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54章 刘季合议 秦庭朝会(下)

众人思索间,各有犹疑,此例再开,恐上下震动,民不得安。待得祸乱再起,何人可担此责?

不待众人有言,一声暴喝,响自列席。

“孟辙”离席,斥道:“兵者,危事也,镇乱护国,保境安民。民者,舟之水也,可以载舟,可以覆舟。故明君有为,畏威服德,以来远夷,育化其民。今日外夷来犯,‘内贼’作乱。所谓外夷,威望不足,自需征战。所谓‘内贼’,除以凶顽,皆为吾民也。至于‘作乱’,代天示警,戒君王不正也。今新君得立,自当纠偏错谬,以德安民,消弭兵灾,何来强征幼小,驱民成兵,徒增杀戮之事?如此行事,新皇诏令,精简戍徭,以工代赈,所谓爱民,尽付东流。如此行事,何以为皇,与关东诸伪王,何异?”

见“孟辙”有怒,韩子亦开言道:“昔日长平之事,诚危亡之机也。以此行事,且以从权也。今日新皇在位,有以广域,叛军数万,如此行事,确有不妥。”

暂缓而后言道:“以今日之局,某意调边军入关平叛,雷霆一击,尽除其患,而后北反。”

治栗内史白园闻言有怒,言道:“今日匈奴事急,抽兵南下,其患有二。其一、北地有失,其祸甚烈。其二、不能骤灭刘季,滞留南方,空费徒劳,更添北患。”

韩非闻言有思,尚未有言,左丞李斯开口道:“匈奴之事,已有半载,今已九月,天气转冷,坚守不出,不至有失。南方刘季,危害甚大,调兵攘除,方为上策。有以安内,方能攘外。”

闻得群卿意见不一,秦皇扶苏有以踌躇。其曾居边地,自知匈奴犯边,边民疾苦,故亦不忍抽兵南下,以免疏漏而致大祸。然刘季流窜,民不得安,即碍施政,更难合力抗击匈奴。何以得兵,以成此事,颇为踌躇。

韩非待众人歇,乃出言道:“南方反贼,刘季吴芮,不如封赏吴芮,以长沙衡山之兵,西攻刘季,合力李信将军,共除其患。”

闻韩非此言,秦皇扶苏,亦有意动。

右丞冯去疾开口问道:“以何封赏,可令番县县令吴芮,出兵攻贼?”

闻得此言,群臣缄口。番县县令吴芮,治县有方,受人爱戴,越民多有支持者,疑似格局。以秦制,有以封赏,或升官职,或升爵位。以官职而言,必离番县而去,恐不会选。以封爵而言,一地县令,上限不高,诱惑不足起兵杀敌。

韩非方欲在言,李斯已摇头暗示,遂不再言。

见不得策,秦皇扶苏乃散朝会,并诏令咸阳御史及九卿佐官,一并上疏谏言。

却说司徒博彦,居咸阳而待,关内外信息,皆有途径,得以了解。尤以关外李左车、张苍及陈平处,更为精确。初闻李左车赵地作为,有以惋惜,后念李超有成,聊以安慰。再闻巨鹿胜战,更为畅快。及待陈平来信,言及项籍授首,颇为恍惚,三四日间,兴致缺缺,无心应事。又得陈平来信,招降韩信,复为振奋。

见得关外大战已毕,陈平韩信二人尚未得赏,未有官职在身,不须领军。又思及前日,因李左车张苍之事,秦皇召见私谒之事,遂有所定,乃写信邀请二人回返咸阳。至于项籍手下投降将领,得闻一众如雷贯耳之名,亦为兴奋,乃写信李左车,妥当安排,待朝廷封赏。

秦贰世(扶苏)贰年九月,阔别近三年,陈平终得再返关中。昔日废丘之议,铩羽而归,今返帝都,荣耀暗藏,锦衣夜行。司徒博彦早在城郊等候。闻得其事,“孟辙”及公乘阳庆结伴前来,意为接风。

待至李府,韩非闻讯,亦来慰问。众人起宴,以为庆祝。觥筹之间,皆为白身,亦无顾忌,放浪形骸,无有约束,反思昔日逃亡中途逸事,更添几分酣畅。韩信虽为初见,然见在场,老者七旬,幼者十数,尽皆肆意,复思己身蹉跎,无有所成,有以感慨,亦为投入。于是,尽皆酩酊大醉。

司徒博彦自始皇三十七年至秦朝,至今已满四年矣。其时方九岁,今将十三矣。(初遇公乘阳庆,谎报十五,故以他人来言,将十九岁。)因以年少,未得多饮,见众人酒醉,乃近陈平,举酒祝道:“谢过陈兄,陈兄有劳。”

闻得司徒博彦之言,荣耀满身而不得宣,思及叁载奔波,更有蒙毅冷眼,感慨之言,陈平放声大哭,其声悲冽,不忍欲闻。大哭数声,复续以大笑,其情畅快,尽人皆知。哭笑之间,举酒回应:“谢公子惦念,今已平安而归,不负期望。”

司徒博彦亦有所感,热泪盈眶,回道:“陌生花开,君可缓缓归矣。”

见韩信有以茫然,转头而视陈平,司徒博雅豪情大发,笑曰:“明日请见吾皇,封侯拜将,即在眼前。”

翌日,待得酒醒,司徒博彦先行请见秦皇扶苏,并安排李超府第下人,招待陈平韩信醒酒吃食待召。

闻得司徒博彦请见,恰朝会遇阻,秦皇有以不顺,有以思索,乃请入。

参拜完毕,司徒博彦乃言道:“今日见陛下,为昨日朝堂难事而来,愿为陛下分忧。”

见司徒博彦言及此事,秦皇扶苏亦为兴奋,乃问道:“策将安出?”

司徒博彦复拜:“非臣能为此,实有二贤,荐于陛下,定可成事。”

秦皇扶苏有以失望,满朝衮衮诸公,无有得解者,今日荐以野贤,以解其事,岂不荒谬?见司徒博彦言语认真,思及历来表现,乃有意动,遂言道:“既如此,请入,朕洗耳恭听。”

有宫中侍者,以为传唤,稍待时间,二人已至。

秦皇扶苏本有好奇,见其中一人,有以眼熟,乃凝神而视,思而问曰:“阳武陈平乎?”

见扶苏尚记得陈平,司徒博彦暗自欣慰,关外诸贤,亦简在帝心,不至有憾。

陈平闻言,乃复拜曰:“臣陈平,见过吾皇陛下。”

转视另一人,司徒博彦未有开口,韩信乃自言道:“小人淮阴韩信,拜见吾皇陛下。”

见礼毕,秦皇扶苏视司徒博彦。司徒博彦遂出声道:“贰位匆匆而反,不知咸阳近事。然天下局势,当明其情。今日见皇,有以见解,尽数上奏,以安天下。”

陈平韩信本就初到咸阳,又有宿醉,今日虽得醒酒,然状态亦非上佳。忽闻如此宽泛之语,亦为愕然,不知从何说起。

秦皇扶苏,见二人神请,隐约明白司徒博彦并未提前知会二人,一时之间,颇感怪异。不知是贰人属实有才,能自明其事,还是司徒博彦,妄自尊大,自信过度。好奇之间,倒也期待贰人有此新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