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 第135章 巴基斯坦 清真为主

飞机降落在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时,午后的阳光裹着热浪扑面而来,史国栋捏着西装口袋里皱巴巴的清真食品认证文件,额角的汗还是把浅灰色衬衫洇出了一小片印子。

接机的当地翻译阿卜杜勒举着“川渝味道”的纸牌,见他出来立刻快步迎上前,开口却是带着乌尔都语腔调的四川话:“史总,巴希尔酋长在‘新月清真餐厅’等您,他特意交代,要先尝哈你们的火锅‘辣’够不够劲,要是不辣,这合作的事儿就先搁一搁。”

史国栋愣了愣,随即扯了扯衣领笑出声:“要得!让酋长晓得,咱川渝人的辣,不是纸上谈兵吹出来的。”

他转头让马助理把装着预制菜样品的保温箱抱紧,自己则把认证文件仔细叠好,塞进内侧口袋——这文件是团队在巴基斯坦跑了半个月才拿到的,要是因为“辣度”卡了壳,之前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车队穿过卡拉奇喧闹的街道,路边的小吃摊飘着浓郁的咖喱香,穿长袍的商贩推着小车叫卖,偶尔能看见裹着头巾的妇女提着藤编菜篮匆匆走过。

阿卜杜勒突然压低声音,用手肘碰了碰史国栋:“史总,您可别小看巴希尔酋长,他管着卡拉奇东部的商户许可,前阵子有家土耳其餐厅没跟他打招呼就开店,结果开业三天就被举报‘清真流程不合格’,直接关了门,到现在都没开起来。”

史国栋指尖轻轻敲了敲膝盖,没接话,只是示意司机开慢些,目光扫过路边挂着“清真认证”标识的店铺——他心里清楚,在巴基斯坦,“清真”不只是饮食标准,更是打开市场的钥匙,而巴希尔酋长,就是那把钥匙的掌管者。

到了新月清真餐厅,巴希尔酋长已经坐在包厢里,一身雪白的传统长袍,袖口和领口绣着暗金色花纹,手指上的蓝宝石戒指在灯光下晃得人眼晕。

他没起身,只是抬了抬下巴,指了指桌上的空瓷碗:“史先生,我在拉合尔吃过印度火锅,那辣度跟糖水似的。今天我要特辣——比我们本地的‘那伽辣椒’还辣,你敢拿出来,我们再谈开店的事。”

史国栋心里松了口气——出发前团队特意调研过,巴基斯坦人嗜辣,尤其是南部地区,那伽辣椒的辣度虽高,却比不上四川的七星椒。

他示意马助理打开保温箱,拿出提前在巴基斯坦研制的清真麻辣底料,又取出封装好的预制羊肉卷:“酋长,您放心,这底料用的是本地红辣椒和四川七星椒按3:1配的,加了十三香、草果这些清真香料,没放一点猪油。这羊肉卷是旁遮普牧场直供的,冻鲜技术能锁鲜三个月,下锅涮十秒,跟现切的没差。”

旁边的厨师立刻支起小火锅,倒上底料加水煮沸,红油翻滚时,一股辛辣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巴希尔酋长的眉头皱了皱,伸手拿起筷子:“预制菜?我听说中国餐厅都讲究现做,你这预制菜,是不是怕我们这边食材不够好?”

“不是怕,是为了省成本、保味道,”史国栋递过一双竹筷,“巴基斯坦很多城市物流不方便,现做的话,蔬菜和肉容易坏,价格也得往上提。预制菜能把成本降三成,到时候普通老百姓也吃得起。您先尝尝,要是觉得味道差,我今天就订机票回中国。”

巴希尔酋长夹起一筷子羊肉,放进红油锅里涮了几秒,塞进嘴里。

起初他表情平静,嚼了两口后,额头的汗珠突然冒了出来,他拿起旁边的冰水猛灌了两口,却又拍着桌子笑了:“好辣!够味!比我去年在德黑兰吃的波斯辣菜还够劲!”

他顿了顿,突然收起笑容,“但我有个问题——卡拉奇东部偶尔有‘那些人’(指叛乱分子)闹事,前阵子有家超市被抢了,你在这儿开店,要是他们来砸场子,你怎么办?”

史国栋早有准备,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合作方案:“酋长,我想跟您合作。您帮我们协调当地警局和部落关系,我们的预制菜供应链可以优先给您旗下的二十家清真超市供货,而且餐厅每月的利润,我们分您两成。您看怎么样?”

巴希尔酋长的手指在方案上敲了敲,突然抬头盯着史国栋:“史先生,你知道上个月印度的餐厅在拉合尔被砸了吗?他们也是说要做清真食品,结果被人查出用了非清真的油。你们中国人,能保证永远不出错?”

