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 第112章 南方六州 先拓三州

史国栋的指尖在北美地图上停顿,密西西比河的蓝线刚漫过中部五州的标记,南岸六州的轮廓便在灯光下浮出。

他抬眼看向站在对面的约瑟夫,这位金发碧眼的区域总监刚结束上密西西比河谷的拓张,牛仔靴上还沾着中西部的尘土。

“南方六州,先啃肯塔基、田纳西、阿肯色。”史国栋把红笔递给约瑟夫,“你带的团队熟门熟路,这三个州的直营店月报我看过,基础够扎实。”

约瑟夫在三个州名上画圈,钢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路易斯维尔的店上个月翻台率破了纪录,纳什维尔的夜场排队能绕半条街,小石城的学生客群黏性很高。

”他忽然笑了,“不过员工说,阿肯色人第一次吃脑花时,表情像见了外星人。”

史国栋靠在椅背上轻笑:“所以才要预先打点。你去调三家店的原始报告,重点看三点:当地人能接受多麻的锅底,周末和工作日的客流差多少,还有他们对‘鱼羊鲜’里‘羊’的接受度。”

他顿了顿,“下周让各店把供应商名单整理出来,新拓的店必须用现成渠道,最多四十五天,我要看到第一家新店开业。”

约瑟夫起身时,瞥见墙角的落地钟指向五点。窗外的纽约正落着雨,他忽然想起路易斯维尔直营店的店长在视频里说的话:“这儿的人吃炸鸡要蘸蜂蜜,但吃火锅时,能把小米辣当零食嚼。”

路易斯维尔的晨雾裹着炸鸡的香味,约瑟夫站在第四街的红砖建筑前。这栋百年老楼的玻璃上刚贴好“川渝味道”的招牌,红底金字在雾里透着暖光。

区域经理张磊举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屏幕上是老店近半年的销售数据。

“牛油锅占比68%,青花椒锅上个月刚上就冲到23%。”张磊指着折线图,“我们按史总的意思测了辣度,本地客能接受‘重庆中辣’,但对牛油的厚重感需要适应,所以新锅减了15%的油脂。”

他转身指向街对面的UpS总部,“那边的白领爱点午餐外卖,我们设计了‘商务快涮套餐’,毛肚黄喉提前烫到八成熟,到店就能吃。”

约瑟夫推开虚掩的店门,装修工人正在挂吊灯。黄铜灯座缠着红绸带,映得墙上的壁画发亮——画里张飞举着筷子,面前的火锅冒着热气,旁边题着“壮士且慢,先涮毛肚”。

“装修队从达拉斯调的?”他摸了摸壁画边缘,“排烟管得再检查,美国人不喜欢身上带火锅味。”

“早弄好了。”张磊拉开吊顶的检修口,露出银灰色的管道,“跟本地的 hVAc 公司合作改的,抽力比老店强三成。

采购也顺了,菜籽油厂签了专供协议,四川来的藤椒走空运,三天到港,比以前省了两天。”他忽然压低声音,“昨天有个黑人牧师来问,能不能在周日做‘教堂团餐’,他们想试试‘没有猪肉的火锅’。”

约瑟夫在笔记本上记下:“加个‘清真锅底’,用鸡油代替牛油。再联系教会,捐一批印着火锅店logo的围裙,让他们做礼拜时能看见。”

他看了眼表,“试营业定在周五,让员工提前练熟‘辣度推荐话术’,就说‘我们的微辣,相当于你们的炸鸡蘸辣酱’。”

纳什维尔的雨下得绵密,约瑟夫踩着积水冲进第六大道的新店。装修工人正往墙上钉霓虹灯牌,“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几个字衬着吉他图案,在阴雨天里闪得格外亮。

他掏出手机给史国栋打视频,镜头扫过店内的壁画——关羽单骑赴会,桌上摆着火锅,旁边的周仓正弹着吉他。

“装修队是休斯顿的老人马,知道怎么在木梁上装排烟管。”

约瑟夫对着镜头比划,“老店的数据显示,周五到周日的晚市客流是平日的两倍,我们加了四个灶台,还请了个乡村歌手驻唱,他答应把《田纳西华尔兹》改成《火锅华尔兹》。”

他翻出笔记本,“当地人爱喝甜茶解辣,但我们调的咸口老鹰茶,销量已经超过可乐了。”

史国栋在视频那头笑:“要让他们知道中国菜不止有左宗棠鸡。”他忽然想起什么,“纳什维尔的音乐季下个月开始,游客会多三成,备足一次性围裙和打包盒,印上‘听过歌,吃过锅,才算来过纳什维尔’。”

约瑟夫走到后厨,厨师长正调试新锅底。青花椒在滚水里翻腾,香气混着窗外的雨声漫开来。“试了十次才定的比例,比四川的淡两成,加了本地的柠檬汁。”

厨师长艾克舀了一勺汤,“昨天有个写歌词的来试吃,说这味道像‘带刺的玫瑰’,要写首歌给我们。”

“让他写。”约瑟夫掏出录音笔,“录下来放店里当背景音乐,比花钱打广告强。对了,招工的事,留学生够不够?”

