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知否?藏慧于拙是真章 > 第85章 祖母点拨

知否?藏慧于拙是真章 第85章 祖母点拨

作者:祢猜我猜你猜不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2:49

秋意渐深,寿安堂院中的桂花开了第二茬,香气却不似初开时浓烈,反而带着一种淡淡的、若有似无的甜香。明兰坐在祖母下首,手中绣着一方帕子,针脚却不如往日细密,时不时就会走神。

老太太捻着佛珠,目光看似落在经书上,实则将明兰的心不在焉尽收眼底。这几日,她察觉明兰时常若有所思,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色,与往日的沉静大不相同。

“明儿,”老太太忽然开口,声音温和,“你可听过'施恩不图报'的故事?”

明兰手中针线一顿,抬头看向祖母。老太太目光慈爱,却带着洞察一切的清明。明兰心中微动,轻声道:“明儿愚钝,请祖母教诲。”

老太太缓缓道:“古时有个书生,路上救了一只受伤的白鹤。他细心为鹤治伤,放它归去。后来书生赶考途中遇盗,险些丧命,却被一白衣公子所救。那公子留下一句话:'施恩不图报,自有天知'。”

明兰认真听着,心中已明白祖母的用意。

老太太继续道:“那书生后来才知,白衣公子就是当年所救的白鹤所化。这故事说的不仅是知恩图报,更是施恩不图报的豁达。”

她放下佛珠,目光温和地看着明兰:“施恩于人,本是善举。但若时时挂念,期盼回报,反倒失了本心。真正的善行,是做了便放下,不同结果,不问回报。”

明兰心中震动。祖母果然察觉了她的心事,却用这般含蓄的方式点拨她。她放下绣活,恭敬道:“祖母教诲的是。明兰记住了:施恩不图报,方是真善良。”

老太太满意点头:“你是个明白孩子。世间万事,皆有因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该有的回报,时机到了自然会有;不该有的,强求反而徒增烦恼。”

这时,房妈妈端来新沏的桂花茶。老太太接过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状似无意地道:“听说宁远侯府前些日子挂白,这两日又悄悄撤了。真是侯门深似海,是非外人难知啊。”

明兰手中茶盏微微一颤,几滴茶水溅出,在衣袖上洇开小小的水痕。她忙镇定心神,轻声道:“侯府的事,确实不是我们外人能揣度的。”

老太太瞥了她一眼,意味深长地道:“是啊。不过老身倒是听说,顾二公子并非染病,而是去了边关。年轻人有志气,不愿困在京城这是非之地,也是好事。”

明兰心中一震,险些失态。顾廷烨没死?而是去了边关?这消息来得突然,让她一时难以反应。

老太太仿佛没看见她的失态,自顾自品着茶:“边关虽苦,却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好男儿志在四方,何必困于儿女情长。”

明兰低下头,掩饰眼中的波澜。祖母这番话,分明是在告诉她:顾廷安然无恙,且有了新的前程。更重要的是,提醒她不要困于这段莫名的牵挂。

“祖母说的是。”明兰轻声应道,“好男儿自当志在四方。”

老太太满意地笑了笑,转移话题:“说起来,你母亲近日管家越发得力了。前儿个查账,竟发现她将往年的几处漏洞都补上了。”

明兰顺势接话:“母亲确实用心。明兰前日还见母亲亲自核对采买单子,比往年精细多了。”

祖孙二人又说了会家常,气氛渐渐轻松。但明兰心中明白,祖母今日这番话,绝非无意之举。她定然是察觉了自己对顾廷烨之事的挂心,才用这种方式既告知她实情,又点拨她放下牵挂。

这份智慧与包容,让明兰心中涌起深深的感激。

告退时,老太太忽然道:“明儿,过几日广济寺有法会,你陪祖母去上柱香吧。”

明兰福身应下:“是。”