“我用中国人的信誉保证,”史国栋身子前倾,“我们在巴基斯坦专门请了三位清真牧师,每天盯着食材采购和加工,每一批预制菜都要盖清真章才能出厂。要是出了一点问题,您随时可以封我的店,我一分钱都不带走。”

包厢里沉默了半分钟,巴希尔酋长突然拿起笔,在方案上签了字:“明天我让秘书给你送商户许可。但是史先生,你记住——在巴基斯坦,‘清真’这两个字比生命还重要,要是出了岔子,我第一个找你。”

卡拉奇的第一家店开业后,生意火得超出预期,每天都要排队到晚上十点。开店的消息传出去没几天,伊斯兰堡的军方后勤官卡里姆少校就找上了门。

那天史国栋正在餐厅检查预制菜的包装,卡里姆少校穿着笔挺的军装,肩上扛着两星肩章,径直走到他面前:“史总,我们听说你们的预制菜安全又好吃,想采购一批给边境的士兵封山期当主菜。”

史国栋心里一喜——军供订单不仅能赚钱,还能打响品牌名声。

可他刚要答应,旁边的阿卜杜勒突然拉了拉他的衣角。

等卡里姆少校走后,阿卜杜勒才急得直跺脚:“史总,您怎么敢随便应啊!军方采购要过三道检测,而且之前有家埃及公司用过期鸡肉充数,现在军方对外国供应商特别严,只要出一点错,就会被列入黑名单!”

果然,第二天军方就派了检测团队来,从底料到预制菜,每一样都取样带走。

三天后,卡里姆少校再次上门,手里拿着检测报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史总,你们的牛肉预制菜里,检测出了微量酒精成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清真食品绝对不能有酒精,要是传出去,你们的餐厅会被民众砸掉的!”

史国栋心里咯噔一下,立刻让人把研发团队的小张叫过来。小张拿着检测报告,脸都白了:“史总,是我们的错!之前在国内做牛肉酱时加了料酒去腥,来巴基斯坦后换了配方,用柠檬汁代替料酒,但有一批原料没清干净,混进去了……”

卡里姆少校皱着眉,手指在桌上敲得咚咚响:“史先生,我知道中巴是朋友,我也想跟你们合作。但士兵们都是穆斯林,要是吃了不清真的东西,会影响士气的。”

史国栋深吸一口气,走到卡里姆少校面前:“少校,我保证,今天之内把所有有问题的预制菜全部销毁,明天重新送一批样品来检测。而且,我们愿意免费给军方提供一个月的试吃,每天送两百份,直到你们满意为止。”他顿了顿,“要是这次还不合格,我亲自去边境给士兵们道歉。”

卡里姆少校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沉默了一会儿:“好,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但史先生,这是最后一次。”

那三天,史国栋几乎没合眼,盯着研发团队重新调配底料,又亲自去旁遮普牧场挑选牛肉,每一步都让清真牧师在场监督。等重新送样检测时,卡里姆少校看着合格的报告,终于露出了笑容:“史总,你们中国人的认真,我服了。这批军供订单,就给你们了,先订五千份!”

消息传到巴希尔酋长耳朵里,他特意从卡拉奇开车来伊斯兰堡,拍着史国栋的肩膀笑:“史先生,你可真行!连军方都信你,以后卡拉奇的店,我帮你盯着,谁要是敢闹事,我让部落的人收拾他!”

开店第六个月,史国栋的“川渝味道”已经在巴基斯坦开了67家店,成了当地最高档的火锅餐厅。

那天他站在伊斯兰堡新店的门口,看着店里满座的客人,有穿着军装的士兵,有戴着头巾的妇女,还有放学后来吃火锅的学生。

阿卜杜勒端来一碗刚煮好的火锅,笑着说:“史总,尝尝?这是我们新研制的清真番茄底料,很多巴基斯坦人都说,比麻辣的还好吃呢!”

史国栋夹起一筷子蔬菜,放进番茄锅里,入口时,酸甜的味道里带着一丝暖意。

他知道,这只是川渝味道在南亚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挑战,但只要守住“清真”和“味道”这两条线,就一定能把中国的火锅,带到更多巴基斯坦人的餐桌上。

伊斯兰堡的军供订单刚落地,史国栋就把目光投向了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

可刚带着团队抵达拉合尔,当地警察局长伊姆兰就给了他一盆冷水。

在警局的办公室里,伊姆兰指着墙上的地图,用马克笔圈出一片红色区域:“史总,拉合尔西部靠近印巴边境,有叛乱分子活动,上个月有家粮食超市被他们抢了三次,你们要在这边开店,风险太大。”

阿卜杜勒在旁边急得直搓手,转头对史国栋说:“史总,要不咱先放弃西部?就在东部开店,那边安全得很。”

史国栋却指着地图上的红色区域:“东部的商圈已经有三家本地餐厅了,我们要进去就得打价格战。西部虽然乱,但人口密集,而且没人敢在那儿开连锁餐厅,这是机会。”他顿了顿,“你帮我找个能跟叛乱分子搭上话的人,我要跟他们谈。”

阿卜杜勒想了半天,终于想起一个人:“伊克巴尔长老!他是西部最大的普什图部落长老,跟叛乱分子的头目马赫穆德是远亲,或许能帮上忙。”

