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13章 出使三国 延曹祭祀

上回说到,城濮之战后,宋趁曹共公被俘未归,以曹为楚盟,袭陶丘而灭曹国,诸侯侧目,往来不绝,欲盟而讨之。宋国朝堂亦哗然而纷纷,襄公聚议,群臣争论,终定策,固齐晋秦盟而拆合围之忧。适会,司徒博彦见于众卿。

宋襄公自使晋,晋文公以诸侯礼迎于城郊,距二人上次见于商丘,已过六年矣。思及文公近年变化,双方唏嘘良久。

至于馆舍,襄公私议文公:贺文公之城濮大胜,谢晋君之解宋倒悬,明商贸之通行晋吴,言租卫之赋税扩军,说晋国之安内北扩,尊文公之等同齐桓,申抗楚之宋吴必须,效犬马之甘附骥尾。宋襄公言之拳拳,晋文公执手劳劳。

不说襄公于馆舍休憩,文公反朝,召众卿议,朝堂嘈嘈,众议纷纷。或言惩宋救曹以为霸;或言联盟宋吴以遏楚;或言取财于宋而扩军安边;或言以宋为犬狼而用于中原,自扩地并国而用兵北戎;或言晋楚争霸,歇而未止,楚之东西南三面皆无患,纳地扩军,卷土重来,其危愈甚,需盟中原诸国,次第击之而使无暇,此消彼长以待将来。文公与众卿议定。

择吉日,文公见襄公于朝。朝前,双方阴盟。盟曰:“晋释曹共公,宋于曹县馈曹襄公食邑百户以延祭祀,全同姓不绝之情;宋赁卫之五鹿、敛盂、城濮,以年税赋伍倍之数贡于晋;晋地物产过宋地而易于鲁吴,不得征赋;凡晋之征讨,宋务以一军随之。”

盟毕,入朝,晋文公以曹为同姓而责宋,襄公唯唯,承诺待曹襄公反,馈以食邑,使不绝祭祀;然曹为楚盟,历恶于宋,因仇而不能复其君。文公争而不得,遂罢。朝毕,襄公返宋,信息传返各国,诸侯反应各异,信使往来暂缓。

另说宋国朝会完毕,使人知会大司马公孙固使齐,遗少司马驻守商丘。公孙固自率亲兵使齐。至齐,公孙固以城濮之友军而拜齐公,言以恶楚之暴行,言以围宋缗邑及齐谷邑之事,言以齐公子姜雍之事,言以鲁楚盟事。

齐昭公始立,国内不稳,无意于侵宋,然见宋侵曹国,不甘无利,故拖而不决,终日宴请,不使其反。

及宋襄公使晋而返,信使回传,齐昭公再见公孙固,要约数条,信使往返,终得同盟,阴盟曰:“宋攻谷邑以为公子姜雍;宋自齐订购大翼船二十艘,货款付讫,逾五年取货;宋齐盟而共御鲁楚。”

及结盟,公孙固返陶丘,以楚盟而发军袭谷邑,诛杀公子姜雍,继而班师;齐昭公缓出兵,复收谷邑,国内诸公子惧而噤声,齐一时遂安。

公孙固与墨翟商,私遣宋商,暗访于齐,欲得其船舶工匠技艺而归宋,与吴船较优异,集短长,众兼之,利水师。其后数年,于孟渚泽、彭城和睢宁等地,建设船坊及水师基地,研习河海战技。

同时,太宰孔仲尼再使于秦。秦虽有意于中原,然间隔周晋郑三国而不能够。时晋秦和睦,且宋自泓水之战后,亦间或多有贿秦,而秦楚纷争尚未解(前有晋助秦于鄀之争,后有秦助晋之城濮之战)。故太宰使秦,畅通无碍,宾主宴而尽欢,秦宋因晋而结盟,太宰乘机求以秦马,秦以重金售之。

及太宰返宋,齐晋秦宋四国结盟,宣于周遭,楚军止而南归,郑鲁卫等诸侯噤声,宋终得曹之故地。

曹地得手,宋襄公召众卿朝,着目夷主持,商议曹地经营事宜。左师目夷先言:“曹地,前时朝会,已论必要,三使盟而遂愿;今会,独论曹地经营,众卿请言。”

