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盆地的夏季攻势,如同一场摧枯拉朽的钢铁风暴,席卷了整个晋中平原。当最后一面膏药旗从文水县城的城楼上被扯下,取而代之以一面崭新的八一军旗时,标志着这场历时半个月的、席卷数百里的大反攻,取得了决定性的、辉煌的胜利。
整个根据地,都沉浸在了一片巨大的、前所未有的狂欢之中。
然而,就在这场胜利的狂欢进行到最**的时候,一份来自旅部教导营的、看似不起眼的统计报告,却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林啸天和所有高级指挥官的头上。
“旅长,政委,”新任的教导营营长赵志国,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他那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了与胜利气氛格格不入的凝重和忧虑,“这是我们对此次攻势中,新兵和基层干部伤亡情况的初步分析报告。”
他将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报告,递到了林啸天和刘政委的面前。
“我不想跟你们念那些冰冷的数字。”赵志国的声音,带着一丝沉痛,“我只说结论——在这次攻势中,我们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伤亡,都集中在新兵连和刚刚从教导营毕业的基层干部身上!”
“而导致他们伤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勇敢,不是因为他们怕死!恰恰相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因为太勇敢,而白白牺牲的!”
“有的排长,看不懂地图,带着整个排,一头扎进了鬼子的火力包围圈!” “有的班长,不认识命令上的字,错误地理解了攻击时间,导致整个侧翼提前暴露!” “更有甚者,我们很多新兵,连自己手里步枪的标尺都不会用,连最基本的战场急救包扎都不会!受了点轻伤,就因为处理不当,感染恶化,最后死在了后送的路上!”
“同志们!”赵志国的声音,陡然提高,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在每一个沾沾自喜的指挥官心上,“我们的胜利,是用无数年轻的、本不该牺牲的生命,换来的!这是一场惨胜!是一场值得我们所有人,深刻反思的惨胜!”
整个作战室,死一般的寂静。 刚刚还洋溢着的、胜利的喜悦,在这一份血淋淋的报告面前,被冲刷得一干二净。 王虎、陈庚这些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悍将,此刻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只看到了胜利,却忽略了胜利背后,那触目惊心的代价。
“我……我有责任。”王虎第一个站了起来,他那张黝黑的脸上,写满了自责,“是我……是我太心急了,把那帮新兵蛋子,还没练利索,就拉上了战场……”
“不,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林啸天缓缓地站起身,他拿起那份报告,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针,扎在他的心上,“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是我,这个做旅长的,最大的失职。”
“我们给了他们最好的武器,教给了他们最强的战术。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
他缓缓地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那座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城市。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胜利的旗帜,更有那些在街头巷尾,眼神依旧带着一丝麻木和愚昧的百姓,和那些在战火中失去了父母,对未来充满了迷茫的孤儿。
“政委,”他缓缓地开口,声音,前所未有的深沉,“我们解放了一片土地。但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地解放这里的人。”
“我们打跑了鬼子,但是,我们还没有打跑愚昧。” “我们给了他们土地,但是,我们还没有给他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眼睛。”
“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我决定!”他猛地转身,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燃烧着一股如同星辰般明亮的、不可动摇的火焰! “从今天起,我们独立第一旅,我们整个根据地,要打一场比任何军事斗争,都更加重要、更加深刻的——” “——文化翻身仗!”
……
一场旨在“扫除文盲,开启民智,培养人才”的、史无前例的教育大革命,在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晋中大地上,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第一个被“革命”的,就是军队内部。
“都他娘的给老子听好了!旅长下了死命令!” 各个团的训练场上,王虎、陈庚等军事主官,亲自担任了“扫盲运动”的动员队长。 “从今天起!‘识字’,和‘打枪’一样!正式列入我们所有士兵的,日常考核标准!” “每个士兵,每天,必须学会十个汉字!每个星期,都要进行考核!连续三次考核不合格的,就算你他娘的是战斗英雄,也给老子滚去炊事班,削一个月的土豆!” “什么时候认识一千个常用字了,什么时候,再给老子滚回来,摸枪!”
这个命令,在部队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啥玩意儿?还要考试?” “我的天,俺宁愿去冲鬼子的机枪阵地,也不想拿笔杆子啊……”
然而,在各级政工干部和教导员,苦口婆心的劝说和软硬兼施的“逼迫”下,一场蔚为壮观的“全军大学习”运动,还是展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