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189章 土司兴农商

一个山寨的崛起 第189章 土司兴农商

作者:善良的黑暗骑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09:59:13

西南的晨雾还没漫过吊脚楼的栏杆,孟土司的织布工坊就已响起“哐当”声。二十台北境织机并排而立,像列小型火车,苗族织女们踩着踏板,木梭在经线间飞窜,织出的细布带着淡淡的铜光泽——那是丝线里掺了土司府铜矿的铜丝,又挺括又耐磨,刚运到中原就被布商抢空。

“阿爸,这是这个月的账!”孟阿依掀开门帘走进来,她刚从中央学堂毕业,靛蓝色的学生制服上还别着校徽,手里捧着本账本,封皮上印着“孟氏织布工坊”。“中原商号又订了五百匹,预付的银元在票号存着,能换三十车新粮种。”

孟土司蹲在织机旁,手指抚过布面的暗纹——那是阿依设计的苗族图腾,以前只绣在嫁衣上,现在织进细布里,竟成了中原贵妇追捧的花样。他想起三年前,断云军送来第一台织机时,寨老们还嘀咕“汉人玩意儿学不得”,可现在,工坊的粮仓堆得比土司府还高,连山那边的黑彝部落都派人来学织布。

“这铁家伙真比手织强?”有个刚从山外嫁来的彝族媳妇,手里还攥着传统的腰机,看着织机转得飞快,眼睛瞪得溜圆。她以前三天才能织一尺布,刚才试着踩了踩北境织机,半个时辰就织出半匹,布面比手织的还匀净。

“不光快,还能换枪。”孟土司拿起匹细布,对着光看,铜丝在布纹里闪着微光,“上个月用这批布换的二十支步枪,让黑彝再也不敢抢咱们的铜矿了。”他想起年轻时,部落里的铜器只能换些粗盐,奸商总说“铜矿里没金子”,压得价低得离谱,现在有了阿依带回来的新物件,那些猫腻再也藏不住了。

说话间,阿依从皮箱里取出个黄铜匣子,打开来,里面是台带着镜片的仪器,底座刻着“矿石分析仪”。“爹,您看这个。”她从铜矿捡来块矿石,放在仪器的托盘上,转动旋钮,镜片里立刻显出串数字,“这铜矿含铜量七成五,还带三分金,以前奸商说‘只有五成铜’,每担至少坑咱们二两银子!”

孟土司凑过去看,镜片里的刻度清晰得像刻在石头上。他想起去年卖铜矿,商队的账房用小秤称矿石,指尖总在秤盘上抹来抹去,现在有了这仪器,称都不用称,看一眼就知道成色,那些想耍花样的奸商,脸都绿了。

“这比寨老的‘火试法’准多了!”守矿的老把头挤进来看热闹,他一辈子靠烧矿石看颜色辨成色,常被奸商糊弄,“上次有批高金沙矿,被他们说成‘废石’,用这玩意儿,他们再想坑人,门儿都没有!”

阿依笑着调试仪器:“中央学堂的先生说,这叫‘科学’,比老法子准十倍。以后咱们的铜矿按成色分级卖,好矿卖好价,再也不用吃暗亏。”她从包里掏出张图纸,“我还画了新的铜矿开采图,用北境的‘竖井法’,能多采三成矿石,还安全。”

孟土司看着图纸上的巷道设计,比部落世代相传的采矿路线图精密多了。他突然想起阿依刚去学堂时,自己还担心“汉人会教坏她”,现在女儿带回的不仅是仪器图纸,还有满脑子的“成本”“利润”,把织布工坊和铜矿打理得井井有条,连洛阳来的商队都竖大拇指。

正午的阳光穿过工坊的木窗,照在织好的细布上,像铺了层碎银。阿依指挥着伙计把布匹装上马车,准备运到铁路货站,那里有火车等着运往中原。“这批布掺了新炼的精铜丝,比上次的亮,商号说能多卖两成价。”她数着银元,“换回来的粮食够全寨吃半年,还能余出些买新织机。”

“买!”孟土司拍板,烟杆在靴底磕了磕,“再买五十台!让山那边的白族、彝族姐妹都来学,咱们建个‘西南织锦坊’,让中原人知道,咱们不光会打猎,还会织天底下最好的布!”

这话引得织女们一阵欢呼。有个苗族姑娘举起刚织好的布,上面用铜丝织着火车图案:“阿依姐说,等铁路修到咱们这儿,就能直接把布运到洛阳,不用再靠马队翻山了!”

阿依笑着点头,从包里拿出张铁路规划图:“先生说,西南铁路明年就动工,从成都府修到咱们铜矿,到时候矿石不用再用马驮,直接装火车运到北境冶炼,能多卖三成利。”她指着图上的铜矿标记,“我还在学堂学了‘矿石定价法’,以后按成分算钱,一分都不会少。”

孟土司看着女儿在图上比划,突然觉得,那些刻在铜器上的部落图腾,不如女儿眼里的光闪亮。他想起年轻时,部落之间为了块铜矿打得头破血流,赢了的不过多占几亩地;现在靠着织布、开矿,各部落合伙做生意,黑彝的汉子来工坊当护卫,白族的姑娘来学染色,赚的银子比抢来的多,还不用流血。

傍晚时分,火车的汽笛声从远处传来,那是运粮食的火车到了。寨民们扛着麻袋往粮仓搬,新粮种的麦香混着铜器的腥味,在空气里酿成种特别的味道。孟阿依拿着矿石分析仪,正给铜矿的把头们演示用法,镜片里的数字跳动着,像串会生银子的符咒。

孟土司蹲在粮仓顶上,看着夕阳把工坊的烟囱染成金红色,织机的“哐当”声、火车的汽笛声、姑娘们的笑声混在一起,比祭祀时的铜鼓声还让人踏实。他想起曹林去年送来的那句话:“山珍不如手艺,部落不如商机。”现在才算真懂了——以前靠刀枪守住的地盘,不如靠织布、开矿换来的民心安稳;刻在铜器上的族徽,不如印在商票上的信誉长久。

阿依爬上粮仓,递给他一块新炼的铜锭,亮得能照见人影:“爹,这是用新法子炼的,纯度九成九,中原的机器局说要订一千斤。”她指着远处的山,“等铁路通了,咱们把山那边的银矿也开了,织坊用银线,铜矿出铜器,日子肯定比现在还红火。”

孟土司接过铜锭,对着夕阳举起来,光芒刺得他眯起眼。他仿佛看见火车顺着铁轨爬过山来,车厢里装满了中原的布匹、西南的铜器,还有各族姑娘织的锦缎,一路叮叮当当,驶向一个再也不用分“你的部落”“我的地盘”的好日子。

夜幕降临时,织布工坊的灯还亮着,织机的“哐当”声伴着虫鸣,像首永远织不完的歌。孟土司知道,这歌声里,藏着比铜矿更宝贵的东西——那是西南各族人攥在一起的手心温度,是靠自己的手艺挣来的底气,是比任何盟约都牢固的,好日子的约定。

喜欢一个山寨的崛起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一个山寨的崛起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