成,轻声道:“这桥,能扛核弹。”

声音不大,却让身旁的苏婉抬起了头。她没说话,只是将手中的记录本翻过一页,写下“结构承重远超预估”。

李震依旧望着前方,脸上看不出情绪。他知道这句话不是夸张,而是底线的宣示。这座桥不只是交通设施,更是防线,是堡垒,是藏在民生工程下的战争机器。

它不为炫耀,只为威慑。

一旦战起,这条轨道不仅能运货,更能运兵、运炮、运整支军队。而敌人永远不知道,哪一段桥下藏着反击的力量。

列车继续前行,驶离桥区。人群中的骚动渐渐转为惊叹。有人跪下来摸铁轨,发现它竟微微发热,却不烫手。有老匠人掏出尺子量轨距,喃喃道:“分毫不差……这是怎么做到的?”

赵德坐在随行车厢中,提笔写下:“铁龙过处,民心归流。”写完抬头,见一名士族打扮的老者背身离去,袍角沾了泥也不顾。

那老者曾当街痛斥“铁器乱国”,如今却在轨道边站了整整一炷香时间。

列车进入平原段,速度开始提升。锅炉二次加压,活塞推力增强,车轮转速加快。仪表盘上指针不断右移,九十、九十五、九十八……

一百。

车身微震,突破临界点。风声骤然变调,窗外景物拉成模糊长线。田埂、屋舍、树影飞速后退,仿佛天地都在倒行。

“百里时速。”李瑶看着计时器,嘴角终于扬起一丝笑意。她立刻投入记录:耗煤量、震动频率、轴承温度、制动响应——每一项数据都将用于下一阶段优化。

李骁走进指挥舱,报告:“装甲列车保持同步,无异常。沿途高地已完成扫描,未发现埋伏。”

李震点头:“通知后续车队,明日开始常态化运行。货运优先,每日两班。”

“是。”

苏婉处理完最后一例病例,走到窗边。一个小女孩踮脚扒着玻璃,手里攥着一条红布条。见她靠近,怯生生地递上来:“姐姐,送给你。”

苏婉接过,系在手腕上。列车经过村庄,更多红布条从窗口飞出,挂在铁轨旁的木桩上,随风飘舞。

有人说这是旗,有人说这是信物。但在这一刻,它们成了新的符号——属于轨道时代的开始。

赵德合上笔记,走到李震身边:“沿线舆情已汇总。七成百姓支持通车,两成观望,仅一成仍持反对意见。多为年长儒生,或依附漕运为生者。”

“那就让他们看看。”李震说,“看看粮食怎么三天到边镇,看看药材怎么一夜达疫区。道理讲不通,就用事实说话。”

话音刚落,李瑶忽然皱眉。

她盯着信号板,发现东段有一处数据延迟。不到半秒,却真实存在。

“联系东段哨站。”她下令。

通讯员接通线路,等待回应。等了十息,才传来断续声音:“东……段……正常……无……异……”

李瑶不信。她起身走向通讯柜,亲自检查线路。铜丝连接稳固,绝缘层完好,信号理应畅通。

可那延迟还在。

她调出过去十分钟的数据流,逐帧比对。终于发现,在每次列车通过特定位置时,信号都会出现一次极细微的波动——像是被什么吸收了一瞬。

“有问题。”她低声说。

李毅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他手里拿着那份人员名单,目光落在她手中的记录纸上。

“东段施工队,”他说,“有三人未登记背景。”

“什么时候的事?”

“上周报备时漏了。说是临时雇的短工,来自北境流民营。”

李瑶抬头:“现在呢?”

“两个已被调离,剩下一个,还在值守岗位。”

他顿了顿,补充道:“他负责铺设那段信号线。”

舱内气氛悄然变化。李震走过来,看了一眼数据图,又看向李毅:“你知道是谁派来的?”

“还不确定。但手法相似——三年前青州军械库泄密案,也是通过底层工人植入虚假节点。”

“目的呢?”

“不是破坏,是监听。”李毅声音低沉,“他们在收集我们的运行规律。”

李震沉默片刻,下令:“不动他。让他继续‘工作’。但从现在起,所有真实指令改用备用线路传输。给他听的,是我们想让他听到的。”

李瑶立即行动。她在记录板背面画出新路线图,撕下一页交给通讯员。新的调度指令将绕开主网,通过地下埋设的独立铜缆传递。

李毅转身离开,走向车厢后部。他需要重新梳理整个安保链条,找出是否还有其他漏洞。

苏婉给最后一个病人包扎完毕,正要收拾工具,忽觉手腕上的红布条松了。她低头去系,却发现布条内侧用炭笔写着一行小字:

“桥下第三根柱,有空腔。”

她动作一顿,缓缓抬头,望向窗外。列车正在穿过一片开阔地,远处桥影已不可见。

但她记得方位。

那是他们刚刚经过的复合桥,装甲列车浮出的位置。

她没有声张,悄悄将布条折好,放入药箱夹层。

崔嫣然从后厢走来,递给她一杯热水:“累了吧?”

苏婉摇头:“还好。只是……有点事想问问你。”

“你说。”

“刚才你说‘能扛核弹’,是认真的吗?”

崔嫣然看着她,眼神平静:“你觉得我们走到这一步,还会留退路吗?”

说完,她转身走向休息区,身影消失在帘后。

李震仍站在窗前。轨道笔直向前,看不到尽头。他知道,这一趟展示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秩序的重建。

但秩序之下,总有暗流。

李瑶突然开口:“父亲,我建议暂停后续车队发车。”

“为什么?”

“我们给了敌人太多真实信息。哪怕是一次延误、一次变速,都可能被分析出规律。”

“那就制造混乱。”李震说,“明天起,所有班次取消固定时刻表。发车时间随机,路线临时决定。让他们猜去。”

“是。”

李骁走进来:“我已经安排巡逻队加密巡查,重点盯防桥梁、隧道、信号站。”

“好。”李震点头,“记住,我们现在不怕他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怕的是,他们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做。”

舱内再次安静下来。只有车轮与轨道碰撞的声音,稳定而持续。

李毅坐在通讯室角落,手中握着一把小刀,慢慢削着一块木片。他的眼睛盯着门缝外的走廊,耳朵听着远处的脚步声。

那份名单已经烧毁。

但他记得每一个名字。

包括那个还没被换下来的信号工。

列车继续前行,阳光洒进车厢。

苏婉打开药箱,取出那条红布条,再次展开。

她发现,炭笔字迹边缘有些晕染——像是被水浸过又晾干。

这不是路上写的。

是早就写好的。

等着某个人,把它交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