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27章 流寇传闻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27章 流寇传闻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月光如银纱般斜照在账本的边缘,泛着清冷的光。李瑶手中的炭笔刚刚划去“引渠一段”几个字,正要落笔写下新的进度,突然,院门被一股蛮力撞开,发出“哐当”一声巨响。一个货郎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肩上的布袋重重地甩落在地上,他大口喘着粗气,话都说不囫囵。

“黑风寨……黑风寨动了!”货郎喉咙干涩得冒烟,眼白布满了血丝,神情惊恐万分,“百来号人,个个带着弓,正往南坡去了!”

李瑶手中的笔停在了纸上,一滴墨点在“试种区围栏”旁洇开,形成一圈淡淡的痕迹。她没有抬头,只是冷静地问道:“你从哪来?”

“西岭脚下的茶棚……昨儿还好好的,今早全塌了。”货郎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惊恐,心有余悸地说,“伙计说,那些流寇踹开门就抢,还砍翻了两个想逃的人,把脑袋挂在了梁上。”

这时,堂屋的门吱呀一声缓缓推开,李震走了出来,手里还紧紧攥着那卷曲辕犁图纸。他看了货郎一眼,目光又落在李瑶账本上未干的字迹上,眉头微微一皱,转身朝屋里喊道:“骁子,叫人。”

李骁从东墙巡逻回来,将短刀稳稳地插入鞘中,只是用手按着刀柄,大步走进了院中。李瑶把货郎的话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最后又补充了一句:“他说有百人还带着弓。”

李骁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节都泛白了,他心中涌起一股担忧,看向李震问道:“真打起来,咱们能赢吗?”

一时间,没人答话,气氛显得格外凝重。流民们陆续聚集到了院中,有人抱着孩子,满脸焦虑;有人拄着锄头,眼神中没了前几日的安定。一个汉子突然大声开口:“分点粮,各自走吧。守在这,不就是等死吗?”

李震没有理会他,只是对李骁说道:“去把苏婉叫来。”

苏婉提着药囊匆匆走了出来,听完情况后点了点头,转身又回了屋。片刻之后,她捧出一袋红薯块茎,轻轻地放在石台上。块茎上的芽已经冒了半寸长,嫩白得如初雪一般,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她当众切开一块红薯,露出密密麻麻的芽眼,递给那汉子,语气带着一丝质问:“你昨天还说这根是妖物。现在呢?它会动吗?会咬人吗?”

那汉子低下头,沉默不语,心中有些羞愧。

李震走到进度表前,手指缓缓划过“犁田两亩”“围栏余三分之二”,又指向地窖的方向,提高了声音问道:“盐在里头,牛在圈里,地翻了一半。这些东西,是谁给的?”

人群陷入了静默,大家都在思考。

“是官府发的?”李震声音虽然不高,但却充满了力量,“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咱们自己一锄一锄刨出来的?”

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小声地说:“是……咱们干的。”

“那现在有人要来抢走它。”李震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你们说,是扔下这些,逃进山里等死,还是守住它?”

一时间,没人动弹,大家都在权衡着。

李老栓蹲在屋前,默默地把记红薯发芽的木板翻了过来,拿起炭条在背面认真地写着:“沟深三尺,可藏人。”写完后,他把木板立在墙角,就像立了一块界碑,心中想着为大家多一份保障。

李震回身,对李骁说道:“从今夜起,轮哨加一班。你带人查村周路径,看看有没有脚印、断枝。”

“粮呢?”先前的那个汉子又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要是他们真来了,我们拿锄头去对弓箭?”

“锄头也是铁。”李震坚定地说,“铁能打钉,也能打矛头。现在没工夫做那些,但人必须在。”

他又转向苏婉:“伤药备了多少?”

“三日量。”苏婉回答道,“绷带够包十个人。”

“不够。”李震摇了摇头,“翻倍。能用野麻绞的,就绞。李瑶,账上还有多少粗盐?”

“十七斤。”

“全换成草药。明天就去办。”

李瑶翻开账本,迅速地记下。笔尖顿了顿,她抬起头,心中有些疑虑:“货郎的话,真能信吗?”

李震看向那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张五。”

“张记布庄是你家?”

货郎一愣,有些疑惑地说:“是我叔的。怎么了?”

李震没有再问,只是对李瑶说:“记一笔:黑风寨,百人规模,带弓,动向南坡。来源:张五,西岭茶棚目击。”他顿了顿,严肃地说,“宁可信其有。”

李骁低声问道:“要是虚惊一场,耽误了春耕怎么办?”

“春耕不能停。”李震果断地说,“但得边种边防。新垦区围栏加快,挖沟的土堆在外侧,人歇着的时候就把锄头靠在手边。牛照犁田,但下午调一头去试种区,先犁出一片备用空地。”

“备用?”

