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 > 第118章 新帝登基,太极殿礼

长安的晨光刚漫过朱雀大街的青石板,紫宸殿的丧钟就 “咚 —— 咚 ——” 地响了起来,低沉的钟声裹着秋凉,传遍了整座都城。

唐肃宗李亨昨夜子时驾崩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朝堂刚稳下的局势。

李羡、秦烈、程虎三人一夜未眠,守在东宫门外,眼底满是红血丝,却个个眼神坚定。

按肃宗遗诏,今日要护送九岁的太子李烨登基,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殿下,该出发了。” 沈砚轻轻叩响东宫寝殿的门,声音放得柔和。

门内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片刻后,年轻的皇后领着李烨缓步而出,李烨穿着明黄色的太子,小脸绷得紧紧的,双手攥着衣角,指节都泛了白。

“秦将军,程将军,沈大人,费心了。”皇后向沈砚拱手。

沈砚连忙拱手回礼:“臣在,殿下在。”

“沈大人,” 李烨抬头看向沈砚,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等会儿…… 等会儿我要是做错了怎么办?”

沈砚蹲下身,与他平视,指了指自己腰间的鎏金符章:“殿下放心,臣会一直陪着您,秦将军和程将军也会守在殿外。您只需跟着礼仪官的指引做,就算忘了步骤,也有我们在。”

秦烈也走上前,拍了拍铠甲,声音洪亮:“殿下是大唐的新天子,有先帝在天保佑,有我们这些老臣护着,错不了!”

程虎则递过一个温热的肉包:“殿下还没吃早饭吧?先垫垫肚子,登基大典要走不少路,别饿着。”

李烨接过肉包,咬了一小口,心里的紧张稍稍缓解。

护林甲从沈砚袖筒里钻出来,跳到李烨肩上,小爪子轻轻拍了拍他的脸颊,像是在安慰,惹得李烨忍不住笑了笑。

“走吧。”

李烨吃掉肉包,挺直脊背,跟着沈砚往外走。

东宫门外,早已列队完毕的禁军整齐肃立。

左武卫重甲兵身着明光铠,护心镜鎏金在晨光下泛着冷光,手持长戟,列在道路左侧。

右骁卫轻骑兵腰挎横刀,胯下战马打了个响鼻,列在右侧。

金吾卫则手持陌刀,守在道路尽头,形成一条通往南郊天坛的 “仪仗通道”。

按唐代登基礼制,新帝需先往南郊祭天,再去太庙拜祖,最后回太极殿接受百官朝贺。

“起驾 ——” 内侍的尖细嗓音响起,沈砚手持斩邪司印信,走在李烨身侧;秦烈、程虎分率禁军,一前一后护驾,队伍浩浩荡荡朝着南郊进发。

南郊天坛早已布置妥当。

圆形的天坛高约三丈,用汉白玉砌成,顶部供奉着 “昊天上帝” 的牌位,牌位前摆着 “太牢” 祭品 —— 整牛、整羊、整猪,用青铜鼎盛放,香烟袅袅升起,飘向天际。

礼仪官穿着朱红色官服,手持礼器,上前引导李烨:“陛下,请随臣行燔柴礼。”

李烨深吸一口气,跟着礼仪官走上天坛。

燔柴礼是祭天的第一步,需将松柏枝投入坛下的火中,象征 “通神”。李烨接过礼仪官递来的松柏枝,小心翼翼地投入火中,火苗 “噼啪” 一声窜起,映得他的小脸通红。

“陛下,请行奠酒礼。” 礼仪官又递过一杯酒。

李烨双手捧着酒杯,按照礼仪官的指引,将酒洒在天坛上,然后对着昊天上帝牌位躬身行礼。

护林甲蹲在他脚边,好奇地盯着火中的松柏枝,小爪子伸出去又缩回来,生怕被烫到,惹得旁边的沈砚悄悄勾了勾嘴角。

祭天仪式持续了一个时辰,从燔柴、奠酒到读祝文,李烨虽有几次紧张得忘词,但在礼仪官的轻声提醒下,都顺利完成。

当最后一项 “送神” 礼结束时,李烨额头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沈砚递过手帕,小声说:“殿下做得很好。”

李烨接过手帕擦了擦汗,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真的吗?我还以为会搞砸。”

