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98章 封狼居胥 燕然勒石(下)

有所决定,遂拟旨意,并以秦皇扶苏祭天诏书,一并转交斥候,经以直道,径直北反传递。另催促早日结束北地事,领军南下,并力平叛。斥候九月启程,接力转送,至于漠北单于王庭,已然第二年十月。

不言秦庭事,不言中原平叛,继续漠北事。其年七月初,蒙恬谈定月氏来将。其允诺回见月氏王,有以言说,结局其事。六万勇士,撤走其半,驻于燕然山,其余留驻,以为监测。

搞定此事,蒙恬与李左车商议择地建城事。先前匈奴无有城池,仅以帐篷,迁移往来。今即要有以城池,自当慎重选址,以为长久。其时韩信英布,因部众为东胡,有以不便,亦未南下,遂一并行事。韩信有以思索,言说有以目的,乃领众人前行。

足足行进俩百里,众人方至高山之脚。韩信有以介绍,言说道:“前时来袭,途径其地。此山名为狼居胥山,此水名为弓卢水,有以高山,有以河流,山南水北,自然宜居。另此地居匈奴王庭及东胡鲜卑聚居地中,待日后乌桓部若能搬迁匈奴王庭,三者并立,有以守望,亦为便利。”

此地地形,蒙恬及李左车亦为满意,乃言说鲜卑部众,调拨部分奴隶牛马,及二族兵卒,有以开建。其时尚七月,到得九月底,尚有三月,完工不可得,有以地基,有以围墙,有以居房,以为驻军过冬,倒不是难事,至于其后,待明年春夏,再徐徐图之。

时间飞逝,三月之期,转瞬即逝。九月末,信使回报,月氏之王,亲临单于王庭,以为合约事。秦庭往返斥候,亦已回返。事即至此,有以感慨,蒙恬收拾精神,率众回反,以承其事。

待得三族相聚,就先前商议之事,有以确信,蒙恬复召冒顿单于,当得二族之面,直言道:“昔日单于所要求之事,本将军允了。”

冒顿单于自执被拘,已有三月,今日闻得蒙恬所言,有以诧异,呆视蒙恬,无有反应。

蒙恬亦不再废话,直接说道:“单于昔日说若与乌桓同等,匈奴亦可同事秦庭,其言尚可作数?”

冒顿单于有以思索,终忆其事,有以思索,有以笃定,大声称是。

蒙恬复笑,开口言道:“东胡乌桓部众,自遭匈奴偷袭,实力大伤,势力三分,至今未得有王,请以内附,以为和平共处。今冒顿单于既然要同等,某勉为其难,代为操劳。”

有所缓歇,蒙恬续曰:“仿乌桓事,匈奴所部,去其单于,三分其众,各有迁移。所内附者,随秦军南行,驻以漠南,和平共处。其余部众,分属东胡月氏,各自带反。不知单于可听明白本将军所言。”

有以反应,冒顿单于方才明得蒙恬之意,继而愤怒,大声斥道:“将军如此对待吾匈奴,实行赶尽杀绝之事,今长生天在上,岂不惧天诛乎?”

蒙恬亦冷脸相迎,言道:“如此处置,皆依乌桓事,未有丝毫分差。单于昨日言之凿凿,今日复又称是,在座皆为证人,本将军何曾哄骗于尔?单于以长生天而咒秦人,威以天诛,是何道理?若单于有以误解,本将军请单于咸阳一行,见识秦人诚信爱人之风举。”

冒顿单于闻言而醒,见东胡月氏在列而未有异言,即知乃三方共识,不能有改。遂不再言语,朗笑三声,愤愤然言道:“即然如此,本单于无有异议,但凭将军安排。”

事得有成,蒙恬乃代秦皇,说永结同盟,共存漠北,互贸互助,守望相助之事。自匈奴偷袭至今数载,东胡及月氏,与秦人相交中,察以诚信,有以信任;数次征战,折损近无,获利颇丰,故于结盟之事,亦为首肯。另秦人往南,东胡向东,月氏主西,并无冲突,盟约遂成。

盟约有成,再言诸侯封赏及盟约签订事。蒙恬期于二族,有此功成,秦皇有以祭祀,请贰族部首莅临,共享盛典,其时有以签约,并刻石铭记,彰显后世。

鼎甲陆年(秦贰世扶苏陆年)首月首日,于狼居胥山,蒙恬代秦皇扶苏,举行祭天封礼。于其大典,宣读秦皇祭天诏书,并成立安北都护府,任李左车为都护,号“飞将军”,爵“定远侯”。封鲜卑部首以东胡右王,鲜卑王。秦军列阵,参与大典。三族部首列席,以为见证。其会,闻得李左车得以封侯,韩信有以愕然,后思而坦然,封侯之心,更复火热。

七日之后,于姑衍山,蒙恬代秦皇扶苏,举行祭地禅礼。于其大典,宣读秦皇祭天诏书,封乌桓部首以东胡左王,乌桓王。其时,秦军列阵,参与大典。三族部首列席,以为见证。

十日之后,于燕然山,蒙恬代秦皇扶苏,与二族共签盟约,约以和平。其盟约共有三份,分别秦语,东胡语及月氏语。盟约崖刻,以为永久。其时,秦军列阵,参与大典。三族部首列席,以为见证。

待得盟约事毕,北境已无大事。月氏王并不远行,翻山而反王城。蒙恬领万余秦军,于燕然山收敛前时交战匈奴右贤王时所阵亡战士尸骸,继而复至漠北大幕地,集中继续收敛。此次北上战死者,已登记军册,入死事者名籍,以为战功封赏及抚恤家属之用。然尸骸之事,其时草草,自有疏漏。

今日狼居胥有以建城,有以驻守秦军,对于战死同袍,自打算依据秦人风俗,有以迁葬,入得公墓,建坟立牌,铭刻其事,四时祭奠,世代守护。

燕然山地,秦人折损较少,尚无所感。到得漠北大幕处,其地秦军死伤四万,昔日匆匆集中掩埋,待得掘开墓葬,突见累累白骨,堆积如山,众人无不泪目,失声痛哭。收敛期间,不时捡拾私印,符牌,更有器物铭文,彰显所在部属,得见熟人,更为泣涕不能止。有以识别者,另外处置,以反亲属。不能归于个人者,兵甲集中收拾,待反城而铸兵冢,陪于坟侧。

十月末,归得狼居胥山,早时坟墓已经挖妥,石碑业已刻就。有以祭祀,而后迁葬。所谓坟冢,居于山背,背靠高山,俯视大水,远视狼居胥城,福佑远来秦人。

祭祀英雄,蒙恬取秦皇扶苏诏书,复读祭天祭地文章,而后洒酒于地,开口言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跟随蒙恬,李左车众人,以及万余秦军,举酒畅饮,而后摔碗,跟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继而《无衣》起:“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