“万一要撤,得有地方藏粮。”李震解释道,“地窖加固,门缝再焊一道铁条。钥匙轮守,今晚起,每班两人同开。”

李瑶在账本边角写下:“防御预案,未命名。”下面列了几行:哨岗轮值、伤药翻倍、盐换药材、牛力调度。

王二站在人群后面,一直默默地听着,没有说话。散了之后,他悄悄捡起李震丢在地上的草绳头——那是前几日绑盐袋用的,旧了被换下。他摸了摸绳结,心中似乎有了一丝想法,然后揣进怀里,转身朝自己屋走去。

李震进屋,关上了门,意念沉入空间。面板浮现:【家族人口:17人,资源增长中,历史修正值 3】。他盯着“资源增长”四个字,陷入了沉思,过了良久,才退出。

苏婉跟了进来,低声问道:“真要打吗?”

“不一定。”李震说,“但得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软肉。”

“骁子刚才问你能不能赢。”苏婉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关切,“你怎么不答?”

李震沉默了片刻,心中想着要给大家信心:“因为他还没赢过。但这次,必须赢。”

苏婉点了点头,转身正要走。

“等等。”李震从空间取出一包粗盐,递给她,“拿去,让妇人们蒸些干饼。夜里轮哨的,每人一块。”

苏婉接过盐包,没有走,轻声说:“老栓把记芽的板子翻了面。”

“我知道。”

“他写‘沟深三尺,可藏人’。”

李震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目光变得沉定:“人心动了。”

次日清晨,进度表下多了一行炭字:“哨岗已设,轮值三班。”李瑶在“围栏”旁加注:“加高,加刺。”她正要收笔,李骁大步走了过来。

“东坡发现新脚印。”李骁压低声音,神情紧张,“三个人,赤脚,往溪边去了。我带人跟了一段,他们消失在乱石滩。”

李瑶合上账本,分析道:“像探子。”

“不像流寇。”李骁摇了摇头,仔细回忆着,“走得太慢,也不藏踪。”

“留着。”李震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身后,冷静地说,“要是再来,抓一个。别伤命。”

“要是跑了呢?”

“那就说明,他们还不敢动。”李震分析道,“真要打,不会派赤脚的来。”

李骁点了点头,转身正要走。

“等等。”李震从怀里掏出那卷曲辕犁图纸,递给李骁,“改的事先放一放。把旧犁拆了,铁件收好,等用的时候再装。”

“你是说……当兵器?”

“铁能犁地,也能破甲。”李震坚定地说,“现在,每一件铁器,都是我们的命。”

李骁接过图纸,没有再问,大步离去。

中午,李瑶在堂屋认真地清点着药材,苏婉带着两个妇人用野麻搓着绳,李老栓蹲在试种区边上,拿着锄头比划着沟深。他量了三尺,又往下挖了几寸,嘴里自言自语道:“再深点,孩子也能藏。”

傍晚,李震站在地窖口,仔细检查着新焊的铁条。李骁走了过来,低声说:“西坡又发现脚印,这次是靴子,一人,来回走了一趟。”

“记下时间。”

“酉时三刻来,酉时五刻走。”

“很有规律。”李震说,“他在摸我们的人数。”

“要不要在路口埋人?”

“不急。”李震摇了摇头,心中有着自己的盘算,“让他看。看得越多,越不敢动。”

李骁皱了皱眉,有些担忧地说:“万一他回去报信,真带人来呢?”

“那就看我们,谁先准备好。”李震拍了拍地窖门,“钥匙今晚换班,你亲自交。”

李骁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入夜,风渐渐大了起来,吹得院子里的树枝沙沙作响。李瑶在账本上画出村子的简图,仔细地标出三处哨岗、牛圈、地窖、试种区的位置。她在村东画了个圈,写着:“可疑脚印,两次出现。”又在围栏外侧画了一排短线,标注:“建议加刺。”

她合上账本,吹灭了油灯。院外,王二摸出那截草绳,在月光下看了看,心中似乎下了某种决心,然后打了个死结,重新塞进怀里。

李震站在院中,抬头望着天空。云层裂开了一道缝,漏出半颗星星,微弱的星光洒在他的脸上。他静静地站着,只听着远处新垦区传来断断续续的挖土声——有人在加深深沟,为防御做着准备。

李骁巡完最后一班,走过来汇报:“人都歇了。哨岗的人都很清醒。”

“你去睡。”

“我不累。”

李震看了他一眼,认真地说:“明天开始,你带人练怎么用锄头挡箭。”

李骁一怔,有些惊讶地问道:“真要练啊?”

“锄头短,弓箭长。”李震耐心地解释道,“但人多,就能挤上去。你得教他们,怎么活到近身。”

李骁低下头,手慢慢握紧刀柄,心中暗暗发誓要保护大家。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夜鸟扑翅的声音,惊落了屋瓦上的枯叶。

李震转身进屋,从空间取出一块铁片,放在灯下。这是旧犁拆下的铧尖,边缘已经磨出了暗光,在灯光下闪烁着。

他用炭笔在铁片上画了一道线,然后举起铁片,对准窗外的月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