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39章 邯郸署理 谋立新墨(上)

上回说到,“赵牧”得见墨家隐派,亲访随老,以求入室,拜为弟子。然互有交流,终不得利,遂留言自反。

自随宅出,“赵牧”往谒太师荀卿,毛素随行。待见贰人同来,荀卿亦为欣喜,叁人同坐,各叙旧礼。

待得此时,荀卿至赵,已有整年,威后仁政,亦逾壹岁。“赵牧”问政,荀卿答曰:“吾已知天命,半载生涯,专情学问,自觉通达,万事无碍;甫操政庶,方知艰难,得幸威后信赖,提纲挈领,同僚得力,各承其职,千条万缕,方得头绪。齐心协力,持之以恒,三年革新,伍年承降,不逊魏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周文可盼。”

“赵牧”闻信,心亦甚慰,回曰:“太师得偿所愿,小子亦欣然,愿荀卿史册留名,万世流芳。”

荀卿大笑:“今日复见贰位,回思昔日咸阳时光,老夫亦为感慨:无有当日相见,得闻太后仁德,自无今日相聚。昔日畅谈,宛若眼前。听闻贰位,亦在报国,惟愿吾等并行,共效朝廷。”

稍歇,荀卿复问:“今日贰位所来,所为何事?”

“赵牧”答曰:“特来请教太师,九惠之教,已有落行,不知其情如何?”

荀卿闻言敛容:“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病,通穷,振困,接绝,学自管仲,辅助齐桓,得成霸世;儒家所习,种种诸事,亦为同途。所谓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同不复在,小康尚可求。”

“赵牧”追问:“小康之求,小子亦羡焉。然小子有事不解,特想请教。”

荀卿视之,待其问。

“赵牧”缓言:“小子随军,行于上郡,秦魏纷争,百姓破家,祭祀断绝。待得秦赵相斗,其民疲敝,愈甚以往;待吾反晋,偶谈毛素,妻亡子散,独不得存,其情哀甚。边鄙之民,其哀其衰,以战之名,吾有所解;然则境内之民,无有战事,亦有哀衰,生存之德,何以可得?”

荀卿闻言而转视毛素,独问其事,待明其情,其颜肃然,缓缓开口:“今日只吾叁位在坐,吾以私言语于贰位。出门勿须言于他人。”

待贰人允诺。荀卿续言:“上古之前,茹毛饮血,愚昧冥顽;三皇时代,有燧人氏,钻木取火;人文始兴,伏羲创八卦,女娲制嫁娶,正姓氏,神农尝百草,教民稼穑,首开集贸;五帝圣世,黄帝一联盟,仓颉造字,嫘祖缫丝,设置官职,任命贤能;颛顼正祭祀,创历法,治水患;帝喾行德政,促农业,观天象;唐尧复治水,完历法,创禅让;虞舜倡导五常,完善行政,治理水患。”

见荀卿有常谈之意,“赵牧”贰人亦未烦扰,静心聆训。

荀卿续言:“自此以降,夏商传承,华夏初立,中国繁荣;自周有立,治政之法,百家争鸣。然以吾观之,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以此举之,王霸兼用,礼法相合,前有魏文,中接西秦,今吾赵续。”

见贰人默言而听,荀卿笑曰:“多日未见,谈兴大增,老夫过矣。且言尔论。人文以来,为政之要,在于存人。三皇五帝,大道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后世称圣,皆为大众也。三代以降,天下为家,仁义礼信,示民有常,以为君子,皆为多数也。然则,何为大众,众不论独,圆不议阙也。何为多数,华夏众邦,中原故民者。大众安则社稷,多数活则家园;故古今之策,无得众圆,无盈全满。”

“赵牧”闻言而黯然,低语:“无得众圆,无盈全满,真无大庇天下俱欢颜之策?”

荀卿闻而敛容,低语道:“痴儿说梦,凡以治政,最忌圆满。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吾等治政,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安有覆天之举?小子尚幼,无得其害,且深慎思,勿遗大祸。”

“赵牧”闻言而欲辩,复思而默言,乃转而言曰:“太师所倡私学,所发招贤,其情若何?”

荀卿异之,复言:“政仅壹载,兼有战乱,其情尚可,还待后来。”

“赵牧”接道:“吾兄曾随家翁,交接九惠之教,然秦赵战起,迫而从军。小子虽幼,兼且不材,欲闻其事,今以自荐,不知太师可否允之?”

荀卿惊诧未明,沉思不应,回思昔日咸阳酒楼言语,取帕而视孔子影拓,良久乃曰:“小子年幼,暂且缓之。待及年长,自有安排,稍安勿躁。”

“赵牧”尚未言,毛素开口道:“太师恕罪,今日居宅,小人斗胆有言。”

荀卿颔首,请以言。

毛素近前而拜:“太师恕罪,臣从优伶,学以民俗,得闻逸事。昔日燕昭王欲以兴国,谋以郭隗,以为求贤。郭隗言以千金马骨之事,其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今望太师思之。”

荀卿还礼,复言:“此事吾知之。且容吾谋。”

毛素复言:“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赵公子材质,昔日咸阳,已有显漏,拳拳报国心,望太师垂鉴。”

荀卿未言,颔首以应。“赵牧”遂未再言。稍歇,贰人拜别。

自荀卿府出,贰人拜别,“赵牧”反马服君赵奢府。其时,赵奢赵括均不在府。“赵牧”见赵母,请以安;复见赵牧,有言谈,贰人相见欢。

其正望日,夜不得寝,“赵牧”复起,游走于院。其风冷冽,面若刀削,有月光白,行步疾趋,待热身而反,心不得静,复热酒独酌,以解其愁。

拂袖举膊,取流珠,视其影,复思孔墨宋襄;春秋拾载,随侍于侧,学于圣贤,言传身教,虽愚且钝,略有所得,至今思来,言尤在耳:“君子六艺,温故知新;知行合一,侠以为大。”

今虽年幼,公不得于重卿,私不同于名贤,欲以马上天下,亦无措手。战国兵戈,已有贰岁,得契者贰,其壹秦宣太后,其贰赵马服君,尚余壹阙,其意如何?拾载时光,已过贰载,岁月匆匆,欲有何解?

今日之事,随老之会,荀卿之见,各有其言,各得其纲,各具其目。然或居之以高,或处之于远,皆无大庇之能,安得双全法,心安即吾乡?

行之不得,反求诸己,身正而行,求天下归。既无有得,吾自担之,温故知新,以为大侠。虽如日晷,譬如朝露,或为泡影,若得心安,定无有悔。

三省毕,暂归去。待明日,再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