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100个真实梦境 > 第5章 余烬与暗影

100个真实梦境 第5章 余烬与暗影

作者:不吃菠菜的奥利弗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2:58

记录者:寒 (继续焱的第一人称叙述)

电话那头,朋友带着睡意的、略显惊讶但立刻转为关切的声音,像一根细细的、却无比坚韧的丝线,将我从那片刚刚经历情感海啸的孤岛上,缓缓拉回人间的堤岸。我没有在电话里详说,只是约了第二天见面聊。挂断电话后,房间里重归寂静,但那种令人窒息的孤立感,似乎被打破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那一晚,我几乎没有合眼。不是之前那种带着病态期待的辗转反侧,而是一种劫后余生、神经高度亢奋后的虚脱与清醒。黑暗中,我睁着眼睛,天花板上的纹路在模糊的夜色里扭曲成各种形状,一会儿像是“长风”那无面的轮廓,一会儿又像是警察严肃的表情,最后定格在梦中那只伸向我的、乌黑尖利的爪子上。

删除、拉黑、卸载App,这些动作带来的快意和决绝是短暂的。当最初的冲击波过去,更复杂、更粘稠的情绪开始沉淀下来。

首先是铺天盖地的后怕。像冰冷的潮水,一波一波地冲击着我的神经。我反复回想“长风”最后提到“理财项目”时的语气,那看似不经意的试探,底下藏着怎样冰冷的算计?如果我当时没有警醒,如果我还沉浸在那虚幻的温柔里,顺着他的话问下去,此刻的我会面临什么?是被套取更多的个人信息?是被引导进入某个虚假的投资平台,看着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化为乌有?还是……有更可怕的、我无法想象的事情在等着我?

那个诡异的噩梦,在此刻显得愈发不寻常。它不仅仅是一个梦,更像是我潜意识深处拉响的最尖锐的警报。梦里那阴暗潮湿的地下空间,锈蚀的管道,福尔马林的气味,还有“长风”变成的非人怪物……这些意象,难道仅仅是我对诈骗的恐惧投射吗?还是说,我的某种直觉,已经触碰到了这个骗局背后,某些更加黑暗、更加超出常理的东西?

其次是尖锐的羞耻感。像无数细小的针,密密麻麻地扎在心上。我,一个自诩经历过风雨、甚至从“伪人”事件中死里逃生的人,竟然如此轻易地、近乎卑微地栽进了另一个陷阱。我回想起自己那些毫无保留的倾诉,那些深夜依赖的呢喃,那些因为他一句话而雀跃或低落的情绪起伏……每一个片段都像是对我智商的嘲讽。我将最脆弱的一面,展示给了一个精心伪装的捕食者,这种认知让我无地自容。

还有深刻的悲伤。不是为了“长风”,那个虚拟的符号不值得一丝眼泪。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我那再次被狠狠践踏、已然千疮百孔的信任能力。为了我在孤独中,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的那点虚幻温暖,最终却证明是包裹着糖衣的毒药。这种悲伤,混杂着对人性深深的失望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

第二天,我如约去见了朋友。将这段荒诞而恐怖的经历和盘托出时,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甚至带着点自嘲。朋友听得目瞪口呆,随后是愤怒和后怕,用力抓着我的手说:“你吓死我了!幸好你醒过来了!那种软件以后绝对不能再碰了!”

她的反应是正常的,是符合逻辑的。她看到的,是一个标准的、情节恶劣的“杀猪盘”未遂事件。她安慰我,痛骂骗子,庆幸我没有经济损失。

但我心里清楚,有些东西,我无法对她言说。比如那个过于逼真、细节丰富的噩梦;比如“长风”声音里偶尔捕捉到的、非人的电流杂音;比如警察提到“新型手段”时,那略显凝重的语气;还有……我内心深处那种挥之不去的、觉得此事可能与之前“伪人”事件存在某种隐秘关联的荒谬直觉。

这些碎片化的疑点,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我。它们无法构成证据,甚至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逻辑链,但它们的存在,让我无法像朋友希望的那样,简单地将此事归为“倒霉遇上骗子”然后翻篇。

