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188章 士族归正途

一个山寨的崛起 第188章 士族归正途

作者:善良的黑暗骑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09:59:13

第193章:士族归正途

苏州商税总署的雕花木窗总开着半扇,风卷着运河的水汽进来,混着账册上的墨香,倒比顾府书房里的檀香更让人舒坦。顾砚秋坐在临窗的梨花木案前,指尖捻着枚断云银元,齿轮边缘的纹路在阳光下刻出细碎的影子,像在他手心里转着个小小的乾坤。

“顾先生,您再给瞧瞧?”棉布商李掌柜弓着腰,把账本推过来,纸页上的墨迹还没干透,“这趟发往杭州的货,算来算去都觉得亏,是不是哪里漏了?”

顾砚秋放下银元,拿起算盘噼啪一阵打。他的指法依旧利落,只是算盘珠子换了新的——以前在顾府算账,用的是象牙珠子,算的是“佃户欠租多少”“漕运过路费该涨几成”;现在这副红木算盘,算的是“一匹布的染料钱”“蒸汽船的运费”,每一笔都连着商户的生计,倒比当年算那些黑心钱时更用心。

“你看这里。”他指着账本上的“包装费”,“用竹筐代替木箱,每匹布能省两文钱,还轻便,火车装得多。再跟三家布商合伙雇船,运费平摊,又能省一成。”他在纸上画了个简易的成本表,“这样下来,每匹布至少多赚三文,一个月走千匹,就是三两银子,比你囤货等涨价稳妥。”

李掌柜拍着大腿直乐:“哎呀!还是先生有法子!以前总学那些士族老爷‘奇货可居’,去年囤了五百匹棉布,结果新布一到,旧布全砸手里,赔得我直想哭。”他瞅着顾砚秋鬓角的白发,突然想起半年前这还是个躲在密室里策划闹事的“顾族长”,如今却穿着半旧的棉布长衫,教他们这些小商户算“良心账”,忍不住感慨,“这世道变得真快。”

顾砚秋没接话,只是望着窗外运河上的蒸汽船。那船冒着白汽,正往码头卸北境来的煤,黑亮的煤块堆得像座小山——换在以前,这些煤早被顾家的人以“官价”强买去了,可现在,商户们排队进货,用银元结算,码头的账房先生拿着标准秤,一分一毫都不差。

他的指尖在算盘上顿了顿,想起去年被查抄的那十万两私银。那些银子藏在顾府地窖的陶罐里,裹着油布,却像裹着无数百姓的眼泪。有次他半夜去看,竟发现银子上凝着层薄薄的白霜,像极了佃户冬天冻裂的手背上结的痂。

“爹!”一声清亮的喊打断了他的思绪。顾明远背着个帆布包,大步流星地走进来,包上还沾着铁轨的锈迹,“苏杭铁路的杭州段勘测定了,我带了图纸来给您看!”

这孩子是顾砚秋最疼爱的小儿子,自幼饱读诗书,原是按“科举进士”的路子培养的,书案上摆的都是《制艺精编》。可自打去年跟着断云军的工程师学了铁路设计,竟把那些八股文扔了,整天抱着《机械原理》啃,指甲缝里总嵌着机油,倒比读圣贤书时更精神。

“你看这桥梁设计。”顾明远铺开图纸,上面用红笔标着桥梁的承重数据,“用您说的‘糯米灰浆掺铁砂’的法子加固桥墩,能扛住蒸汽火车的冲击力,比工部给的标准还结实三成。”他指着图上的弯道,“这里按十五度角设计,火车过弯时能省煤,跑一趟杭州能多运两箱棉布。”

顾砚秋凑近了看,图纸上的每一条线都画得笔直,力学公式写得工工整整,比他当年考秀才的文章还严谨。他突然想起明远十岁那年,背《论语》背得滚瓜烂熟,可问他“民为邦本”是什么意思,却只说“是圣人的话”;现在这孩子不用背经书,却用铁轨的弧度、桥梁的承重,实实在在地做着“利民”的事。

“这铁轨的榫卯,比八股文的对仗难多了吧?”顾砚秋拿起图纸边角的铅笔,那笔杆被磨得发亮,“当年你爷爷总说‘唯有读书高’,他要是看见你现在……”

“爷爷要是看见火车跑起来,肯定比中了状元还高兴。”顾明远笑着掏出个铁皮饭盒,里面是两个白面馒头,“早上在工地吃了一个,这个给您。铁路上的伙夫用新粮种磨的面,您尝尝,比咱家粮囤里的细。”

顾砚秋接过馒头,指尖触到温热的面,突然想起去年顾府粮仓被打开时,百姓们哄抢粮食的样子。那时他躲在屏风后,听见有人骂“顾家的米里全是沙子”,心里又羞又愧;现在这馒头是铁路工人分给他的,面白得像雪,咬一口,带着新麦的甜香。

“明远,”他把银元塞进儿子的帆布包,“这银子你收着,买支新铅笔。当年爹总觉得,士族的体面在科举榜上,现在才明白,体面是在百姓眼里——你设计的铁路能让他们少跑腿、多赚钱,这比任何功名都金贵。”

顾明远的脸红了,把银元揣进怀里,那里还躺着块磨得光滑的铁轨碎片:“等苏杭铁路通了,第一趟火车就让商户们免费坐,运他们的布去杭州,让大家都尝尝铁路的好。”

正说着,商税总署的主事匆匆进来,手里举着张报表,声音里带着喜气:“顾先生!这月江南商税比去年多了三成!苏杭段铁路刚铺了一半,棉布、茶叶的流通就快了三成,商户们都说,这税交得值!”

顾砚秋看着报表上的数字,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顾家靠垄断漕运,一年就能贪墨十万两,可那时百姓提起顾家,眼神像淬了冰;现在他帮着商户算清成本,赚的不过是每月五两银子的顾问俸禄,走在街上,却有卖花姑娘笑着递过来一朵栀子花,说“顾先生帮咱算清了账,这花送您”。

窗外的蒸汽船鸣响了汽笛,运河上的货船排着队,等着靠岸装卸货物。李掌柜正忙着给各地发报价单,笔尖在纸上写着“薄利多销,诚信为本”;顾明远收拾好图纸,要赶去工地看桥墩浇筑,帆布包上的铁轨锈迹在阳光下闪着光;顾砚秋翻开新到的《南洋商路图》,研究着如何把江南的丝绸通过蒸汽船运到吕宋,账册的空白处,他提笔写下:“士族的正途,在铁轨上,在账本里,在百姓的笑脸上。”

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动着账册的纸页,发出沙沙的响,像在应和着远处火车碾过铁轨的“哐当”声——那声音,比任何科举放榜的鼓乐都动听,因为它踏在实地上,通向烟火气里的好日子。

喜欢一个山寨的崛起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一个山寨的崛起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