走出寿安堂,明兰深深吸了一口气。秋日的空气清冽,带着桂花的甜香。她心中的郁结似乎消散了许多。

祖母说得对,施恩不图报,方是真善良。她帮助顾廷烨,本是出于感恩和同情,何必时时挂念结果?如今知道他安然无恙,且有了新的前程,便该放下这份牵挂。

至于那些暗中往来的赠药赠银,就当是江湖中的一段善缘,过去了便该放下。

回到房中,明兰取出那枚木雕小马和平安符,在手中细细摩挲。这些物件见证了一段特殊的缘分,但也该到此为止了。

她将木雕小马和平安符仔细收进妆匣底层,轻声道:“江湖路远,各自珍重。”

晚间,明兰在日记中记下:“祖母点拨,施恩不图报;顾郎安好,前往边关;放下牵挂,各自珍重。”

笔尖停顿片刻,她又添上一句:“祖母智慧,明兰感念。”

是啊,有这样一位智慧而包容的祖母,是她的福气。祖母看破不说破,既保全她的颜面,又给予恰当的引导。这份处世智慧,值得她终身学习。

夜色渐深,明兰吹熄烛火,安然入睡。这一次,她不再辗转反侧,而是睡得格外香甜。

梦中不再是顾廷烨的身影,而是广济寺的袅袅香烟,和祖母慈祥的笑容。

次日清晨,明兰醒来时,觉得心胸格外开阔。她照常读书习字,打理庶务,神态间恢复了往日的沉静从容。

小桃察觉到她的变化,好奇地问:“姑娘今日似乎心情很好?”

明兰微微一笑:“秋高气爽,自是令人心旷神怡。”

她不再刻意打听顾家的消息,也不再牵挂那个远赴边关的人。就像祖母说的,该有的回报,时机到了自然会有;不该有的,强求反而徒增烦恼。

府中的日子依旧平静。王氏管家越发得力,将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林噙霜虽然心中不甘,但碍于长枫之事,暂时不敢生事。墨兰则整日闭门读书,似是憋着一股劲,要在才学上压过明兰。

这日,明兰正在房中绣花,忽听丫鬟来报,说是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来访。明兰心中一动,想起那日在广济寺听到的对话,不由多了几分警惕。

果然,吴大娘子见到明兰,格外热情:“许久不见,六姑娘出落得越发标致了。听说姑娘绣艺精湛,不知可否为我绣一方帕子?”

明兰谦逊道:“吴大娘子过奖了。明兰手艺粗浅,不敢献丑。”

吴大娘子却执意道:“姑娘不必过谦。徐老太太寿宴上那幅观音像,我可是亲眼所见,当真巧夺天工。”她说着,压低声音,“不瞒姑娘,我是想求姑娘绣一幅送进宫中去。贵妃娘娘最爱精致的绣品,若是得了姑娘的绣品,必定欢喜。”

明兰心中警铃大作。吴大娘子这般热情,果然别有目的。她若是答应了,日后难免要与宫中牵扯;若是不答应,又恐得罪人。

正为难时,忽听祖母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什么绣品要送进宫中去?”

明兰如蒙大赦,忙起身相迎。老太太走进来,目光扫过吴大娘子,淡淡道:“吴大娘子真是有心了。只是明兰年纪尚小,手艺稚嫩,不敢污了贵妃娘娘的眼。”

吴大娘子忙道:“老夫人过谦了...”

老太太却不容她多说:“宫中的事,我们盛家不敢高攀。吴大娘子若是想要绣品,老身让房妈妈找几个绣娘为你绣便是。”

话说得客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吴大娘子碰了个软钉子,只得悻悻作罢。

送走吴大娘子后,老太太对明兰道:“看见没有?这京城之中,处处是算计。今日求你绣品,明日就可能将你卷入是非之中。”

明兰郑重道:“明兰明白。多谢祖母解围。”

老太太颔首:“你明白就好。记住祖母的话:藏拙守愚,方是长久之计。”

明兰深深福身:“明兰谨记祖母教诲。”

望着祖母离去的背影,明兰心中充满感激。有这样一位智慧的长者指引,是她的幸运。而她要做的,就是谨记教诲,在这深宅大院中安稳度日。

窗外,秋阳正好。明兰拿起绣活,针线在指尖穿梭,心境格外平和。

那个远赴边关的人,就让他成为记忆中的一段插曲吧。江湖路远,各自珍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