司徒公子麟开口言道:“今陶丘归宋,实乃天复佑商矣。陶丘之于曹,或其他诸侯,无他异处,唯一都城尔。然置于齐宋,则聚宝生财地也。”

待众人意动而转视,方开口续道:“观周侧诸国,谈及兵农,强宋者多多,然于商贸,可比肩者寥寥;至于齐国,自管仲以来,工商兴而财货足,继而富国强兵以得初霸。此战毕,吾得卫之叁城及曹之故地可经营,虽叁城需年赋税伍倍贡于晋,然曹地之产出,十数倍矣。据此,桓公之业,或可复矣。”

太宰孔仲尼言曰:“今曹之归宋,其民即吾民,需当积聚以富之,教化以礼之,使民不远迁而远者自附。”

司寇墨翟言曰:“陶丘者,天下之中,水陆便利,往来要冲;言水,居济水之畔,连大河,通泗淮,蜿蜒至于丹水、睢水,宋之大部,环而护之;言陆,周接齐鲁宋郑卫晋诸侯。”

“百工学院,水利之技多多,利于农工商者众,待得曹民归纳,用之陶丘,则事兴无虞。重以工商,财货往来,多寡调剂,低赋莱客,物殷价美,往返利倍,众商蜂拥而至矣。若为军备,则居中而及于四周,所往来之使者及商贾稠,信息周转流通远胜其他,梳理收集,缜密分析,或事前准备,或相机而动,无往而不利也。”

司马公孙固言曰:“虽如此,原诸侯不知陶丘之利,吾即发之,则必侧目,得见繁昌,倍加嫉妒,嫉而讨之,兵戈至矣,往争反复,累赘牵连,国政外交,皆受其害。有以此举,譬如幼童携金,招摇过市,殆矣。”

左师目夷听众卿言,言道:“古语有言‘天予弗取,必承其乱’,今之陶丘,已属吾宋,必无外让之理。司马所虑,亦为此事隐患。”

“诸卿且详思。历来吾宋殷富,远出于众。有此,民富于工商,不勇于军,战无胜心,屡辱于诸侯。今日胜曹,亦为乘势取之,未及恶战,不足为凭。以如此军卒,保国守土,殆矣。”

话至此处,左师目夷乃变更其旨,说道:“今日之议,不固于曹,宋之军政,皆可统筹,望诸卿有教。”

司马公孙固答道:“今之曹归,以吾兵守吾土,诚如左师所言,怀重宝而显于人前,旦夕祸至。前次朝议攻曹,听闻司徒博彦言以奖耕战,励商贾,脱奴籍,尚贤同,祭英魂,抚伤残,恤亡者,吾等以为然,请令而行。”

见左师目夷有所思索,司马公孙固乃续言道:“伍载以来,孟渚泽,彭城,睢宁新军,相继有立,门官、水师、象兵,历徐国之战而显威,优于常军。”

“故吾等以为,关于军政,现所具三军,优胜劣汰,补充青壮,不复务农,专以军阵,精备战具,训技出众,以柒万善战之士,陈兵于内以固国土,扬威于外而慑诸侯。三军所余,老弱病残,归于民间,农忙而作,农闲而练,以维治安,不迁它处。至于兵费,永不加赋于农,以各业增殖而供。”

司寇墨翟附言:“精兵战具,责在百工学院,伍年以来,蔚为大观,不负襄公。所谓城防器械,战车,马匹,剑戈,橹盾,皮具,弓箭,弩机,船只等,均新技频出,增产以备。”

目夷拜襄公,以期定决。

襄公允:“目夷领行,众卿各司其职,吾侯佳绩,必有重赏。另曹之旧地,暂不分封采邑,设陶郡而治理,目夷选人署理,诸卿勿念。”

斯年冬,文公盟诸侯,讨许之不臣于周且贰于楚,宋遣一军随之。期间,曹共公获释,宋公至其于曹县,诺以百户,使不绝祀,然终生不能复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