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26章 春耕准备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26章 春耕准备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清晨,柔和的阳光如薄纱般洒在小院里,李震将那半片陶片重新收回空间,指尖轻轻在“Z”形刻痕上停了一瞬,似在思索着什么。他起身推开屋门,晨光已斜斜地照进院中,那整齐堆放在堂屋正中的麻袋,被守得严严实实,仿佛藏着无尽的希望。李老栓正蹲在柴堆旁,手里紧紧攥着李瑶给的纸条,低头反复比对泥地上的记号,眉头微皱,神情专注。

“地分好了?”李震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近,轻声问道。

李老栓猛地抬头,手忙脚乱地把纸条塞进怀里,赶忙站起身,恭敬地回道:“回主家,试种那块地,我昨夜又仔细量过,朝南,坡缓,土松,宜埋深。”

“那就按你说的办。”李震轻轻点头,转身朝堂屋前走去,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敲钟,点名。”

钟声在寂静的村中响起,清脆而悠远。流民们陆续从各屋走出,脸上还带着昨夜余悸未消的谨慎,眼神中满是迷茫与不安。李骁站在石台边,手搭在腰间短刀上,目光冷峻地扫过人群,警惕着周围的一切。李瑶抱着账本走出来,炭笔夹在耳后,木匣钥匙挂在颈间,步伐轻盈而自信。

李震立于石台之上,阳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从今日起,春耕筹备正式开始。人分两组——农耕组由李老栓牵头,带十人翻整旧田,种粟米保口粮;新垦组由李骁带队,开挖试种区外围荒地,专备红薯、土豆。”

人群微微骚动起来,有人低声嘀咕:“那怪根真能吃?”声音中满是怀疑与担忧。

“种了再说。”李老栓突然开口,从怀里掏出纸条,眼神坚定,“主家昨夜亲点我划的地,信得过。”

李震看了他一眼,没多言,只道:“种子入库,三日一查,钥匙由我、苏婉、李瑶共持。谁泄密,逐出村。”语气冰冷,不容置疑。

没人再说话,气氛顿时安静下来。名单念毕,各人领了工具,纷纷散入田间,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午后,阳光变得炽热起来,李瑶在堂屋外墙钉上一块木板,用红炭条写下三行字: 翻地三亩——未完 引渠一段——未完 试种区围栏——未完

她退后一步,仔细审视片刻,眉头微蹙,在“试种区”旁添上小字:“红薯需深沟,防涝。”

李骁巡完东墙回来,额头上满是汗珠,看见进度表,皱眉道:“这算什么?”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算日子。”李瑶头也不抬,专注地说道,“三天后若没翻完地,春播就得延。延一天,收成就少一成。”她心里清楚,这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大家的未来。

李骁没再问,转身去了新垦区。烈日下,锄头砸进硬土,溅起碎石。几个流民挥汗如雨,有人喘着气说:“这地石头多,牛都啃不动,还种什么怪根?”声音中充满了疲惫与无奈。

“牛?”李骁一顿,眉头紧锁,“咱们没牛。”

“邻村有。”那人低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贪婪,“要不……抢?”

话音未落,李骁眼神一冷,厉声喝道:“谁再说抢,现在就滚。”他深知,只有通过正当的途径才能获得长久的安稳。

那人缩了头,不敢再言语。李骁盯着地头,沉默片刻,心中思索着解决的办法,然后转身往回走。

李震正在堂屋翻看盐袋,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他取出那包底部渗沙的盐,倒出少许,放在粗陶碟中。李瑶凑近,用银针轻挑,又取库存粗盐对比,眼神专注而认真。

“灰沙比例一致,黑斑也同源。”她低声说道,眉头微皱,“这盐,不是官市出的。”

“是张大户私炼的。”李震收起盐,神情平静,“拿五两粗盐,去西市牙人那儿,换两头牛。”

李瑶一怔,眼中满是惊讶:“五两?够买五头壮牛了!”

“我们不买,是换。”李震平静道,“让他觉得占了便宜,才肯牵线。”他心里明白,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决牛的问题。

李瑶明白了,点头记下,心中对李震的智谋又多了几分敬佩。

两日后,李忠牵着两头瘦牛进村。牛身毛色黯淡,肋骨微凸,显然久未饱食。但蹄声踏地,已是难得畜力。

李忠在村口小溪边停下,蹲下检查牛腿,神情专注。忽然,他伸手抚过左侧牛角,指尖触到一道刻痕。

“这角上……有字。”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李瑶闻声赶来,俯身细看:“像‘赵’字。”

“许是原主刻的。”李忠没多说,牵牛入村,“先喂些草料,歇一日再用。”

牛拴在院外空地,流民围上来,有人伸手摸牛背,感慨道:“总算有畜力了。”声音中充满了喜悦与期待。

李震走来,点头道:“明日开始,两组并进。农耕组用牛犁田,新垦组人力开沟。进度表每日更新,完不成就减工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当晚,饭食照旧是野菜杂粮粥。但饭后,李震宣布:“春耕不息,每人每日加粮半合。”

众人一静,随即有人抬头,眼中满是惊喜:“真加?”

