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71章 君臣重聚 把酒言欢(上)

上回说到,新年伊始,秦皇扶苏,有以朝会,聚议更新,以为新政。适得其会,“孟辙”以五论而言庶政,震惊朝堂。

且说朝议完毕,“孟辙”自反李府。自咸阳初至,及于今日,居李府而不再迁,说来也颇为怪异。所赖李超,自投身北军,随蒙恬有以征伐,并不常归。陇西侯李信,先居废丘,后整军外出,数年之间,居府寥寥。一应琐事,托于管家,倒也不算烦劳主家太过,反多几分亲密。

待得“孟辙”入府,司徒博彦已自等待。听闻朝堂所议,多有触及,倒也宽心,唯有土地之事,及于奴隶问题,并无提及。此等贰事,皆为基本,纠缠王朝,实为顽疾,譬如附骨之疽,不能不察。听闻“孟辙”意思,兀自意犹未尽,即为秦皇扶苏所止,亦知操之过急而不得,遂按捺心思,不再提起,转而言语其他。

贰人居咸阳,师生相称,朝夕相处,并行出入,以为治学,倒也融洽。且因“新儒”之事,贰人行事览书,多方求索,并行之时,司徒博彦以春秋战国二世之墨家经历,有以侧言于“孟辙”,以期加以影响,杂糅其中。

以“孟辙”阅历,自明其间有隙,然并未即时拒绝,反有思索,欲解其精髓。此次朝议,在于朝堂,请以分曹之事,言及匠作分工,以为比拟,倒也有一丝墨家之神韵,蕴藏其间。更不言扩太学及察举之范围,提及存民、利众、养生之众多技艺,即是直见其事。

闲聊期间,得门人来报,秦皇扶苏,来视李府,韩子随行。贰人有异,并出相迎。君臣四人相见,见礼而入内,分宾主就座。

“孟辙”韩子并为太傅,秦皇扶苏,虽已继位多年,然于私下无人处,仍恭敬待之。至于贰人秉性,亦多熟悉。今次前来,得韩子指点,更明“孟辙”君子之性情,故亦不遮掩,乃以庶政谏言之事而询问于“孟辙”。

“孟辙”见此,并不讶然,有以思索,复开口言道:“吾皇明鉴,吾言仁政,本有四端,仁义礼智,以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

见秦皇扶苏有以颔首,“孟辙”乃接续道:“自春秋之传,此等言说即有‘迂远而阔于事情’之弊说,料想吾皇所以远仁而就法,亦不无其因。”

秦皇扶苏,立时赧然,随即缓颜,静待“孟辙”下文。

“孟辙”亦不为己甚,徒以口嗨,乃续言道:“及至见得公乘阳庆,以医术而立不世之功,始明济世之意。再见三军用命,复以君位,又得安民之义。待得函谷关警讯来袭,百万刑徒,并力东出,以迎盛世,方悟黎庶之愿。”

“至此有知,有以学说,不唯谏君,亦得育民,相得益彰,方为上策。反思己身,仁义礼者,兼备自足,唯智有阙。所谓智者,徒以仁义礼之善恶是非为本,并无及于其他,欲有更新,需以是非之心而及于事情。事者,技艺也,或耕种,或制造,或行贩,以为存民、利众;情者,精神也,或以医,或以乐,或以礼,以为养生。”

“及于事情,而得有系,上及厅堂,致君尧舜,下至锄坊,人皆性善,可以为尧舜。以此再来言儒,应是‘内圣外王’也。”

闻得“孟辙”所言,秦皇扶苏,及于韩子,皆有所思。“孟辙”此言,较之先前,有以增益,扩是非之智,而至事情。已至事情,自涉朝堂政庶,今日所言诸如察举,太学,太史,年号,分曹,自为明证。以此而观,数载研学,并非无用之功。

思索至此,秦皇扶苏,有以欣慰,以太傅之旁观,以公心而察事,有以言策,自为可用,并无私心;至于操持其事,守正防患,对决朝堂诸卿,自有法家手段相应。思虑至此,秦皇扶苏愈加明定,至“孟辙”于事外,仅以参政,不涉庶务,以维公心。至于分曹事,经贰太傅相谏,秦皇思虑清晰,已允其事,唯待其后议而行之。(以相请之时计算,孟子其时,年四十有余。)

另说韩子,听闻“孟辙”事情之说,亦思绪万千。法家李斯,居于相位,颁行律法,规划政令,统筹部署,操持庶政,自为本职。另韩子之“法术势”三论,集法家之大成,其中亦有事情之论。自慎到,至商君,有以变法,有以革新,所行所图,皆以有法,与儒殊途。及待今日,“孟辙”言新儒,及于事情,亦在于此。两者有以差异,必得相争。所争者,非唯事情职位,恐亦及丞相之位及学说之别也,定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以思索,转视秦皇扶苏,见其神色如常,并无异常,暗自揣摩,并未言语。

待得“孟辙”言语完毕,秦皇扶苏,暗察众人神色,并未言语,反而笑语司徒博彦:\"数载时间,博彦亦近成年,不知数载学习,有以心得,可以分享?\"

见秦皇扶苏不言新儒之事,亦不谈“孟辙”朝堂之事,反语自身。司徒博彦有以讶然,思虑之间,答道:“仁政之事,某尚年幼,习学亦短,并未习得精髓。”

语有暂缓,见三人有以不悦,乃续言道:“倒是昨日,行走市场,得闻一民间俗语,颇为有趣,愿学于君王。”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闻得此言,秦皇扶苏先言道:“如此荒谬之言,纯以民间胡言,以此而言,何能天地开辟?”

司徒博彦暗笑,复言道:“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此而混茫开矣。”

韩子不明其意,见秦皇扶苏有以应承其说,亦续言道:“以此而言,盘古今日何在,不如一并前往一观?”

司徒博彦对曰:“昔盘古氏,目为日月,喜为晴,怒为阴,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及待其死,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以此而言,生物始于盘古,天地万物之祖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