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387章 火器禁令:皇权最后的挣扎

碎石从李震指间滑落,坠入河面,溅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水纹。他转身朝坡下走,脚步未停,身后赵德紧随其后,低声说着什么。轨道桩基已稳,水力牵引段初具轮廓,可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三日后清晨,皇都南门刚开,一队铁甲禁军便直扑城外军械坊。领头校尉手持黄绸圣旨,声如洪钟:“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火器凶戾,逆天伤和,凡私造、私藏、私传者,一律问罪。即刻查封李氏军械坊,图纸尽毁,工匠收押,违令者斩!”

坊门被撞开时,匠人们正调试新式速射炮的闭锁机关。火炉未熄,铁砧尚烫。禁军不问缘由,掀翻工作台,踩碎模具,将一卷卷油纸图纸扔进火盆。有老匠人扑上去抢,被一脚踹倒,口角渗血。火光映着“禁武令”三个墨字,烧得扭曲变形。

消息传到李震耳中时,他正站在校场边缘,看着新一批蒸汽战车底盘组装。李毅悄然靠近,声音压得极低:“拍下了。毁图、砸模、打人,一个没漏。”

李震盯着那辆半成品战车,良久,只道:“去把最大的那门炮推出来。”

半个时辰后,南郊校场聚满了人。不只是工匠,还有闻讯赶来的百姓、各国使节、士族家主。校场中央,一门青铜长炮静静矗立,炮身刻着“镇国”二字,是李氏兵工最得意之作。

李震走上高台,手中握着一柄金锤。他没有说话,只是抡起锤子,重重砸向炮尾。一声闷响,击发机构应声碎裂。人群哗然。

他继续砸。每一下都精准落在关键部位——卡榫、药室、导火孔。碎片四散,他一边拆,一边高声说道:“这是闭气环,防止火药外泄;这是膛线槽,让炮弹飞得更远;这是平衡架,减震稳准。”他的声音平稳,像在讲一堂寻常课,“火器不是妖术,是铁、是火、是人的脑子。”

最后一锤落下,整门炮散成数十部件,整齐排列在长案上。他抬头环视四周:“朝廷说不准我造,那我就教你们造。谁想学,上来拿一件,带回去琢磨。”

台下死寂片刻,忽有一名年轻铁匠冲上台,抓起一段炮管就走。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有人抱走了瞄准具,有人扛起了轮轴。不到一炷香时间,零件分尽。

当晚,三百县的盐包里夹着火炮结构图,药箱底层藏着装填口诀,织机配件盒中塞进了金属加工手册。李瑶坐在灯下,一页页核对着情报网传回的密报:“幽州已有十七村开工铸炮管……荆州木匠改了支架,用硬槐木代替铁架……青州渔民拿渔网钢丝做引信。”

五日后,曹瑾站在皇城箭楼上,脸色铁青。快马接连入城,带来各地急报:某县私设熔炉,一夜铸出三门土炮;某镇百户联名上书,愿以家产换一门守村炮;更有边州守将遣使密询,是否可依图自造以御外敌。

“疯了……全疯了!”他咬牙切齿,挥手命人:“给我抓!凡是传图授技者,格杀勿论!”

命令传下去,却难执行。那些游方匠人早已分散潜入乡野,白天修农具,夜里授技艺。李毅带着暗部在暗处巡行,几股士族派出的杀手刚动手,便被悄无声息地制伏,绑了送进县衙,嘴里还塞着他们自己携带的“剿逆令”。

第七日黎明,李震登上皇都南十里观政台。天边泛白,雾气未散。他望向北方,忽然抬手一指。

赵德顺着方向看去,呼吸一滞。

远处地平线上,一条黑线缓缓浮现。起初只是模糊影子,随着晨雾渐薄,轮廓清晰起来——那是炮车,成百上千的炮车。有的用牛拉,有的人力推,有的干脆架在独轮车上。炮管粗细不一,有铜铸的,有铁焊的,甚至有石料凿成的,但每一门,都按照统一图纸装配了标准药室与点火装置。

队伍从幽州方向蜿蜒而来,一路向西展开,横贯平原,竟绵延不知几许。百姓沉默前行,无人呐喊,无人举旗。他们只是把炮推到指定位置,摆正,退开,然后站到后面,汇入越来越长的人列。

炮口一律朝天,指向皇城方向。

风掠过旷野,吹动草尖,也吹动那些粗糙却坚实的炮身。阳光洒在金属表面,反射出点点寒光。

李瑶快步登上高台,递上一份密报:“六万七千三百一十二人完成首炮组装,另有四万余正在施工。五州响应,无一郡缺席。”

李震点头,目光未移。他知道,这些人里,有曾砸过轨道桩的 former 漕夫,有曾怀疑瘟疫是李氏所为的老农,有曾跪在村口投石阻医的孤老。如今他们推着炮车,一步一步,走向这座从未属于他们的权力中心。

城墙上,曹瑾浑身发抖,连声催促:“调兵!快调兵!把他们轰回去!”

禁军统领站在他身后,手按刀柄,却迟迟未动。他望着那绵延不绝的炮阵,听着城外死一般的寂静,喉咙滚动了一下:“大人……这五千人,够吗?”

李震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身边每一个人耳中:“告诉城里那位。这些炮,不为攻城,不为弑君。它们在这里,是因为百姓终于明白——护不住命的时候,官府不会来;救不了人的时候,圣旨不会来。只有自己手里有东西,才能不让儿子饿死,不让女儿被抢,不让房子一把火烧了。”

他顿了顿,望着皇城最高处那片琉璃瓦:“若他还认我们为贼,那就请先灭了这一万人。”

话音落时,东方日出。

第一缕阳光照在最前排那门炮上,炮口微微发亮。

一名老匠人拄着拐杖,颤巍巍走到自己的炮旁,从怀里掏出一块软布,一点一点擦去炮身上的露水。

他的手很慢,很轻,像是在擦拭一件传家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