“从明日开始。”李震道,“种地的,翻一亩记五分;试种区的,记十分。”

“那采药的呢?”一个妇人怯声问,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苏婉正从药囊取药,闻言抬头,微笑着说:“我列个单子,明日贴出去。采到指定草药,一株换一粒盐。”

妇人眼睛亮了,心中充满了希望。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进度表上,进度表下多了一张草药名录。李瑶用炭笔在表侧补了一句:“工分可累计,满五十换盐一两。”

人心渐稳,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希望的笑容。

但第三夜,狂风大作,吹开了堂屋门缝。一个流民路过,瞥见麻袋一角掀开,露出半截红薯,形如扭曲人手。他吓了一跳,脸色煞白,退后两步,当晚便悄悄传话:“李家藏妖根,夜里会动。”

次日,有人不敢去试种区,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苏婉得知,没怒,只取了一粒土豆,当众切开,露出芽眼。

“你们看,这是‘母子’。”她举着切块,耐心地解释道,“埋进土里,它会生芽,长出新块。和红薯一样,不是妖,是粮。”

没人说话,大家都在认真地听着。她又让妇人们用野菜和粗粮蒸了一锅窝窝头,分给众人。

“等红薯熟了,能蒸饼,能煮粥。”她说,眼神中充满了鼓励,“现在吃的苦,是为了以后不饿。”

孩子啃着窝窝头,抬头问父亲:“爹,啥时候能吃上这‘土豆饼’?”

男人没答,只把孩子搂紧了些,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李震站在院中,看着进度表。红炭条已划去“翻地三亩”,新写上“犁田两亩”。围栏打了三分之一,引渠挖了一半。他心中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眼神坚定而自信。

他转身进屋,从空间取出一卷图纸。这是“机关图谱”中的一幅——曲辕犁改良图。他摊开在桌,用炭笔标注几处改动:缩短犁身,加装铁铧,改用双牛牵引。

“李骁。”他唤道。

“在。”李骁快步走进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明日带人拆旧犁,按这图改。”李震指着图纸说道。

李骁凑近看图,皱眉道:“这弯得怪,能行?”心中充满了疑虑。

“试过就知道。”李震收起图纸,神情坚定,“牛力有限,得省劲。”

李骁点头,转身要走。

“还有。”李震叫住他,“地窖再查一遍。昨夜风大,门栓有没有松?”

“我亲自看的,没动。”李骁认真地回答道。

“好。”李震顿了顿,“钥匙轮守,今晚换人。”

李骁应下,走了。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进度表上,李瑶在进度表下加了一行小字:预计春播日:七日后。

她正要收笔,李老栓匆匆走来,手里捧着一块湿布包着的东西,脸上满是激动。

“主家!”他声音发颤,“我……我昨夜埋的红薯块,今早裂了口,冒白芽!”

李瑶接过,打开布包。果然,红薯一端已萌出嫩芽,细如银针。

她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发芽了。”心中满是喜悦。

李老栓激动得手抖:“真能长!真能长啊!”声音中充满了兴奋。

消息很快传开。新垦区的人干得更卖力了。有人甚至主动要求多挖一段沟。

李震走到试种区,蹲下,伸手摸了摸松土。土温尚凉,但已翻得深而细。他站起身,心中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对李骁说:“明日把牛调去新垦区,先犁一圈试试。”

“那旧田呢?”李骁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人拉犁。”李震道,“粟米不能误,但红薯更要抢时。”

李骁没再问,点头去了。

入夜,月光洒在小院里,李瑶在账本上画出新图:一块田被划为四区,分别标着“土豆”“红薯”“玉米”“白菜”。她在红薯区画了个圈,旁边写:“深沟,朝南,近水。”

她合上账本,吹灭油灯,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院外,李老栓蹲在自家屋前,用炭条在木板上一笔一画写着:“红薯试种第一日,发芽。”写完,他把木板立在墙角,像立一块碑,眼神中满是自豪。

李震站在地窖口,指尖抚过铁条加固的门缝。他没进去,只抬头看了眼天。云层裂开一道缝,漏出半颗星。他心中思索着未来的路,转身,走向堂屋。

进度表在夜风中微微晃动。红炭条写的“引渠一段”已被划去,新添一行:试种区围栏——余三分之二。

李瑶在表侧补了最后一句:“若三日内完成围栏,可提前一日下种。”

她放下炭条,抬头看向远处新垦区的黑影。那里,锄头翻土的声音还在继续,仿佛奏响了一曲希望的乐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