“当然是真的。” 沈砚笑着点头,“先帝要是看到,肯定会为殿下骄傲。”

接下来是太庙拜祖。

太庙位于长安皇城东侧,里面供奉着唐朝历代皇帝的牌位。

李烨在礼仪官引导下,逐一为李渊、李世民等先帝牌位上香、行礼。

走到太宗李世民的牌位前时,李烨突然停下脚步,小声说:“太宗爷爷,孙儿今日登基,定会像您一样,守护大唐百姓,不让邪祟作乱。”

拜祖结束后,队伍返回太极殿。

此时的太极殿外,百官早已列队等候,文官列左、武将列右,身着各色官服,从紫色(三品以上)到浅绯色(五品以上)再到绿色(七品以上),整齐有序,彰显着唐代官员等级制度的森严。

李烨在沈砚的陪同下,走上太极殿的丹陛,坐在正中央的龙椅上。

龙椅宽大,李烨坐上去,双脚还够不到地面,显得有些娇小,但他挺直脊背,眼神坚定,倒有了几分天子的威严。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齐声跪地行礼,声音震得殿内梁柱微微颤动。

李烨看着殿下黑压压的百官,想起沈砚之前说的 “天子需有气度”,深吸一口气,对着内侍说:“众卿平身。”

内侍刘瑾将李烨的话传达下去,百官起身,垂首侍立。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骚动,两名金吾卫押着五花大绑的杨国忠走了进来。

杨国忠头发凌乱,官服被撕扯得不成样子,脸上还有几道抓痕 —— 显然是被百姓扔菜叶时抓伤的。

“逆贼杨国忠带到!” 金吾卫大声禀报。

百官顿时炸开了锅,户部尚书率先出列:“陛下!杨国忠伪造遗诏、通敌害君、贪赃枉法,罪大恶极,请陛下下旨,当场处斩,以正国法!”

“请陛下处斩杨国忠!”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声音越来越大,连之前附和过杨国忠的几个文官,也跟着喊 “处斩”,生怕被牵连。

杨国忠吓得瘫在地上,嘴里不停求饶:“陛下饶命!臣是被冤枉的!臣再也不敢了!”

李烨看着殿下的骚动,又看了看瑟瑟发抖的杨国忠,没有立刻下旨,而是对着百官说:“众卿稍安勿躁。杨国忠的罪行,需一一查清,若仅凭一时之怒处斩,恐难服众。朕意,先将杨国忠关入天牢,命三司会审,查清所有罪证后,再昭告天下,按律定罪。”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百官都没想到,年仅九岁的新帝,竟有如此沉稳的气度,不是冲动行事,而是考虑周全。

秦烈忍不住在心里赞道:“好小子!有先帝的风范!”

沈砚也悄悄松了口气 —— 李烨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懂得 “按律办事”,这才是大唐天子该有的样子。

“陛下英明!” 百官齐声行礼,之前的骚动彻底平息。

杨国忠还想再求饶,却被金吾卫拖了下去,嘴里的喊叫声渐渐远去。

太极殿内的朝贺仪式继续进行。

李烨按照礼仪,接受百官呈递的贺表,还特意提到:“秦将军、程将军、沈供奉护国有功,赏黄金百两、锦缎五十匹;斩邪司将士辛劳,各赏白银十两。”

“臣等谢陛下隆恩!” 沈砚、秦烈、程虎齐声行礼。

朝贺结束后,百官陆续退下,太极殿内只剩下李烨、沈砚、秦烈、程虎和护林甲。

李烨从龙椅上跳下来,走到沈砚身边,小声说:“沈大人,朕刚才做得对吗?”

“做得非常对!” 沈砚笑着点头,“殿下懂得‘按律办事’,考虑周全,比很多大人都强。”

“真的吗?” 李烨眼睛一亮,之前的紧张彻底消失,脸上露出了孩子气的笑容,“那以后,朕还要跟沈大人学‘数理化’,学怎么治理国家,做个好皇帝!”

“臣定倾尽全力,辅佐陛下!” 沈砚躬身行礼。

秦烈、程虎也跟着行礼:“臣等定辅佐陛下,守护大唐!”

晨光透过太极殿的窗户,洒在李烨身上,温暖而明亮。

新帝已立,朝堂渐稳,这只是开始。九幽教的阴谋还未粉碎,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