“三个会中文的,两个会说粤语的,还雇了个会跳踢踏舞的服务员,准备搞‘火锅伴舞’。”

约瑟夫对着镜头举了举菜单,“新增了‘鲶鱼三吃’,密西西比河的鲶鱼,切片涮锅、剁馅做丸、熬汤打底,昨天试卖就卖了五十份。”

阿肯色州小石城的秋阳透过银杏叶,在阿肯色大学的红砖墙上洒下光斑。约瑟夫站在学生公寓楼下的新店前,店长王芳正指挥员工挂横幅:“期末不挂科,全靠这锅辣”。玻璃门后,几个穿卫衣的学生正对着菜单拍照,手机闪光灯亮成一片。

“上周搞了‘转发朋友圈送毛肚’,加了八百个微信好友。”王芳递过平板,后台的外卖订单密密麻麻,“学生们爱点‘一人食小锅’,我们跟本地配送平台合作,包装上印着‘吃完火锅不挂科’,订单量比老店刚开时涨了六成。”

她指着自动上菜柜,“里面全是四川的辣条,学生说吃完火锅再嚼两根,复习到凌晨都不困。”

约瑟夫走进店里,墙上贴满了学生的涂鸦:“毛肚是学霸,黄喉是学神”“感谢川渝味道,让我微积分考了90”。

他拿起菜单,发现“学生套餐”里除了常规菜品,还多了“脑花补脑”“鸭血养血”的备注。“这是谁想的?”

“历史系的教授出的主意。”王芳笑着说,“他说中国有‘以形补形’的说法,学生们觉得好玩,点单率提高了三成。我们还跟学生会合作,搞‘火锅辩论赛’,赢的队免单,上周辩的是‘番茄锅该不该加辣’,视频在校园网上火了。”

约瑟夫翻开采购记录,本地农场的羊肉卷供应稳定,连四川的藕片都找到了从加州转运的渠道。“菜价怎么样?”

“比路易斯维尔便宜15%,毕竟是农业州。”王芳指着账本,“我们跟农场签了‘多退少补’协议,保证每天的蔬菜都是新鲜的。对了,下周有个‘家长开放日’,我们准备推出‘家庭共享锅’,送六个小料碟,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吃。”

肯塔基州的试营业日,路易斯维尔的市长带着电视台记者来了。剪彩时,舞狮队的锣鼓声震得玻璃发颤,穿旗袍的服务员端着试吃盘穿梭,一个络腮胡大叔咬了口毛肚,辣得直吸气,却举着大拇指喊:“better than fried chicken!”

张磊在后台盯着屏幕,开业两小时翻了四台,收银机的“叮咚”声没停过。“史总在视频里吗?”他对着对讲机喊,“那个牧师带了二十个教友来,点的全是清真锅,说要给上帝证明,辣也是一种祝福!”

田纳西州的开业恰逢乡村音乐 festival,纳什维尔的新店前排起长队。林薇站在二楼,看着穿牛仔靴的年轻人举着手机拍视频,有人举着“我爱毛肚”的灯牌跳街舞。

驻唱歌手抱着吉他唱着改编的《火锅歌》:“纳什维尔的夜,火锅在沸腾,你的笑比辣椒还红……”她给史国栋发消息:“网红造势太管用了,那个美妆博主的探店视频,播放量已经破两百万。”

阿肯色州的新店更热闹。学生们举着“开业大吉”的牌子,有人用吉他弹着《火锅版小苹果》。

王芳忙着给排队的人发冰粉,忽然看见校长带着几个教授走来,赶紧迎上去:“李教授,您预定的‘学霸包厢’留好了,特地带了四川的老鹰茶,解辣又醒脑。”