见过朋友后,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报警。

不是简单的电话告知,而是亲自去派出所,提供我所知道的一切信息——虽然少得可怜。我知道找回损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我没有转账),甚至找到“长风”背后真身的希望也很渺茫。但我需要去做这件事。这不仅是为了履行公民责任,更是为了我自己——用一种正式的方式,为这段荒唐的经历画上一个句号,同时也是对我自身勇气的一种确认和重建。

在派出所,接待我的是一位年轻但眼神锐利的警官。我尽可能地保持冷静,陈述了事情的经过,从匹配到“长风”,到长期的感情铺垫,再到最后他提及理财项目,以及我收到的警方提醒电话。我省略了那个噩梦和关于“非人”的直觉,只将其作为一起标准的网络交友诈骗未遂案来报案。

警官记录得很仔细,偶尔会追问一些细节,比如“长风”提到的具体投资项目名称(他没有)、他所谓的“投行朋友”的信息(完全没有)、以及我们所有的联系是否仅限于“回声谷”App(是的)。

做完笔录,按上手印,警官合上本子,看着我,语气带着一丝例行公事的宽慰:“焱女士,你的警惕性很高,处理得很及时,避免了财产损失。这类案件目前非常猖獗,对方手段专业,隐藏极深,侦破难度很大。我们会将你提供的信息录入系统,作为线索核查。以后网上交友一定要格外谨慎,涉及到金钱往来,务必核实清楚。”

我点头道谢,准备离开。就在我转身时,那位警官似乎犹豫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声音压低了些:“另外,你提到的那种……长时间、纯精神层面的铺垫,不急于求成的方式,近期的确是我们关注的一种新型演变趋势。对方极其有耐心,目标筛选精准,更像是……在进行某种‘情感驯化’实验。你……自己多保重。”

“情感驯化实验”?

这个词,像一块冰,滑入了我的心底。

它比“杀猪盘”这个词,更精准,也更令人不寒而栗。它剥离了纯粹的金钱目的,指向了一种更深层、更扭曲的控制欲。驯化……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最终更顺利地骗取钱财吗?还是有着其他更难以言说的目的?

我带着满腹的疑云和那句“情感驯化实验”带来的寒意,离开了派出所。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

回到空荡荡的公寓,一种巨大的虚无感和疲惫感席卷了我。我像打了一场硬仗,虽然赢了,却也元气大伤。我删除了手机里所有与“长风”相关的缓存记录,甚至格式化了一次手机,试图从物理上抹去他存在过的痕迹。

但有些东西,是删不掉的。

比如,那种对亲密关系根深蒂固的恐惧。接连遭遇“伪人”和“情感骗子”,让我对“信任”这两个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我还能相信谁?现实中的人,是否也戴着我看不穿的面具?

比如,那种对网络世界的深刻不安全感。屏幕背后,可以是温暖的笑脸,也可以是淬毒的刀锋。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在我心中已经变得模糊而危险。

再比如,那些无法解释的疑点,像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礁。“长风”背后,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诈骗团伙吗?那个噩梦,仅仅是巧合吗?“情感驯化实验”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行走,交谈,拥抱,争吵……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那么充满烟火气。而我,却感觉自己像一个刚刚从一场盛大而虚假的幻梦中惊醒的局外人,与这个鲜活的世界隔着一层透明的、冰冷的屏障。

我知道,生活还要继续。我需要工作,需要吃饭,需要面对每一天的日出日落。但我也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我失去了对爱情不切实际的幻想,失去了对陌生人轻易付出的信任,甚至……失去了一部分对这个世界毫无保留的拥抱的勇气。

这场发生在屏幕背后的深渊之旅,没有夺走我的钱财,却几乎榨干了我对情感最后的渴望和能量。留下的,是一片需要漫长时光才能慢慢清理的情感废墟,以及那盘旋在废墟上空,久久不散的、关于“真实”与“虚假”的永恒疑问。

而那个关于无面人和地下室的噩梦,偶尔仍会在深夜造访。

提醒着我,深渊或许从未远离。

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静静蛰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