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都督府分配给她的临时居所,远不如神都的郡王府邸奢华宽敞,却胜在清静独立,位于府衙东南一隅,少有人打扰。此刻,夜深人静,白日里与狄仁杰那场暗流涌动的谈话,如同反复播放的影音,在她脑海中清晰回放。狄仁杰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那些看似随意却字字千钧的暗示,像一根根无形的丝线,缠绕在她心头,越收越紧。
“其来有自……刻在骨血里……有些身份,是助力,亦是枷锁;有些过往,是荣耀,更是负累……”
每一句回想,都让林薇更加确信,狄仁杰绝非无的放矢。他掌握的信息,可能远比她想象的要多。这位老臣,似乎在以一种极其谨慎的方式,为她划定一条界限,一条在“复仇”与“为天下”之间的界限。他的态度暧昧而复杂,既有警示,似乎又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但这期许的前提,是她必须“明辨自身”,不能沉溺于“旧日恩怨”。
这反而更加坚定了林薇的决心。她不能永远活在别人的暗示和猜测里,不能让自己的命运被一个尚未完全证实的“可能”所左右。真相,必须由她自己来揭开,唯有如此,她才能拥有真正的主动权,才能决定未来道路的走向。
“凤影……”她低声自语,走到房间一角的书案前。案上,一盏孤灯如豆,昏黄的光晕将她窈窕的身影投在墙壁上,微微晃动。
她铺开一张特制的、遇水方显字迹的密笺,取过一支看似普通、内里却暗藏机关的细笔。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是下达初步的调查指令,而是要启动“凤影”最高级别的、代号为“溯源”的专项调查行动。目标明确,不惜代价,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理清二十年前那场宫廷巨变的尘埃之下,是否真的掩藏着她这具身体的原主,与那位悲剧皇后之间的血脉联系。
她凝神静气,笔尖在密笺上快速而稳定地移动,书写着只有核心成员才能解读的密文。指令被分成了三条清晰且相对独立的线索,由不同的负责人执行,彼此之间尽量减少横向联系,以确保即使某一条线暴露,也不会牵连全局。
第一条线:宫廷档案与旧人。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危险的一条线。目标直指二十年前,即王皇后、萧淑妃被废黜(永徽六年,655年)前后,直至她们遇害以及后续清算的那段时间。重点调查三个方向:
1. 掖庭秘录: 不惜重金,打通关节,寻找可能接触过或被贬谪的旧日掖庭宦官、女官。重点询问永徽五年至显庆初年,宫中是否有皇子、皇女非正常诞生、记录模糊、或被秘密送出的情况?尤其是与王皇后、萧淑妃相关的孕期、生产记录,哪怕只是只言片语的传闻,也极具价值。
2. 太医署残卷: 太医署的脉案和档案管理相对严格,但二十年的时光足以产生疏漏。寻找那些因各种原因离开太医署,散落民间的老太医或其亲传弟子,探听当年是否曾有为特定身份贵人(尤其是失势后)诊病的特殊经历,或有未曾记录在案的秘辛。
3. 宗正寺尘封卷宗: 宗正寺负责管理皇室宗亲谱牒。虽然核心记录必然被严密管控,但尝试寻找是否有边缘的、曾被处罚或对朝廷不满的宗正寺旧吏,看能否从他们口中套取关于王、萧两家直系血脉最终去向的零星信息。
负责这条线的,是“凤影”中最为精于潜伏、渗透与收买人心的几名干将。林薇在指令中反复强调,此次行动务必如履薄冰,宁可一无所获,也绝不能引起宫中任何方面的警觉,尤其是内卫和武则天的亲信耳目。
第二条线:龙凤玉佩溯源。
这枚玉佩是除了胎记之外,最具体的实物证据。指令要求:
1. 寻访宫廷匠人: 秘密寻访高宗朝初期,尤其是永徽年间,曾在宫廷匠作监服役,特别是擅长玉雕的老匠人。出示玉佩拓印的精细图样(不直接出示实物),询问其工艺风格、纹饰寓意、以及是否曾见过类似规制或图案的玉佩,可能为何人所拥有。
2. 探查王府旧物: 调查王皇后、萧淑妃家族被抄没后,其府中珍宝器物的流向。是否有部分物品未被登记在册,流落在外?这枚玉佩是否可能是其中的一件?
3. 黑市与当铺: 关注神都及周边大城的地下黑市、有百年历史的老当铺,查询在二十年前左右,是否有来历不明、但质地做工极佳的龙凤纹玉佩出现过的记录。
这条线由擅长鉴古、与三教九流打交道广泛的成员负责,行动相对灵活,但也需注意隐匿真实意图。
第三条线:飞凰胎记考。
这是最为间接,却也可能是最能提供旁证的一条线。
1. 寻访医道高人: 秘密寻访那些医术精湛、尤其精通妇科、小儿科,或有家族行医历史的老医师、稳婆。询问这种形态特异、形如飞凰的胎记,在医学上是否有记载?是否有家族遗传的显着特征或先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