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55章 君前奏对 纵论天下

上回说到,沛公刘季受阻武关,有以商讨。秦廷缺兵抵定乾坤,亦有朝议。司徒博彦召陈平,携韩信,并反咸阳,荐于秦皇扶苏。

无有更多信息,陈平韩信对视。见韩信有以犹疑,陈平止得先言,以为韩信助力。

思索之间,陈平开言:“吾皇万寿无疆。微臣远处关外,未能及时恭贺,请以恕罪。”

司徒博彦亦不点破,反到秦皇扶苏说道:“此等喜庆话,无须再言。昔日废丘,朕亦知你。今日之事,务必全知全言,勿负博彦举荐之功。”

不能再有拖延,尚幸数语之间,陈平隐约有得,乃续言道:“今日之事,捉襟见肘之局也。”

随言暗察秦皇及司徒博彦颜色,见秦皇略有异色,更有所明,接言道:“今日北地,自蒙将军北上,已有半载,又闻楚地降军,亦整军北上,恐北地无兵可用。砀郡刘季,千里移走,可胜不可毙。耗费天下而不得止。”

见其言语相近,秦皇扶苏亦不隐瞒,颔首应道:“此事朕已下诏御史,以求对策。不知你有何良策。”

陈平闻言直道:“三代以降,有以争夺者,皆为原中原七国之地也。及待始皇一统,有以扩疆,南北方为吾域。另昔日相见韩信,尝言及天下五患,分为匈奴、项籍、刘季、彭越及赵佗。今虽中原有胜,然南方之地,瘴气横行,百越族居。以始皇征南之耗费,计量刘季之恶果,若事有不逮,恐有难矣。一味征伐,恐深陷泥潭而不得脱。”

言语至此有所缓,以思后续之言。见其提及韩信,秦皇扶苏及司徒博彦亦有观关注其人,韩信行礼而拜,静默无言,有以思索。

陈平续言道:“南方恶地,不合居住,尤以北方人为甚。以臣之意,与其讨伐,不如分封。”

石破天惊,秦皇扶苏有以怒色,只欲开言斥责其非。郡县分封争论,起始于秦皇初统六国,最终以李斯获胜,无有分封,尽皆郡县。今日陈平复以关外东方陈词滥调而蛊惑秦皇,岂非用心叵测?

见秦皇怒而未发,陈平有以心安,乃续言道:“昔日分封郡县之争,臣亦有所耳闻。今日旧事重提,实为情形有异。望吾皇听臣辨析。”

“分封之利一,合三者之力而北攻匈奴,驱逐外夷,保卫华夏。以项籍所帅楚军,踊跃从事之情形来看,刘季吴芮未敢有异。华夷之变,是为首要。胆敢不从者,恐无需秦军再至,其众自散而首恶自缚也。”

闻其言语,秦皇有以意动,未有表态,待其后文。

“分封之利二,南部诸地,名为王土,实未开化。吾秦战后一统,攻打匈奴为要,民生休养为要,北地恢复为要。待有余力而南下教化,恐不知其年月也。今以贰人之力,有以着手,不为坏事。”

“分封之利三,今日吾秦据以精华之地,众数之民,而南方地形恶劣,人口稀少。纵有生育教化,以三者根基,十数年内,实力百倍差异。待得其时,匈奴已逃,精兵复现,南下其地,或攻伐,或招降,更胜今日焦灼。”

“以上三利,吾皇三思。以臣拙见,十数年后,所谓分封,空余名分矣。有朝一日,始皇迁诸侯王至咸阳事,或可再现,传为佳话。”

闻得陈平所言,秦皇扶苏更为意动,眼中陈平,乃至司徒博彦,更非一般。思及此处,眼中韩信,更为灼热。

见秦皇未有答复,反视己身,韩信稳定心神,开口言道:“吾皇万寿无疆。淮阴韩信,有言上奏。”

略缓其言,接道:“某非佐国之材,亦不明家国大事,然以军战,臣尚可一谈。”语气略傲,又有矜持。

“某曾得见楚将征战,复又见识赵地英豪,至于关内强军,亦随陇西侯领略风采。以某观之,各有利弊。”

“吾皇恕某无礼,秦军历来强盛,名将辈出,有以传承,故征战期间,范式明显,胜则无忧,此亦章邯将军,先前速胜之法也。然战之持久,范式明了,易为敌军所克,遭逢大败,此亦东阿及巨鹿之失也。”

“再说赵楚将军,皆为昔日将门子弟,赵有李左车,楚有项籍,以贰人之力,初战或不能胜秦将,然又以不败,再有观摩,以其家学休养,再战持平,三战取胜,恐非难事也。”

“至于赵楚兵卒,自无秦兵周全,与之交战,多以不及也。然此次薛县会战,赵军多有立功。巨鹿交战,楚军多有胜机,皆骑军之异也。楚骑冲阵,秦赵骑辅攻,各有所擅,各有所阙。”

言语至此,韩信乃暗察秦皇素扶苏及司徒博彦颜色,见未有怒色,乃有心安,续言道:“将、兵已论,再言其势。今匈奴猖獗,赵佗锁关,皆为大患;刘季吴芮,癣疾而已。方才陈平兄有言,分封而合力,某亦以为然。待得大患得除,小疾唾手。”

“赵佗居南,欲以征伐,不得其变,需以长久筹谋,且为吴芮所阻,其害未烈。然北患匈奴,自战国七雄起,即为害边疆,秦赵燕皆受其苦。原赵武安君李牧,有以戳伤,今蒙大将军一战,复有驱逐。然今日战将战术,以为匈奴所明。以其机动,恐不得大创。兵者,诡道也。随机应变,临战变阵,是为常态。今北军僵持,不得立解,恐亦因此顽疾也。”

听得此言,秦皇扶苏,颇感新鲜,以其秦室公子,至于新皇,惟一接触军事,即为蒙恬之北军,常以其盛大威严而自傲,亦为秦军披靡而自豪。今自民间小卒口中,闻得大小利弊,竟无言反驳。转视司徒博彦,询问意见。

司徒博彦拜,开口言道:“‘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吾皇之尊,能得异议,自为善事。韩信之语,倒颇有老子《道德经》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之意。以某之见,一家之言,未尝不可。”

见司徒博彦未有大力推荐,陈平及韩信有以犹疑,继而陈平乃明,韩信终未有得。

闻得司徒博彦之言,秦皇扶苏有以思索,复问道:“即如此自信,以今日中原兵力,尽数交托于尔,可能胜过刘季吴芮二人,一劳永逸,永绝后患?”

闻得此言,三人皆有异样,秦皇始终有以侥幸。见秦皇有问,韩信言道:“以今日李信李左车俩位将军之兵卒,及武关李良将军部卒,倍数刘季,只言取胜,不唯某可言胜,三位将军,亦可为之。然若言一劳永逸,南阳郡恐非绝佳之地也。”

“南阳其地,西接武关,然亦邻汉中而近巴蜀;其南为南郡,兵少将弱,以刘季之力,一战可下。若秦军逼迫过甚,或西进汉中,据关自守,窃巴蜀自肥;或南下南郡,连衡山长沙而盟吴芮,皆为大坏之局。万一之间,未有必胜把握,请吾皇恕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