史国栋在纽约的办公室里,看着三地传来的实时数据,嘴角忍不住上扬。肯塔基的商务套餐成了企业团餐首选,田纳西的夜场翻台率破了纪录,阿肯色的学生客群稳定增长。

他拿起笔,在东南亚地图上圈出曼谷三个点,旁边批注:“复制三州经验,先建总店,再拓全局。”

会议室的百叶窗漏进阳光,史国栋把东南亚地图推到李秘书长和林薇面前。曼谷、吉隆坡、雅加达的位置上,已经用红笔标了星号。“美国这三个州的经验证明,预先打点能少走弯路。”他敲着曼谷的标记,“东南亚不搞遍地开花,每个国家先开一家旗舰总店,任务是收集情报、理顺渠道。”

李秘书长翻开文件:“越南胡志明市的老店数据显示,当地人爱用柠檬草调味,对牛肉的接受度比羊肉高;新加坡的租金是东南亚最高的,得走高端路线,主推海鲜火锅;印尼雅加达的穆斯林多,必须严格遵守清真标准,连厨师都得雇穆斯林。”

林薇补充道:“供应链是个问题。东南亚的食材分散,最好自己建中央厨房。招工也得注意,得雇会中文、英文和当地语言的,我们联系了华人商会,他们说能帮忙推荐人。”她忽然想起什么,“泰国的宋干节快到了,到时候搞‘泼水节吃火锅’,肯定能火。”

史国栋点头:“总店每月要交专项报告,内容包括:当地食材价格波动、租金涨幅、消费习惯变化,甚至是节日习俗。比如马来西亚的开斋节,就得推出‘斋月特惠套餐’。”他看向林薇,“装修要融合当地特色,曼谷的店加佛塔元素,吉隆坡的用娘惹花纹,雅加达的搞皮影戏装饰。”

李秘书长速记的笔停了停:“网红造势怎么弄?东南亚的社交平台跟美国不一样。”

“找当地的头部博主。”史国栋打开手机,“泰国的那个美妆博主有两千万粉丝,请她来探店;马来西亚的歌手爱直播,让她在店里唱改编的火锅歌;印尼的网红爱拍搞笑视频,就设计个‘吃火锅被辣哭’的段子。”

会议结束时,夕阳正把云层染成金红。约瑟夫收拾文件时说:“美国这三个州的拓张,从选址到开业平均42天,比中部五州快18天,全靠前期的直营店打基础。”

史国栋望着窗外,纽约的霓虹灯次第亮起。他想起路易斯维尔那个咬毛肚的大叔,纳什维尔唱歌的牛仔,小石城举着横幅的学生。“

中国美食走出去,不只是卖味道。”他在地图上写下“夯实基础”四个字,“等欧美拓完,东南亚就是下一站。到时候,让那边的人也知道,火锅里煮的不只是食材,还有中国人的精气神。”

肯塔基州的雪落了整夜,张磊在总店的后厨核对库存。冰柜里的羊肉卷码得整整齐齐,货架上的豆瓣酱贴着“四川直供”的标签。“史总刚发消息,下个月要在列克星敦开分店。”他对采购员说,“跟菜籽油厂谈谈,能不能再降两个点,我们保证每月至少订五十桶。”

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正筹备圣诞活动,约瑟夫对着设计图修改方案:“圣诞夜搞‘火鸡火锅’,把火鸡肉切片当涮品,虾滑做成姜饼人形状。广告已经嵌进当地的圣诞歌单,每小时播一次:‘今年圣诞不吃火鸡,要吃川渝味道的毛肚’。”

阿肯色州的小石城迎来了期末考试周,王芳在店里贴满了红纸条。“学生们组团来吃‘学霸套餐’,我们送定制书签,上面写着‘毛肚补大脑,黄喉提分高’。”她笑着说,“昨天有个教授来谢我们,说他学生的平均分比上学期高了十分,问能不能给教师搞个‘教研火锅局’。”

史国栋在纽约看着三州的月报,约瑟夫发来的视频里,路易斯维尔的新店已经开始盈利,纳什维尔的夜场需要排队等位,小石城的学生客群稳定到连寒暑假都不愁客流。

他拿起笔,在东南亚的计划上添了一句:“复制美国三州的‘四步拓张法’——选址靠数据,菜品本地化,装修融特色,营销借网红。”

落地钟敲响时,窗外的纽约飘起了雪。史国栋忽然想起刚创业时,在四川的小店里,一个老人说的话:“做火锅,得先搞懂客人的口味,再考虑味道方面。”现在,这句话正隔着太平洋,在肯塔基、田纳西、阿肯色的火锅店里,正冒着热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