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68章 处置匈奴 李牧封君(下)

闻言,秦太后止笑,肃然,缓缓而言:“昔日得闻丐帮之事,吾亦有思,晋阳晋中得有进展,皆赖强军公卿护佑,无得有危。壹日至于他境,孤身无靠,欲以自养,未及得壮,已先没矣。哀家贰弟贰子,因范雎谗言,各遭贬斥,遣反封地,魏冉险先身死,其余叁人亦不得安。惜封地皆在河南地,不得其便,且待将来。至于河东河西地,昔日主政,亦曾擢升,郡守之列,虽经洗替,然县域小官,尚有得存。现今若有所需,哀家亦可起用。托庇求存,以安其初,当无难事,然若强求以上,或有杀身之祸。”

“赵牧”闻言大喜,连声称谢,允诺稳步从事,以求安妥,静待将来。

秦宣太后即猎,困乏得歇,见贰位未有他事,遂遣之,贰人拜退。

待出其府,“赵牧”言于毛素:“已历俩年,秦攻甚急,而未得果,壹俩年内,或大事发生。前线无得有加,吾等谋其后。河东之地,东出必经,重点攻略。河西之地,待匈奴毕,吾赵或将谋之,亦需前探,劳兄遣以精干,交太后所荐之人,开启其局,定慎重谋事,全兄弟性命,待以时机。”

毛素历壹年操持,初窥门径,应诺其事,自行安排。

越明年,赵孝成王五年(公元前261年)三月,经休整操练,骑车兵卒,俱已合备,李牧整军待战,请以邯郸,另求辎重。其时,经去岁年末安置,邯郸粮储已至告急,又值耕种之季,种粮有需,故反对异声,多发朝堂。

合纵之战,已满叁年,大量青壮,锢于战场,脱农已久,不得有产,纵有太师操劳,“张衡”腾挪,各卿告急之声,亦为频频,尚赖并无歉年天灾,其民尚安,未有祸患。然荀太师操劳王政,已满叁年,诸般举措,自有伤人处,借此良机,暗潮涌动,议论纷纷,有弹劾太师者,有谏还亲政者,有谏罢兵言和者,更有谏逐外来者,不一而足,朝堂之上,骤生波澜。平原君赵胜得此讯息,星夜驱驰,奔反邯郸。

叁日后,御史大夫赵胜列罪状弹劾朝堂,夺宗正,驱少府,罢奉常,九卿之下,交于廷尉论罪者,拾数人。转太仆,迁典客,擢郎中令,九卿之下,得以右迁者,亦不下拾数;另“泮宫”已重启叁年,有年长者,学业有成之公卿子弟,递补入朝,各有任用。“商学院”止壹载,未有能完学业者,暂不得补,然学暇之余,有志于政者,依“张衡”所请,已有入府,以为帮衬。一时之间,群臣震伏,全员噤声,无有再议者。

其时,挛鞮楚尔至邯郸已有俩月,初至之时,典客接待,太后赐宴,赵王接见,封以安顺君,赐宅邯郸了,赏以仆从,得享中原繁华。及至此次朝堂升迁,亦得补录典客佐官,以为辅助。此举哗然,然未有敢公然而议者。

四月,李牧启骑兵捌万,战车叁仟,弓弩叁万,北上攻伐,剑指襜褴及东胡,行前言于仆从贰部,战有利者,皆有奖罚,功爵等同视之。闻者踊跃,请以先锋。

五月破襜褴,六月收东胡,降林胡。

赵孝成王贰年,初盟之时,燕武成王,听乐毅谏言,即遣栗腹,北攻东胡,扩地千里,增设五郡,以为治理。其时,东胡即已分离,东逃数支,跨越燕境,至于辽东,不复回反;及待此次李牧北攻,留驻东胡,尽皆全灭。林胡之族,自赵武灵王时,已经分离,部分归降赵国,余部游离北方为患,及待此次,亦全召灭。至此,加之襜褴,赵地北境遂安,不复有患。

诸地所得,并不内转,拆分其民,转至雁门代郡,以牧牛羊;择其精干,以为仆从,仿效匈奴,随以从军;另自代郡,迁无地之民,至于当地,修堡建寨,辅以军屯,以卫边疆。其境已邻燕,因为合纵,并未驻军。

六月,李牧领军反,其兵未损,反增仆从军壹万,叁族各有叁仟。

战报至得邯郸,荀太师大慰,自去岁力排众议,调离都平君田单,力主李牧,专以元帅,至此壹载矣,终有大捷传来。经报议太后,遂令李牧携各部部首至于邯郸,觐见封赏。

六月末,李牧轻装简从,携众反。赵孝成王领大臣,郊迎于外。其随行者,骑军伍仟,原赵边军叁仟,匈奴壹仟,其余叁族壹仟,骑行入城。邯郸居民,万人空巷,集簇以观,呼嚎喧闹,热闹喧天。

待接见毕,各有封赏,要居邯郸,亦为典客佐官。赵孝成王,则嘱奉常,选定吉日,启以祭祀,亲临祷祭,以告列祖,李牧陪祭。自先祖武灵王始,至今已六十余载,终得消弭北患。有赵以来,虽未能比肩先辈,近代以来,亦已足傲。

诸事完毕,荀太师召以群臣,表奏李牧功绩,请以赏爵。终封君“武安”,职同上卿,列朝为班,食邑柏人。得此封号,赵国上下,皆为瞩目,显赫一时。平原君赵胜及马服君赵奢得闻此讯,老怀大慰,存续断绝,终有所成。以此而告“赵牧”,亦为欣慰。恍惚之下,言于家翁:“不知秦白起得此信,作何居想?”赵奢闻而愕然,继而父子共笑。

即已封君,遂各有封赏,元帅之下,诸般裨将,都尉等皆有封赏。其中赵括以独守九原,迟滞匈奴南下而得获迁裨将,离封君虽远,亦有精进。赵奢闻之,倍感欣慰。

北方战事暂歇,李牧遂请移交元帅军权。其时说来,此次军衔,亦为荀太师应景之作。平素诸郡,以郡守领,防御戒备,不出其域,统兵多不及三万。有以大战,朝廷召调成军,授兵符以朝廷上将,出则军符,入则交权,未有合诸郡数十万大军而行事,权不在朝之例。所幸有得其果,终不为人诟病。然以元帅而领半数赵军,游离朝廷,亦为危殆,故乘此机,复收其权,亦为正理。

待收其权,北三郡郡守复以分封,赵括以裨将而领云中郡,统筹九原周边防御,兼军屯事,理挛鞮诸部匈奴生养蕃息,畜牧马牛,以为军用及肉食之供。驻平城裨将领代郡,辖高柳诸邑,理呼韩邪、襜褴、东胡及林胡等部众,职同云中郡。雁门郡原郡守留而不迁,郡治善无,治政班底一应俱全,务以庶政,因地近平城,且近日无有战事,暂不驻军,以代郡兵兼顾防御。

此战之后,北三郡集兵约贰拾肆万,其中骑兵玖万(仆从军肆万),战车伍仟(车兵及附属步卒合计肆万),弓弩手陆万,步卒伍万。李牧反归时,已调拨贰地军种,整合其军。余者驻代郡郡治,以待朝廷调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