两天后,在伊克巴尔长老的安排下,史国栋在拉合尔郊区的一个废弃仓库里见到了马赫穆德。

对方穿着迷彩服,腰间别着一把手枪,身后跟着两个端着步枪的随从,眼神里满是警惕:“史先生,我知道你在卡拉奇和伊斯兰堡做得很大,但在我这里,规矩得听我的。想开店,就得交‘保护费’,每月五万卢比,少一分都不行。”

史国栋没慌,从包里拿出一份预制菜清单和样品:“马赫穆德先生,五万卢比我可以给,但我有个更好的提议。我每月给你们提供五百份预制菜,有牛肉、鸡肉、蔬菜,都是清真的,保质期长,你们的人随时能吃。作为交换,你们要保证我的餐厅不被骚扰,也不能让其他人在我店附近闹事。”

马赫穆德愣了愣,拿起预制菜样品看了看:“你觉得我缺这点吃的?”

“你不缺,但你的兄弟们缺,”史国栋直视着他的眼睛,“我听说你们经常要躲在山里,食物都是过期的罐头,很多人吃了会拉肚子。我的预制菜安全、干净,还能加热即食,比罐头强多了。而且,我可以跟你签协议,只要你们守规矩,我就一直给你们供货。”

旁边的伊克巴尔长老也帮腔:“马赫穆德,史先生是真心想合作,不是来骗你的。他的预制菜连军方都在吃,肯定没问题。”

马赫穆德沉默了很久,突然笑了:“你们中国人很聪明,不像那些外国人,只会用枪说话。行,我答应你。但要是你敢断供,我会让你的餐厅变成废墟。”

就这样,拉合尔西部的第一家店顺利开业。开业那天,马赫穆德居然派了两个随从过来帮忙维持秩序,还特意叮嘱周围的商贩:“这是史先生的店,谁要是敢捣乱,就是跟我过不去。”

可没过多久,新的麻烦又找上门了。当地的一家本地餐厅老板哈米德,因为嫉妒“川渝味道”的生意,偷偷举报说店里的预制菜用了非清真的原料。

消息传出去后,一群民众围在店门口抗议,要求史国栋出示清真证明。

史国栋正着急时,巴希尔酋长突然从卡拉奇赶了过来。他手里拿着清真牧师出具的证明,站在店门口的高台上,用乌尔都语大声喊:“大家听着!史先生的餐厅每天都有三位清真牧师监督,所有食材都是清真的!我以巴希尔家族的名义担保,要是有假,我愿意赔偿所有人的损失!”

哈米德躲在人群里,想偷偷溜走,却被马赫穆德的随从抓了出来。

马赫穆德看着他,冷笑一声:“你想破坏史先生的店?也不问问我同不同意。”哈米德吓得连连求饶,最后不仅公开道歉,还赔偿了餐厅的损失。

解决了麻烦后,巴希尔酋长拍着史国栋的肩膀:“史先生,你现在可是巴基斯坦的‘火锅英雄’了!我昨天去拉合尔的市场,连卖菜的大妈都在说,中国火锅好吃又干净。”

史国栋笑着递给他一碗刚煮好的火锅:“这是我们新研发的清真咖喱底料,特意加了本地的香料,你尝尝。”

巴希尔酋长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好吃!比印度咖喱还香!史先生,你要不要考虑把预制菜卖到西亚去?我有个朋友在伊朗做食品生意,能帮你牵线。”

史国栋心里一动——之前他就打算以巴基斯坦为跳板,进军西亚市场。

他立刻拿出纸笔,跟巴希尔酋长商量起来:“要是能进伊朗,我们得先调整底料的口味,伊朗人虽然也吃辣,但更喜欢酸甜口……”

就在这时,阿卜杜勒拿着手机跑过来,兴奋地喊:“史总!好消息!卡里姆少校刚才打电话说,军方想跟我们长期合作,还要把我们的预制菜列入军供常规采购清单!”

史国栋接过手机,听到卡里姆少校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史总,士兵们都很喜欢你们的预制菜,尤其是麻辣牛肉味的。以后每个月,我们都要订十万份!”

挂了电话,史国栋看着店里满座的客人,心里满是感慨。从卡拉奇的“辣度考验”,到伊斯兰堡的“信任危机”,再到拉合尔的“博弈”,这六个月来的辛苦,在这一刻都有了回报。

傍晚时分,史国栋站在餐厅门口,看着夕阳下飘扬的中巴两国国旗,阿卜杜勒递过来一杯巴基斯坦的奶茶:“史总,接下来我们要开第68家店了,你想选在哪里?”

史国栋喝了一口奶茶,笑着说:“先去白沙瓦看看,听说那里的人也很能吃辣。等在巴基斯坦站稳了脚跟,我们就把川渝味道,带到更多的国家去。”

远处的街道上,几个穿着校服的巴基斯坦孩子,正围着“川渝味道”的招牌讨论着,脸上满是期待。

史国栋知道,这碗麻辣清真的火锅,不仅连接了中巴的味道,更连接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