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三神色凝重,声音洪亮且清晰地将嫌疑人的特征详细描述了一番,着重强调那道显眼的疤痕:“此人身材高大,脸上疤痕从眼角斜至嘴角,十分醒目,务必在边市内展开地毯式搜寻,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锦衣卫们领命后,如离弦之箭般迅速分散开来,隐入边市那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之中。
他们瞪大了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阴暗的小巷、热闹的店铺或是隐蔽的角落,每一张陌生的面孔都被他们仔细打量、反复甄别。
白天,他们顶着烈日,穿梭在嘈杂的集市,不放过任何一个身形高大之人;夜晚,他们借着微弱的月光,在街头巷尾巡逻,眼睛时刻留意着过往行人的面部特征。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尽管他们不辞辛劳、四处奔波,询问了无数摊主、路人,却如同在茫茫大海捞针,收效甚微。那道至关重要的疤痕,就像被迷雾重重包裹,始终未曾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
就在调查陷入举步维艰的僵局之时,一名锦衣卫神色慌张,脚步匆匆地悄悄找到了王十三。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四下张望,确定周围没有可疑人员后,才凑到王十三耳边,压低声音说道:“大人,情况不妙,咱们得警惕巡检司那帮人。我暗中盯梢多日,发现有些巡检司的兵士私下收了不明来路的银钱,得了好处后,就偷偷放跑了一批身份不明的人。我本想追查到底,可他们行事极为诡秘,每次都巧妙避开旁人,很难抓到确凿的把柄。”
王十三听后,脸色瞬间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原本就紧锁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拳头不自觉地握紧,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骨节处微微泛青。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案子本就如同乱麻,棘手至极,如今巡检司竟还出了这等吃里扒外的事,莫非他们早就与案件背后隐藏的阴谋勾连在一起,充当了帮凶?
恰在此时,负责边市的通判童大海满脸堆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王十三的临时办公处。
通判身着一袭华丽考究的官服,衣摆随着他的走动轻轻飘动,上面绣着的精美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
他一进门,便双手抱拳,微微欠身,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说道:“王百户,此次案件关乎边市安危,我深感痛心疾首。我愿全力提供协助,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只要您开口吩咐,我定当竭尽全力,绝无二话。”
王十三看着通判那看似热情真诚的笑容,内心却满是戒备与狐疑。
他微微点头,嘴角扯出一抹淡淡的、礼貌性的微笑,不冷不热地回应道:“多谢通判大人,若调查过程中有需要之处,我自会登门拜访,到时还望大人不吝相助。”
在王十三看来,巡检司是通判的直属下属,如今巡检司都暴露出可能贪污受贿的恶劣行径,这通判又怎会对此全然不知?说不定他们平日里就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共同编织着一张贪腐的大网。
王十三深知,不能再被这些层出不穷的干扰因素打乱调查节奏,必须尽快重新调整思路,找到新的突破口。
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与疑虑,决定暂且将巡检司的事情搁置一旁,集中全部精力重新梳理案件线索。他将锦衣卫们再次召集到一起,大家围坐在一张堆满卷宗的长桌旁。
王十三神色凝重,目光扫过每一位下属,然后再次仔细分析之前收集到的所有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哪怕是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举动。
同时,为了打破调查的僵局,他果断改变了调查策略。不再仅仅依赖于公开的询问和大张旗鼓的排查,而是精心挑选了一些心思缜密、善于伪装的锦衣卫,让他们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商贩或是流民,混入边市的各个场所,如酒馆、赌场、黑市等地,暗中收集情报,尤其是关于那些形迹可疑之人的动向。
这些锦衣卫凭借着出色的伪装和敏锐的观察力,在人群中悄然打听消息,试图从只言片语中找到案件的关键线索。
在重新部署调查工作的同时,王十三也并未放松对巡检司的警惕。
他安排了几个最为可靠、心思细腻的锦衣卫,对巡检司的兵士展开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暗中监视。
这些监视者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影子,时刻留意着巡检司的一举一动,试图抓住他们贪污受贿的现行,拿到确凿把柄。
王十三坚信,只要能揭开巡检司背后隐藏的秘密,顺藤摸瓜,或许就能找到案件的关键突破口,让真相大白于天下,给死去的兄弟们一个迟来却公正的交代 。
边市的街头巷尾,弥漫着一股潮湿而压抑的气息。细雨如丝,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王十三和他的锦衣卫们,像是一群隐匿在黑暗里的猎手,不知疲倦地在这片混沌中探寻着真相的蛛丝马迹。
尽管前行的道路布满荆棘,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他们心中那团追寻正义的火焰,从未有过一丝黯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