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13章 三方定论 晋阳启封

上回说到,秦太后及穰侯魏冉各依其法,终得离秦而会赵,众人相商于赵威后宫,决策赵近期事。

“赵牧”先提政军之说,再推政者为民。只听其言:“所谓政者,居中而驭,以策万物;然政中者,当为为民。所谓民者,壹为民以食为天,得其食,则民无忧、兵心安、将勤策而国得安;所谓民者,贰为舟水之辩。舟者,国君也,水,庶民也。水以载舟,或以覆舟。得其民,知必死而奋勇,外御其辱,死不旋踵。如此,譬如曹刿言于鲁庄公者,民心可用,方得能战;所谓民者,敦睦和亲以为国。皆为国民,不分胡汉,尊己重人,求合而后交相利,约为兄弟,共抗外敌。”

待“赵牧”言毕,赵太后思而视秦太后,特待其言。

秦太后笑曰:“吾前次常于咸阳,闻赵人荀卿之言,与公子有所合,不知公子与其有何缘分?”

“赵牧”言曰:“荀卿之言,吾常得闻,然博大精深,不能尽解。今日之言,或为只鳞片爪。”

秦太后续道:“昔日哀家为秦,今日复思赵事。秦民者,历商君,奖励耕战,怯于私斗,功出耕战,上下等同。故秦民悍勇,远胜东方。其军曲《无衣》,众位当知,颇似公子为民之贰。另魏文侯之时,李悝于今上郡地,发‘习射令’,以射箭之胜而决民之纠纷,此乃商君之祖也,亦有公子为民之效力,所谓民心可用方得战也。前次荀卿所言舟水者,虽出仁礼而非法家言,然据此亦可佐公子为民之贰。”

稍歇,秦太后复言:“至于为民壹者。秦据关中,复得巴蜀及楚汉江,皆膏腴之地,以此耕而供秦军,则兵粮无缺,秦将无掣,全力施策,胜自不待言。至于民叁之言,秦者,原为边陲撮尔小国,然穆公西霸,扩地千里,其民多戎。及至前日义渠,收其地,纳其民,等秦民,同奖励,故无内患。以此叁民言以政中,统御周边,是为中肯之言。以此观秦可,治赵亦可。请太后详之。”

赵威后闻言而思,复视平原君赵胜:“君上可知所谓荀卿之事?”

平原君对曰:“临行前,马服君常言吾以此事。及至秦,得闻荀卿谏言秦王及应侯,不为其重。吾曾遣赵牧及毛素,见其延请。关于其人,赵牧常荐言于吾,吾亦愿荐于太后,使之为相,定能兴吾大赵。”

赵威后视“赵牧”,半晌无言,复问其余:“众卿可有他言?”

马服君赵奢及平原君赵胜均未再言,廉颇拜曰:“太后明鉴,臣起于微末,常效力于先武灵王,后得拜于先王之时,至于此,已叁朝矣。臣非自傲,然历兵事者,不可胜数。以臣之言,兵粮无缺,为将首事,吾赵之地,其粮用以壹地,或可支贰叁载;若用于贰叁处,或战之不利,焦灼拖延,或天灾不假于人,当年无获,则其患深矣。若能解此困局,臣等不惧他国矣!”

赵威后视穰侯,笑曰:“穰侯曾为将军,亦曾领军攻伐略地,后几任相国,更为总览,不知何以教哀家?”

穰侯魏冉拜曰:“太后恕罪,昔日在秦,臣倚吾姊而得用,无他材焉。然政军数十载,纵以臣之愚钝,也偶得壹贰。以臣之见,东方诸国,皆曾不弱于秦,然秦得今之胜局,皆赖历代诸公,绵延数代,持之以恒而来。所谓穆公,孝公,惠文王至于今日秦昭襄王,皆在此列。故以臣愚见,强赵者,其君得以传贤,恒而不变,其用贵而专一,应可得胜。”

赵威后思而言:“即如此,哀家手书请柬于荀卿,以应平原君之荐,同为秦太后及赵牧之言。至于马服君及廉上卿之言,容日后再议。另于穰侯之言,哀家亦明,且待以后。”

缓而后言:“今日在列,皆为吾赵重卿。秦太后及穰侯,屈尊纡贵,莅临吾地,贰位可畅言,吾等即此相商,有以所报。”

穰侯魏冉视秦太后,待其言。秦太后迟语道:“哀家自离咸阳,至于今,半载已逝,风雨在途,常思此生之得失。哀家本楚人,随行秦室,得幸为太后,忝掌朝柄,肆拾载矣。期间风云,不知凡几,一体公心,栉风沐雨,以为秦强。值此暮年,所求者何?就此释手,颐养天年,以全母子亲情,亦无不可。然去岁还政至于今,范雎恶贼,戕害甚矣,居秦宫而致生死不存己手,实乃滑天下之大稽。故此次适赵,以通同姓之谊,反诛秦之奸佞,还秦赵之亲睦。”

语毕视穰侯,续言:“吾弟自今王立,诛恶逆,卫国都,主秦廷,操劳半生,方得封邑,壹日不现,辄夺其邑,锱铢尽失,无留于后,薄凉于斯,情何以堪。”

闻其言,赵威后答道:“世间之贵,亲也;世事之恶,仇也。亲者痛仇者快,不为人子也。哀家意愿,吾赵虽弱,甘附骥尾,为太后应,约讨秦佞,助清君侧,诸卿以为如何?”

平原君赵胜对曰:“臣附议,倘太后愿举义旗,以为首倡,外臣愿连东方诸国以尾随。”

廉颇亦答道:“臣附议,但有兵事,臣愿为先,定不负太后所托。”

马服君赵奢回曰:“臣意,太后当之,臣固无辞。”

赵威后听众言而后曰:“天下之中,陶邑之富,哀家亦有所闻,秦复为郡,赵无地可当之;既如此,依哀家意,愿以晋阳故地,托于贰位,以为居所,有以奉养,然后筹以反秦之策。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秦太后闻言而对曰:“外邦奔波之人,何敢如此奢望。晋阳者,赵之故都,兴发之地。以此馈赠,恐国民不服。吾等姊弟,初临无功,愧不敢领。”

赵威后答:“太后无忧,即因吾赵而至此,当为吾等贵宾;且日后还有依赖,万望勿辞。”

赵太后另言于平原君赵胜:“王弟任为相国,多番辛劳,然身忝王室,当倍加奉国。晋阳者,祖上兴发之地,后迁居邯郸而多日未治。哀家之意,劳王弟前往,有以整治,不至贻笑大方。另整以军备,护卫秦太后及穰侯安危,不知王弟以为如何?”

平原君领命,秦太后及穰侯亦未再言,领受其封。

即已商毕,众人请辞。太后手书请柬付以平原君,以延请荀卿归国为相。平原君奉秦太后及穰侯魏冉而反晋阳,整顿故都以为备。魏冉召侍从,领辎重而行,多为金银兵戈。

当出宫,穰侯忽言于平原君:“秦于邯郸为质者,何人?”

平原君不能答,问于侍者,回曰秦异人。

马服君携“赵牧”辞行众人反家。当途,“赵牧”请于马服君:“家翁,秦于邯郸为质者,何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