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14章 秦绝其患 荀卿赴赵

上回说到,赵国众卿于赵太后宫,与秦太后芈八子及穰侯魏冉相商定策,赵太后封邑晋阳,以居秦太后及魏冉,另托平原君赵胜,治理其地以为护卫。

斯年拾月,秦昭襄王侦查太后及穰侯薨事,具结,宣示朝廷及诸国,以天子之礼,葬秦太后于芷阳骊山,谥以“宣”,另以公卿之礼葬穰侯,陪侧秦宣太后墓,举国哀悼。

其信传至邯郸,众人愕然,至于今日,秦太后及穰侯之事,变故大生,如何应变,以为难事。平原君已反晋阳,信息往来,商榷其事。

其时,荀卿旅居秦咸阳,与楚太子及楚卿黄歇常相来往。壹日闻人私访,得书壹封,展阅,乃赵威后亲书请柬,力邀荀卿东归为盼,言辞恳切,不及其余。得见书信,顿思前时赵伶人相见延请之景,其言赵威后之语,跃然而出,骤然心动,筹以启程。

此月,有齐王使者见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及发书,惊闻齐襄王薨,惊跌手书,身摇摇而直拽,神荒荒而晕厥。待侍者唤醒,复放声大哭而不能止,良久止住,召使者复至,详闻其言。却原来,齐襄王已于日前薨而齐王建在位,王母君王后摄政。依规至奠至贺后,赵太后以亲理国是不得离境而复信齐王。

及辞侍者,复召左右问讯长安君事,左右答曰无信至。恍惚间,忽忆前时司徒博彦言其不寿之事,初觉惊诧,复益恐甚。乃急召司徒博彦入宫。

且说,司徒博彦自秦归,居于马服君赵奢府,常见赵括及赵牧贰人,以兄事赵括,以弟待赵牧,同学军战之技,赵括得家翁嘱咐,又奇其人,亦愿交流。今日忽闻赵威后召,不知其由,甚异之。匆匆赶至,拜而待询。

赵威后取齐书以示之,司徒博彦方知齐襄王薨,见威后神情憔悴,暗测其神伤而至,乃低言:“太后保重。”

赵威后遣左右,默然良久,司徒博彦亦不敢言,殿内静谧,闷煞凝固。

“司命之事,果有定乎?”赵威后突言。

司徒博彦对曰:“太后勿虑,人之寿,自主之,其定不再司命。”

赵威后叹曰:“鬼谷之术,其神至此乎?半载前即可预见其事?”

司徒博彦对曰:“小子虽不精于此,然依某所见,所谓寿数之测,以人力而制司命也:观其族寿短长波折,察其生平所历顺逆,解其平日劳作辛勤,方定其寿。故人寿,主于己而非司命。太后依此而思,自可知其所谓。”

赵威后思言:“鬼谷门徒可有卜测哀家之寿?”

司徒博彦回曰:“太后勿忧,鬼谷门徒,非司卜测之徒,止推演各国行势以决其人其策。至于太后,臣前已有言此事,太后自有所思备,今日后闻噩耗,虽悲思而不至摧折其神。度得此厄,自然平安顺遂,福寿绵长。”

赵威后闻言而讶然,追问道:“以尔所言,哀家寿亦有卜乎?定据实以告,哀家无罪于尔。”

司徒博彦沉思而曰:“太后之寿,先前卜测,当为明岁,厄在今朝。太后恕罪,昔日见太后,横厄于额,今日见太后,虽神伤于面,然其厄消浅不显,故臣乃言平安福寿之语。”

自宫中出,居邯郸月余。其时,赵括已初鸣于邯郸,多有宴请聚会,纵谈军战朝政,恣情欢谑;司徒博彦请,得以相随出入,以“赵牧”见于众公子间。

壹日,随兄见于酒宴,席间得见秦质子。初时不识,只因其忝居末席,待人礼数,对答诺诺,不显人前。时席间有人言以秦太后薨及安国君继位太子事,方有人询及于他,然颜色间并无得意,恭慎如常。

司徒博彦侧视其人,其衣质朴,其行拙古,其声温良,待人和煦,无有差异。宴中,有人酒醉,言以秦太后及义渠等等,意以讽秦嘲楚,而刺秦人。秦异人虽神色红涨,然终未有所恶言,状若无闻。引其赴宴者,奋起反嘲,以为申援,众人一时喧腾沸反,秩序大哗。

此宴以平原君赵胜长子为主,其父往晋阳,久不居邯郸,故得空暇而放浪,酒宴多多。闻而出面,止众人举,责酒醉闹事者,然并未要其赔罪。待众人静,酒宴复起,赵括得意,领“赵牧”,近前相谈,贺其父继位太子。秦异人回谢,然其神情平湖,对答谦恭。

其年,赵括与今赵王同岁,年拾玖,秦异人年拾陆,贰人年龄相仿。且赵括夸夸其谈之名,扬于邯郸,而秦异人独在异乡,刻意逢迎,是以酒宴复兴。

待曲终人散,赵括与秦异人拜别,见其独行无车,乃热情相邀,同乘而行。其后数次酒宴,赵括亦要其前往,贰人始熟稔。

是岁末,贰事自宫廷出:其壹,赵太后召众卿议,特请秦太后、穰侯及田单列席;其贰,荀卿至于邯郸,赵太后因以为宴。一时之间,军勋权贵毕集,热闹非凡。司徒博彦特允随马服君赵奢与会。

至夜,群卿集于王城,觥筹交错,歌舞以兴。席间,威后见秦太后、穰侯及荀卿与其他众卿。得闻贰人身份,众人大哗。秦王宣示贰人薨,今已大传各国,今日复见其人,众暗异之。

与会,秦太后、穰侯及平原君乃初识荀卿,赵威后观而奇之。是会,“赵牧”再见荀卿,贺其得归。荀卿方知“赵牧”之马服君次子身,大赞而惊,抚掌而叹。席间荀卿乃宣赵威后“岁、民、王叁无恙之语”,褒其仁德而示自身应请前来。众人皆惊其语而赞威后,惟赵威后独惊此言之时差,益神视司徒博彦其人。安平君田单及荀卿原于齐襄王时相识,今于赵宴复相逢,遥祝以贺。

宴毕,威后请以明日,朝论定策。众人出,荀卿应马服君请,做客其家。及至,“赵牧”与荀卿再见。“赵牧”趋行稽首,告罪不休。荀卿笑而摇手,回礼曰:“昔日于秦,吾虽料小子非伶人之身,然终不料得,竟出军侯之家,无怪乎胆识机智浮于常人,大善矣。”

“赵牧”直身而复拜:\"荀卿不怪小子,可愿收小子为徒?荀卿感赵威后仁德而归赵,时日方长,小子愿学于身侧,侍于门楣。\"

荀卿闻言而笑:“小子心切,如明日无他,确时日方长,吾等改日再谈此事,何如?”

“赵牧”异而允之,恰逢其时,马服君赵奢至,其子赵括随行。“赵牧”转迎,宾主尽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