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风起江南
策马东行半月,江南的烟雨渐渐被海风取代。
站在钱塘江口的码头,咸湿的风扑面而来,远处的海平面与天相接,几艘帆船正扬帆远航。
苏墨拿着从荆州书局淘来的海图,指尖点在一处标记着“迷雾区”的海域:“蓬莱岛就在这片迷雾后面,据说只有在每月十五的月圆之夜,迷雾才会散开一条通路,今天正好是十四,咱们得在码头等一天。”
四人找了间临海的客栈住下,客栈老板是个满脸皱纹的老船工,听说他们要去蓬莱岛,连连摆手:“客官可别去!那岛邪乎得很,十年前有艘商船误闯迷雾,回来后船员要么疯了,要么浑身溃烂而死,都说岛上有妖怪!”
胡斐追问:“那你听说过岛上的医仙吗?”
老船工愣了愣,压低声音:“医仙倒是有传闻,说他能起死回生,可也有人说他是用活人炼药的妖道。前几年有个江湖郎中想去求药,从此就没了音讯。”
程灵素闻言,心中反而多了几分笃定:“若真是妖道,不会有‘起死回生’的传闻;若真是医仙,必然不屑于用旁门左道。明日迷雾散开,咱们去探个究竟。”
次日傍晚,圆月缓缓升起,海面的迷雾果然如潮水般退去,露出一条通往深海的水道。
四人雇了一艘渔船,由经验丰富的老渔翁掌舵,向蓬莱岛驶去。
船行约莫两个时辰,一座郁郁葱葱的岛屿出现在眼前,岛上古木参天,隐约能看到山顶有座竹楼。
刚踏上岛屿,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药香。
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走,路边长满了珍稀的药草,甚至有几株是程灵素只在医书中见过的“千年何首乌”。
走到山顶,竹楼前一位身着白衣的老者正在晒药,白发如雪,面容却红润如少年,正是医仙玄谷子。
“四位远道而来,是为还魂花,还是为龙骨蛊的余毒?”玄谷子头也不抬,声音温和却带着穿透力。
胡斐等人心中一惊,玄谷子竟早已知道他们的经历。程灵素拱手行礼:“晚辈程灵素,久闻医仙大名,特来请教医术,顺便想问问,十年前商船船员出事,是否与岛上的毒物有关?”
玄谷子放下手中的药铲,引众人走进竹楼。楼内摆满了药柜和医书,正中央的石桌上放着一个水晶瓶,里面装着一种透明的液体,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那不是毒物,是‘瘴气露’。”他指着水晶瓶说道,“岛上的山谷里藏着一处瘴气泉,泉露挥发后会形成迷雾,普通人吸入过多就会心智紊乱、皮肤溃烂,并非什么妖怪作祟。”
苏墨突然开口:“我爹的日记里说,蓬莱岛藏着一本《百草秘典》,记载着天下奇药的用法,不知医仙是否见过?”
玄谷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爹可是十年前失踪的商船船长苏振海?”
苏墨猛地站起身,激动地问道:“医仙认识我爹?他还活着吗?”
玄谷子叹了口气,从书架上取出一本泛黄的日记,递给苏墨:“这是你爹的日记,他当年并非失踪,而是被瘴气露所伤,我救了他后,他便留在岛上帮我整理医书,三年前因病去世了。《百草秘典》确实在我这里,你爹临终前说,若有朝一日你来找他,就把这本书交给你。”
苏墨接过日记,泪水夺眶而出。日记的最后几页,记录着苏振海与玄谷子一起研究药草的日常,字里行间满是对儿子的思念。玄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爹是个好人,他帮我改良了瘴气露的解毒配方,救了不少误闯岛屿的渔民。”
程灵素翻阅着《百草秘典》,眼中满是惊叹:“这里面记载的‘七星解毒法’,竟能解龙骨蛊的余毒!玄机子虽死,但他散落在外的蛊虫可能还会害人,有了这个方法,就能彻底清除隐患。”
正说着,竹楼外突然传来一阵“扑通”声,千面客跑出去一看,只见一个渔民打扮的人倒在地上,脸色发黑,嘴唇发紫,正是中了瘴气露的症状。玄谷子立刻取出解毒药,喂他服下,片刻后,渔民渐渐苏醒。
“多谢医仙救命!”渔民感激地磕头,“我是附近渔村里的,刚才捕鱼时不小心闯进了迷雾,还好被一阵风吹到了岛上。对了,最近海里不太平,总有‘海妖’出没,已经吞了好几艘渔船了!”
“海妖?”胡斐皱眉,“是鲨鱼还是其他海怪?”
渔民摇头:“不是!那东西长着人的脑袋,鱼的身体,还会用毒箭射人!昨晚我亲眼看到它把一艘渔船撞翻,船上的人都被它拖进了海里!”
玄谷子脸色微变:“那不是海妖,是‘人鱼蛊’。传说百年前有邪派用活人炼制人鱼蛊,中蛊者会变成半人半鱼的怪物,凶残且有剧毒,没想到真的存在。”
程灵素翻到《百草秘典》的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人鱼蛊的图样,旁边标注着:“人鱼蛊巢穴在东海‘沉船湾’,核心是蛊母,杀之则群蛊必散。”
苏墨握紧手中的短弩:“我爹当年最恨伤害渔民的恶徒,这次我一定要除掉人鱼蛊,完成他的心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