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午时,林默准时再次踏入剑鸣谷。
谷内剑意依旧纷乱凌厉,但他经过昨日的感悟,已能更从容地行走其间,心神如镜,映照万千剑意而不为所动。他径直走向昨日与柳清漪相遇的那片区域。
柳清漪早已等在那里,依旧是一身青衣,独立于青石之上,身姿如孤峰寒松,清冷绝尘。见到林默如期而至,她清冷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极淡的满意之色。
“你来了。”她声音平淡,听不出情绪。
“柳执事相召,不敢不至。”林默拱手。
柳清漪飘然落下,目光落在林默身上,仔细感知了片刻,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一天过去,此人的修为依旧如同死水,毫无变化,肉身也还是那般破败不堪。但不知为何,他给人的感觉却似乎更加……沉静内敛了?仿佛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表面波澜不惊,深处却可能藏着惊涛骇浪。
“你昨日言及,对剑道尚存‘本能感悟’。”柳清漪开门见山,她不喜欢绕圈子,“我很好奇,是何等感悟,能让你以凡俗之躯,安然立于这剑意纵横之地,甚至能窥得‘星寒’剑意三分真谛。”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并非探究你的隐秘。只是身为剑宗执事,见猎心喜。你若愿阐述一二,或许于我剑道亦有所助益。作为交换,我可为你讲解青岚基础剑理,或解答一些修行疑惑。”
这已算是相当客气的邀请了,甚至带着一丝平等的论道意味。以她内门执事、筑基后期的身份,对一个来历不明、修为尽失的外门考生如此,若是被其他弟子看见,定会惊掉下巴。
林默沉吟片刻。他需要了解青岚剑宗的剑道体系,更需要与高层次修士交流来验证和补充对此界力量规则的认知。柳清漪的提议,正中下怀。至于“阐述感悟”,《源炁真解》的核心自然不能透露,但一些基于五行生克的通用道理,倒是可以换个方式阐述。
“柳执事客气了。”林默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弟子愚见,剑道万千,其核心无非‘凝聚’与‘释放’四字。凝聚的是力,是意,是神;释放的是锋,是锐,是变。”
柳清漪微微颔首,这话虽是老生常谈,但从此人口中说出,却别有一番厚重意味。
“然力有属性,意有偏向。”林默继续道,他抬手指向谷中一道炽烈如火的剑意残留,“譬如那道剑意,凝聚的是火行之爆裂狂烈,释放时便追求焚尽万物之势,刚猛无俦,却失之变化,易折易断。”他又指向另一道缠绵如水的剑意,“而那道,凝聚的是水行之绵长柔韧,释放时寻隙而入,无孔不入,却失之刚猛,难破坚壁。”
柳清漪眼中闪过思索之色。青岚剑宗虽以金行为主,但也并非没有其他属性的剑诀,林默所言确实切中要害。
“那依你之见,何种为佳?”她问道。
“无分高下,唯有合适与否,以及……能否极致。”林默道,“然万物相生相克,孤阳不生,孤阴不长。极致的刚猛需有绵柔之心驾驭,否则必遭反噬;极致的绵柔需有刚猛之骨支撑,否则流于软弱。”
他顿了顿,看向柳清漪:“就如柳执事您,所修应是极纯粹的金行剑道,追求极致的锋锐与坚固。但不知执事可曾想过,金从土生,无土之厚重承载,金之锋锐便是无根浮萍?金能生水,若能将那至极锋锐之意,转化为至柔至变之水意,攻守之道是否更能圆转如意?甚至……金畏火炼,但若能在烈火煅烧中保持本心不失,其锋是否更能祛除杂质,更显纯粹?”
这一番话,已隐隐触及了五行生克转化之理,虽然林默用词尽量贴近剑道术语,但其内核却让柳清漪心神剧震!
她自幼天赋异禀,命身皆属庚金,与青岚镇派剑典《青岚剑诀》契合无比,修炼起来一日千里,同辈之中难逢敌手。她也一直坚信,将金行之锋锐、杀伐、变革之道推至极致,便是无上剑道。从未有人对她说过“金需土承载”、“金可生水”、“金畏火炼”这般话语!
这并非否定她的道路,而是……指出了一条更加广阔、更加深邃、似乎直指大道本源的可能!
她下意识地并指如剑,一缕精纯至极、锋锐无匹的淡金色剑气自指尖吞吐不定,空气中响起细微的撕裂声。她尝试着按照林默话语中的暗示,去感知脚下大地的厚重之意(土),去体会空气中流动的水汽之变(水),甚至去回想曾经面对宗门修炼火系剑诀师兄时的那股灼热压力(火)……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她体内那原本只是纯粹锋锐的庚金剑气,在引入这些不同属性的“意”的瞬间,虽然并未真正转化属性,却变得更加灵动,更加沉稳,甚至隐隐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生机”与“变化”!虽然极其微弱,但她清晰地感觉到了!
这……这怎么可能?!
柳清漪猛地收回了剑气,绝美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震惊和难以置信,怔怔地看着林默。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散修,竟然寥寥数语,就让她停滞许久的剑道瓶颈,有了松动的迹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