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市。
王十三回到满目疮痍的客栈前,目光冷峻,凝视着这片浸透了兄弟们鲜血的土地,心中的悲愤如汹涌的潮水,翻涌不息。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与令人心悸的血腥味,交织成一幅惨烈的画面,时刻提醒着他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恰在此时,远方腾起滚滚尘土,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压抑的死寂。
大同左卫支援的队伍率先抵达,为首的百户戚子恒骑着一匹通体漆黑、四蹄生风的矫健黑马,身姿笔挺,仿若松柏般坚毅。
他身后的一百名士兵,身着厚重的铠甲,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彰显着训练有素的气势。
戚子恒来到王十三面前,动作干脆利落地翻身下马,右手握拳,重重地捶在左胸口,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地说道:“王大人,大同左卫戚子恒奉命前来支援!”
王十三眼中闪过一丝动容,连忙回礼,诚挚地说道:“戚百户,此次事态紧急,你们的到来,犹如久旱逢甘霖,实在是太及时了!”
戚子恒转身面向自己的队伍,目光如炬,迅速而精准地做出部署。
他的视线定格在一名身形如猿猴般敏捷灵活的士兵身上,抬手一指,朗声道:“你,带领五名弟兄,以最快的速度在边市周边展开侦察。记住,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任何细微的可疑人员和异常动向都绝不能放过!”
紧接着,他又看向一名身材魁梧壮硕、肌肉高高隆起,好似一座小山般的士兵,吩咐道:“你,挑选八名擅长近战搏斗的兄弟,即刻前往边市的几个关键要道驻守。一定要严防死守,绝不能让袭击者再有逃脱的机会!”
戚子恒对麾下士兵的专长了如指掌,调配起来得心应手,如同一位指挥若定的将军,将每一颗棋子都放置在最恰当的位置。
没过多久,边市巡检司宣仲业带着五十名巡检司士兵匆匆赶来。
宣仲业一路小跑,来到王十三跟前,脸上满是焦急之色,拱手行礼道:“王百户,巡检司宣仲业前来报到!”
王十三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宣大人,如今这案发现场就全靠你们维护了。务必要确保没有闲杂人等靠近,绝不能让任何证据遭到破坏。”
宣仲业领命后,立刻转身,大声吆喝着指挥士兵们在客栈及周边拉起了严密的警戒线,同时对围观的群众进行耐心却坚决的疏散。
就在这时,大同千户所的支援队伍也赶到了。总旗于鑫楠领着二十名锦衣卫,他们身着鲜亮的军服,腰佩锋利的长刀,在阳光下显得英姿飒爽、精神抖擞。
于鑫楠快步上前,单膝跪地,高声说道:“王百户,我们来协助调查!”
王十三赶忙伸手将他扶起,说道:“太好了,如今我们人手更充足了,这案子的侦破也更有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必须尽快查明真相,给死去的兄弟们一个交代。”
王十三将各方人员召集到一起,神色肃穆,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地说道:“此次袭击绝非偶然,背后必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全力追捕逃犯,彻查哈剌嗔商人的下落和背景。
王十三继续道:“戚百户,你的士兵擅长野外作战和追踪,负责在外围进行地毯式搜索和追捕;宣大人,巡检司对边市情况熟悉,守好边市的每一个角落,防止消息泄露,维持好秩序;于总旗,咱们锦衣卫擅长情报搜集和线索排查,着重调查案件线索,尤其是与哈剌嗔有关的蛛丝马迹,哪怕是最细微的线索,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众人纷纷领命,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心,迅速按照部署行动起来。
王十三领着锦衣卫有条不紊地开展对边市商人的逐个问询工作。第一个被带到跟前的是个哈剌嗔商人,他身材魁梧壮硕,那满脸茂密的络腮胡仿佛一片黑色的荆棘丛,将他的大半张脸都隐匿其中,只露出一双警惕而又满含不满的眼睛,宛如一只时刻准备抵御外敌的野兽。
王十三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友善,轻声问道:“请问您在案发时,有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员或者异常的情况呢?我们只是想查明真相,还边市一个安宁。”
那哈剌嗔商人却好似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双臂紧紧抱在胸前,肌肉紧绷,凸显出他的抗拒,接着撇了撇嘴,用那带着浓重口音、略显生硬的汉语说道:“你们汉人自己的事儿,别来问我,我啥都不晓得。”
王十三并未气馁,他微微向前倾身,耐心解释道:“这次的案件非同小可,它关乎着整个边市的安危。我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找出真相,给大家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还望您能配合一下。”
可那哈剌嗔商人根本不为所动,脖子一梗,态度强硬得如同一块冰冷的顽石,大声说道:“我在这儿就是做个小买卖,可不想惹一身麻烦,你们还是去找别人问吧。”
紧接着被带过来的是个鞑靼商人,他身形瘦高,像一根细长的竹竿,眼神闪烁不定,好似夜空中飘忽的鬼火,让人捉摸不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