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宫引 > 第184章 八卦

东宫引 第184章 八卦

作者:凤翎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3:46:37

时值仲夏,澧朝境内各州县衙门前张贴起了明黄诏书,宣告着三年一度的宫廷选秀正式开始。

消息如春风般迅速传遍九州,从澧州到东海之滨,凡家中有适龄女子者,无不心思浮动。

诏书曰:“朕承天命,统御万方。今为充实后宫,选拔贤良,特命各州县遴选良家女子,年十三至十七,姿容端丽,德行兼备者,上报朝廷...”

海州县丞程文远捧着诏书反复研读,额上渗出细密汗珠。

他年近五旬,在这个位置上已坐了整整十年,本该处事泰然,但今次选秀却让他格外谨慎。

“大人,咱们何时开始遴选?”主簿轻声问道。

程文远放下诏书,叹了口气:“即刻张贴告示,令各乡里正三日内上报适龄女子名册。记住,务必详细注明出身,非良家子一律不得上报。”

他怎能不谨慎?当朝贤妃正是他的长女,此番选秀若出了纰漏,不仅自己官位难保,更会连累已在宫中的女儿。

海州接壤上京以北,临近上京,程文远深知商贾之家多盼借此机会攀附权贵,但诏书明言须是“良家子”,工匠、商贾、罪犯之后皆不在其列。

三日后,各乡上报名册汇集县衙,程文远亲自审阅。

他特意将几个富商之女从名单中划去,尽管里正再三保证她们“姿容绝世”。

“容貌再佳,出身不合便是大忌。

初步筛选后,程文远命差役传唤名单上的六十余名女子至县衙接受面选。

程文远坐于堂上,远远观瞧。见一女子容貌出众但步履轻浮,当即问道:“此女行走姿态何以如此?”

下首里正忙答:“此女家中以歌舞为生,虽非商贾,但...

“划去。”程文远毫不犹豫,“宫中要的是端庄淑女,非歌舞伎人。”

经三轮筛选,最终只剩十二人。程文远又亲自考核她们的识字、算术与女红,再汰去五人。

七人名单既定,程文远提笔撰写呈文,详细说明每位女子的家世背景、容貌特长。

写到自家贤妃的堂妹时,他笔锋顿了顿,程疏桐,年方十四,容貌与贤妃有五分相似,但性子骄纵。

思忖片刻,他还是如实写道:“程氏女,年十四,姿容中上,通诗书,性情活泼。”

程文远封好呈文,命驿卒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他望着远去的身影,喃喃自语:“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剩下的,就看她们的造化了。”

宿州司马姜世平接到选秀诏书时,正在书房教导幼女姜玉薇习字。

“爹爹,这是什么?”姜玉薇好奇地看着衙役送来的明黄卷轴。

姜世平展开诏书,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选秀诏书,宫中要选拔新人呢。”

姜世平出身镇国公姜氏旁支,与家主姜烨是堂兄弟。

虽借着家族荫庇得了司马一职,但他心中始终不甘。

自己年逾四十还只是个州司马,女儿玉薇虽已到参选年龄,却因是旁支,难得重视。

“老爷,可要即刻安排选办事宜?

姜世平摆手:“不急,容我想想。”

他深知姜烨的立场,太子妃姜保宁刚册封不久,姜家此时已经没有适龄女子,况且此时参选以免显得贪心不足,反而招致猜忌。

故姜烨传话各房:可参选,不必强求。

但姜世平自有算计。他唤来心腹,低声吩咐:“先去打听各乡适龄女子情况,特别是那些容貌出众的...必要时,可以行个方便。

几日下来,宿州境内风声渐起。

有传言说姜司马对选秀格外重视,亲自督办;又有传言说某些里正收受贿赂,将不符合条件的女子列入名册。

这些风声自然也传到了姜世平耳中,但他不以为意。

在他看来,只要最终上报的人选合乎规矩,过程如何并不重要。

面选那日,州衙后院花香袭人。

数十名少女穿着各色春衫,忐忑不安地等候遴选。

姜世平坐于高台,远远观望着,他一眼就看见了站在人群中的女儿玉薇。

年方十五的玉薇继承了母亲江南美人的好样貌,眉目如画,姿态端庄。

姜世平心中暗叹:若非出身旁支,以保慧的品貌,何愁不能入选?

遴选由州衙女眷主持,查验年龄、容貌、体态。

姜世平注意到一个细节:几位容貌特别出众的平民女子,在考核女红与识字时表现奇差,明显是被特意安排了难题。

他心下明了,却不点破。

最终上报的十人名单中,六人出自仕宦之家,四人虽是平民但家世清白,而那几个特别美丽的平民女子果然落选。

姜世平特意将女儿玉薇的名字列在最后,备注中写道:“姜氏女,年十五,镇国公远房侄女,通诗书,工琴棋,性柔顺。”

而澧州地广人稀,民族混杂,刺史特意请来通晓各族语言的译官,向边境百姓解释选秀规矩。

最终选出的五名女子皆高大健美,带有胡人血统的深目高鼻更为她们增添异域风情。

濠州被称为天府之国,刺史严格遵循“良家子”标准,亲自走访各村落,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符合条件的女子。

最终选拔的八人虽非绝色,但个个身体健康,性情温婉,尤以纺织手艺见长。

璜州文风鼎盛,选拔格外重视才华,气候湿润,盛产美人。

这里的选拔最为激烈,初选名单上有百人之多。

最终上报的十二人皆是才貌双全的佼佼者。

鄞州商贸发达,富户云集,最终入选的九人全是土生土长的鄞州人,家世清白,世代务农或为小吏。

上京作为都城,选拔最为严格。由京兆尹亲自督办,这里的女子见多识广,不少人身怀绝技。

选拔持续了整整十日,从数百人中精选出十五人,无一不是万里挑一的绝色才女。

各州遴选完毕,名单与人选描述被仔细封入锦盒,由专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驿道上,马蹄声声,扬起阵阵尘土。锦盒中的名单,承载着家族期望,承载着少女们未知的命运。

