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 > 第117章 重甲围府,党羽倒戈

早朝的钟声余音还在太极殿上空回荡,秦烈已提着陌刀大步走出宫门。

晨光透过云层洒在秦烈的明光铠上,护心镜的鎏金泛着冷光,甲片碰撞的 “铿锵” 声里满是压抑的怒火。

早朝时那纸伪造遗诏的猫腻,还有背后藏着的党羽势力,今日必须一并肃清。

“传我命令!左武卫全体集合,随我去相府!另请户部派监抄官同往,按律登记抄没财物!” 秦烈翻身上马,对着亲兵补充 —— 唐代查抄高官府邸需有户部官员监证,这规矩他半点不敢忘。

亲兵领命疾驰而去,不到半个时辰,三千左武卫重甲兵已在朱雀大街列队,户部派来的监抄官李主事也捧着 “抄没清单” 赶到,手里还攥着蘸墨的毛笔,随时准备记录。

这些重甲兵个个身着明光铠 —— 铠甲由百片精铁拼接而成,肩甲呈兽首状,护心镜鎏金镶边,手持长戟或陌刀,队列整齐得像一道钢铁长城,连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节奏都分毫不差。

阳光照在甲胄上,反射出刺眼的寒光,街上百姓纷纷退到路边,有老人念叨:“当年姚崇公去世时,相府连多余的绸缎都没有,这杨国忠……” 话没说完,就被身边人拉住,怕惹祸上身。

“出发!” 秦烈一挥手,重甲兵队伍浩浩荡荡朝着相府方向进发,长戟林立如林,陌刀斜指天际,气势压得沿途鸦雀无声。

相府内早已乱作一团。

周大人 —— 前几日跟着附和伪造遗诏的党羽头目,正指挥着私兵往厢房里搬东西,怀里揣着好几锭金元宝,额头上满是冷汗:“快!把账房的‘流水册’烧了!还有那箱‘常贡外羡余’,别让人发现!”

几个私兵手忙脚乱地搬着黑色陶罐(里面是血巫仪式用的不明液体),还有人抱着一沓纸卷 —— 正是与九幽教往来的密函,边角都被紧张得攥出了褶皱。

“校尉,外面…… 外面好像有动静!” 一个私兵突然冲到门口,声音发颤。

周大人心里一紧,扒着门缝往外看 —— 只见相府外墙外已被重甲兵围得水泄不通,长戟的尖端从墙缝里探进来,冷光直晃眼。

远处传来整齐的喊杀声,震得窗棂都在抖:“交出党羽!放下兵器!”

“完了……” 周大人腿一软,差点摔在地上,“秦烈真的带兵来了!快,从密道跑!”

可没等他们摸到密道入口,府门 “哐当” 一声就被重甲兵撞开。

秦烈骑着战马率先冲进来,陌刀一挥,就挑飞了两个试图反抗的私兵手里的刀:“都不许动!放下兵器投降,可饶你们一命!”

私兵们本就心虚,看到重甲兵的气势,顿时没了反抗的勇气。

为首的校尉张奎看着满地的密函和陶罐,又看了看外面黑压压的军队,突然扔掉手里的刀,对着身后的私兵喊:“别打了!咱们是被蒙骗的!这些党羽私通九幽教、害陛下,咱们不能跟着送死!”

说完,他 “噗通” 一声跪地,对着秦烈拱手:“秦将军,我愿戴罪立功!相府里藏着不少党羽,还有西跨院的库房、书房的密室,库房分金银库、珍宝库、文书库,我都知道在哪!”

其他私兵见状,也纷纷扔掉武器投降,有的甚至主动指认藏在厢房里的党羽:“周大人在里面!他还想烧账册!”

秦烈眼神一厉:“先带我们去库房!李主事,备好清单!”

张奎不敢耽搁,领着众人绕到西跨院。

光是一个库房就是三进院落,每间都有沉重的榆木大门,门上还挂着铜锁 —— 张奎掏出钥匙,哆哆嗦嗦打开第一间 “金银库” 的门。

门一推开,满室的金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

靠墙的木架上,码着二十多箱 “马蹄金”,每箱五十锭,锭面刻着 “宣和元宝” 的字样(唐代官铸金锭常用年号标识);

中间的麻袋里装满银锭,每锭五十两,麻袋口露出的银锭上印着 “户部库银” 的戳记,显然是挪用的官银;

角落的陶罐里装着开元通宝铜钱,满满当当足有十几罐,铜钱边缘的 “边郭” 还泛着新铸的铜光;

账桌上摊着一本 “流水册”,上面用朱笔记录着 “岭南节度使送象牙三对”、“扬州盐商送纹银千两”……

“李主事,登记!” 秦烈沉声道。

李主事赶紧凑上前,毛笔在清单上飞快书写:“马蹄金二十箱,每箱五十锭;库银五十袋,每袋五十两;开元通宝十二罐……”

李主事一边写一边咋舌,“这还只是金银库,往年查抄贪腐官员,顶破天也不过这个数的三成!”

秦烈看着眼前的财宝,气得额角青筋暴起,一把揪住张奎的衣领:“这些‘户部库银’是怎么回事?!还有那‘岭南象牙’,分明是今年的贡品,怎会出现在这里?!”

