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燕的死,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蛇灵总坛,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却又被一种更深的、令人窒息的寂静所取代。那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万物噤声的死寂。
严嵩在肖清芳面前得了褒奖,气焰更盛,借着追查如燕“余党”的名义,在总坛内又掀起了一轮小规模的清洗,几个平日与如燕有过接触、或者在他看来“不够恭顺”的中下层头目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整个总坛内部,人人自危,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来杀身之祸。
薇月依旧被安置在医庐的隔间内,“重伤未愈”。胡先生每日前来诊脉用药,对她的“病情”束手无策,只能摇头叹息,言说需要长时间静养,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夜枭派来的守卫依旧尽职地守在门外,但眼神中偶尔会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在他们看来,这位身份特殊的“薇月姑娘”,即便能侥幸活下来,在如今这风雨飘摇的总坛,前途也已然黯淡。
薇月乐得维持这种“濒死”的状态。这为她提供了绝佳的掩护,让她能够避开严嵩和肖清芳最直接的视线,也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和相对安全的空间,去仔细观察和思考。
她躺在病榻上,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她敏锐地察觉到,总坛内的气氛,在如燕事件之后,发生了一些微妙而关键的变化。
最明显的一点是——守卫力量,正在变得“空虚”!
这种空虚并非指人数上的绝对减少,而是一种结构性的、力量层级的削弱。
原本,总坛的防卫体系分为明暗数层。明处有固定的岗哨和巡逻队,由内外堂的普通弟子轮值;暗处则有“幽冥鬼手”、“地听”这样的精锐小队,负责关键区域的警戒和应急处理;而像虺文忠这样的顶尖高手,虽然不直接参与日常防卫,但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
但最近几天,薇月通过守卫换岗时偶尔的交谈、胡先生与药童的低语、甚至远处通道传来的、变得稀疏的巡逻脚步声,拼凑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幽冥鬼手”在寒光寺近乎全军覆没后,已然名存实亡。
“地听”小队在追捕如燕的过程中,似乎也折损了人手,活跃度明显下降。
而更让她心惊的是,那些平日里气息沉凝、偶尔能感知到的、属于内堂高手的隐晦气息,最近也少了很多!甚至连虺文忠,她都好几日没有察觉到他的动静了。
这些人去了哪里?
结合她之前发现的“惊蛰”、“龙吟”计划,一个清晰的答案浮现在她脑海中——肖清芳正在将总坛的精锐力量,悄无声息地调往她实施终极计划的地点!
“惊蛰”之日近在眼前(按照节气推算,恐怕只有不到十日了!),肖清芳需要足够强大的武力来支撑她的“龙吟”之举。这必然导致总坛本部的防卫力量被大幅度抽空!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机会在于,总坛守卫的空虚,意味着内部的掌控力下降,她或许能找到可乘之机,甚至……联系上钱万年,或者找到其他反对肖清芳的力量!
危险在于,肖清芳既然敢如此抽调力量,必然对总坛的安全有着相当的“自信”,或者说,她可能已经不在乎总坛是否会被发现了!这意味着她的计划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随时可能发动!一旦“龙吟”之举启动,无论成败,都将是石破天惊,后果不堪设想!
薇月感到一阵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她不能再“躺”下去了!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然而,如何行动?她依旧处于严嵩的监视之下,“重伤”的状态是她最好的保护色,但也限制了她的自由。她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能够离开医庐,在总坛内有限度地活动,而不引起怀疑。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天下午,胡先生照常前来诊脉。他搭着薇月那依旧“紊乱”的脉象,眉头紧锁,沉吟了许久,对一旁的守卫说道:“薇月姑娘的伤势,郁结于心,气血长期不畅,光靠药物和针灸,恐难见起色。若能换一处……气息流通更好、更僻静些的所在静养,或许对病情有益。”
守卫面露难色:“胡先生,此事……需禀报严长老定夺。”
胡先生叹了口气:“你去禀报便是。老夫也只是尽医者本分。”
守卫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身离去禀报。
薇月心中微动。胡先生此举,是无心之言,还是……有意为之?她无法确定,但这无疑是一个契机。
没过多久,严嵩亲自来到了医庐。他脸色阴沉,显然如燕的死和后续的清洗并未让他感到轻松,反而似乎更加焦躁。他仔细询问了胡先生薇月的病情,又亲自查验了脉象(依旧是一片死寂沉疴之象),最后阴沉的目光在薇月苍白毫无生气的脸上停留了片刻。
“换地方?”严嵩冷哼一声,“如今总坛之内,哪里还有绝对安全僻静之所?莫非胡先生另有指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