风吹过澧朝大好河山,拂过北部的草原,掠过鄞州的山峦,荡漾在璜州的书院,最后盘旋于上京的宫墙之内。

卯时三刻,晨曦透过雕花窗棂,在关雎宫内洒下斑驳光影。

沈贵妃端坐在东首的紫檀罗汉床上,身后靠着金线绣蟒引枕,手边炕几上摆着一盏刚沏的君山银针。

张贵妃坐在她旁边的,略显局促地调整了下身下的锦垫。殿内两侧,按照品级依次坐着贤妃、德妃、淑妃及九嫔以下的嫔妃。

“今日叫姐妹们来,原是因着皇后凤体欠安,六宫事务总得有人打理。

沈贵妃轻呷一口茶,声音如玉石相击,清脆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眼看就要入夏,各宫用冰的份例该拟个章程出来了。”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细微脚步声,紫苏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在沈贵妃耳边低语几句。

沈贵妃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茶面漾起细微涟漪,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她不动声色地听完禀报,轻轻挥退了女官。

殿内重归寂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沈贵妃身上。

张贵妃忍不住探身问道:“姐姐,可是出了什么事?”

沈贵妃慢条斯理地放下茶盏,她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殿内每个人都听清:

“礼部递来消息,说是皇上已经下旨,命各州县遴选秀女,充实后宫。”

她顿了顿,指尖轻轻摩挲着盏沿,“倒是热闹。”

“皇后病重,皇上倒有心思选秀。

她语气平淡,字句却如刀锋般锐利,“还真是结发夫妻呢。

张贵妃干笑两声,试图打圆场:“皇上也是为子嗣着想...”

“子嗣?”

沈贵妃截断她的话,端起茶盏又呷一口,茶雾氤氲中,她的眼神晦暗不明,“东宫已明,诸位皇子也都健康长大,这时候倒急着要子嗣了?

她放下茶盏,声音陡然转冷:“不过是些新鲜颜色罢了。”

坐在西侧下首的何昭容似乎为了缓和气氛,用团扇掩着唇,轻笑一声,小心翼翼地开口:

“娘娘说的是呢。再说了,再新鲜的颜色,还能鲜得过玉芙轩那位?陛下这月里,有七八日都是召的嘉婕妤侍寝吧?

另一位嫔妃闻言,也带着几分酸意接口道:“可不是么,到底是…别有一番风情的。”

张贵妃瞥了一眼沈贵妃的神色,见她依旧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拂着茶沫,并无不悦,便也笑着加入了闲谈,语气轻松,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何妹妹这话说的,侍寝日子多又有什么用?不过是陛下图个新鲜罢了。她的肚子啊,且不说陛下和皇后娘娘早有明旨,她绝不会有孕。即便万一有了…”

“其女不入中宫教养,其子嘛,自然也与东宫无缘。一个无根无基的公主,能翻起什么浪花?构不成威胁的。”

她说完,将半块杏仁酥送入唇中,姿态闲适。

沈贵妃这时才缓缓放下茶盏,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笑,接过话头,她的目光似乎落在远处,语气沉稳而透彻:

“何况,如今东宫安稳,太子与太子妃恩爱和睦,才是国之根本。陛下如今还要倚重镇国公府,太子妃的地位自然是稳如泰山。一个玩意儿似的婕妤,多宠几日又怎样?动摇不了根本。

“贵妃娘娘洞若观火,臣妾等不及。”

“正是这个理呢。

“娘娘说的是,东宫稳固,才是最大的福气。说起来,太子妃殿下与太子殿下恩爱甚笃,瞧着就让人欢喜。比不得有些人,仗着…哼,前儿个御花园里那株陛下亲赐的魏紫姚黄,不过才开了几朵,就有人迫不及待地折了去插瓶,说是陛下允了的,那轻狂样儿…”

坐在何昭容对面的王美人立刻心领神会地接话,只迂回地说:“可不是么,花儿草儿的倒也罢了。妾前日路过玉芙轩,仿佛听见里头琵琶声急,像是《破阵乐》的调子呢…陛下尚文治,素来喜听清雅之音,这…”

张贵妃嗤笑一声,捻着腕上的蜜蜡佛珠:“边地来的,能懂什么清雅?不过是些争强斗胜的调子,图个新鲜刺激罢了。陛下仁厚,偶尔听听,全当体察民情了。

“咦?说起来,今早怎不见赵美人?她平日可是最早到的。”

旁边人抿嘴一笑:“李姐姐还不知道呢?赵美人昨夜偶感风寒,一早就遣人告了假,说是怕过了病气给娘娘们。”

沈贵妃听着这些七嘴八舌,并不制止,只唇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慢悠悠地品着茶,仿佛在听一出与己无关的折子戏。

直到她们说得差不多了,她才将茶盏轻轻一放。

“嗒”的一声轻响,闲谈声立刻止歇。

沈贵妃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平淡却带着终结话题的力度:“御花园的花,开了就是给人赏的,折了便折了。玉芙轩的琵琶,陛下听得,就是好曲子。至于赵美人…

她顿了顿,语气微凉:“身子不适就好好歇着,宫里最要紧的是安分守己,别整日想那些有的没的,反而真招了病气。”

“都散了吧。”

沈贵妃慵懒地挥挥手,仿佛听了场无趣的喧闹,“有这功夫嚼舌根,不如回去好好教导一下宫里人,新人眼看要进来了,别失了体统,让人看笑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