唐代贡品需由 “少府监” 登记入库,私留贡品是重罪。

张奎吓得脸色惨白:“是…… 是杨相让管家从贡品车队里‘截’的,库银是去年挪用的军饷,说是‘暂借’,后来就没还……”

“暂借?!” 秦烈猛地松开手,陌刀 “哐当” 插在地上,刀刃震得碎石飞溅,“西北军卒还在吃掺沙子的干粮,他竟敢挪用军饷!我现在就去天牢,砍了杨国忠那老贼!”

说着就要往外冲,沈砚赶紧拦住他:“将军息怒!唐代律法有‘三司会审’之制,需户部、刑部、大理寺共同定罪。如今证据未全,若擅自斩杀,反而落人口实。不如先查完珍宝库和密室,固定所有罪证,等呈给太子殿下,再请三司定罪 —— 让他当众伏法,才能给百姓和军卒一个交代!”

秦烈深吸几口气,才压下怒火,指节因用力攥着刀柄而发白:“好!我听你的!但这老贼要是敢狡辩,我定要亲手斩了他!”

众人接着去第二间 “珍宝库”。这里的景象比金银库更惊人:

博古架上摆着西域琉璃瓶(瓶身上刻着波斯文,是丝绸之路的贡品)、岭南翡翠摆件(最大的一尊足有脸盆大,通透无杂色);

紫檀木匣里装着蜀锦(上面绣着 “双鸾衔绶” 纹,是宫廷专供的花样)、扬州铜镜(镜面光滑如银,背面刻着 “方丈镜” 三字,是贡品中的珍品);

还有几幅装裱精美的字画,李主事凑近一看,惊呼:“这是吴道子的《山水图》!去年宫中失窃的那幅,怎会在这里?!”

秦风提着玄铁刀凑过来,看着满架的珍宝,眼睛都直了:“乖乖,这琉璃瓶够换多少坛女儿红啊?还有这蜀锦,做件新衣裳肯定好看!”

秦小蛮狠狠瞪了他一眼:“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喝酒穿衣?这些要么是贡品,要么是百姓的血汗钱!杨国忠用这些钱勾结邪祟、害国害民,你就没点气性?”

秦风挠了挠头,刚要反驳,就见护林甲从沈砚肩头跳下来,跑到博古架旁,用小爪子扒拉着一个琉璃珠(串在翡翠摆件上的配饰),珠子滚落在地,小家伙赶紧追过去,抱着珠子 “嘶嘶” 叫,像是在好奇这亮晶晶的东西是什么,惹得众人紧绷的神经稍缓。

“先搜密室,再清点文书库!” 沈砚打破氛围,对着银甲卫吩咐。

众人跟着张奎去书房,转动书架上的《论语》(唐代高官府邸常用儒家典籍做机关掩饰),暗门缓缓打开。

密室里的血巫祭坛触目惊心 ——

石制祭坛上插着七根沾血的桃木钉,钉头刻着 “血河符”(九幽教的邪符);

黑色陶罐里装着 “尸油”,散发着刺鼻的腥气,罐底刻着 “九幽教制” 的小字;

暗格里的密信详细记载着与九幽教的勾结:“每月送玄铁五十斤至洛阳分坛,助炼尸兵”“血巫需童男童女各十人,从相府私兵家属中挑选”;

还有一本 “炼尸手记”,上面画着尸兵炼制的草图,旁边注着 “需用杨相生辰八字加持”。

“这些都是私通九幽教、炼制尸兵的铁证!” 银甲卫拿起密信,对着沈砚汇报,李主事赶紧在清单上补充:“血巫祭坛一套,密信二十封,炼尸手记一本……”

刚清点完密室,就听到厢房方向传来动静 —— 有个党羽趁乱从后门溜了出去,怀里还揣着一本 “贪腐账册”(记录着杨国忠克扣赋税的明细)。

秦风眼睛一亮:“有逃的!看我的!”

“别跑!” 他提刀追上,玄铁刀架在逃犯脖子上,“再动就砍了你的腿!”

逃犯吓得当场跪地,被秦风押了回来,账册掉在地上,上面 “元和元年克扣江南赋税三千两” 的字迹清晰可见。

沈砚看着被控制的党羽和满地的证据,心里松了口气 —— 相府余党基本肃清,贪腐与勾结的罪证也已找到。

“把所有党羽都押入天牢,严加看管,别让他们串供或自杀。” 沈砚对着银甲卫吩咐,“密信、祭坛和玄铁粉末都收好,作为呈给太子殿下的证据。”

银甲卫们齐声应下,押着十几名党羽和杨国忠全家老小往外走。

街上的百姓看到被押的党羽,纷纷拍手叫好,有的还扔来菜叶:“这些奸臣!早就该抓了!”

秦烈看着这一幕,冷哼一声:“这就是通敌害民的下场!”

沈砚点头:“咱们现在去东宫,把肃清余党的消息告诉太子殿下,让他放心。另外,得尽快派人密切关注各地方节度使的动向,这些党羽私通叛军,说不定很快就有动作了。”

众人纷纷应下,朝着东宫方向走去。

阳光洒在朱雀大街上,驱散了之前的阴霾。

这只是开始 —— 余党虽除,叛军和九幽教的威胁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