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门大比的第一轮在一片惊叹、质疑与窃窃私语中落幕。林默,或者说“林七”,这个名字以一种极其诡异的方式闯入了众人的视野。一个看似修为全无、手持锈刀的孱弱散修,却凭借神乎其技的身法和精准到令人发指的破招技巧,连败数名好手,轻松晋级。
无人看得懂他的路数,只觉深不可测。
林默对此毫不在意,领取了晋级令牌后,便婉拒了所有或好奇或打探的搭讪,独自一人离开了喧闹的演武场。姜云河兴奋地迎上来,叽叽喳喳地说着方才的惊险与众人的反应,林默只是静静听着,偶尔点头。
他的心神,还沉浸在刚才的战斗中。并非沉浸于胜利,而是沉浸于对自身道路的验证。
《源炁真解》的本质,在于洞察和引导万物运行的底层规则——五行之力。此前在荒原,他引导的是天地间自然存在的、混乱的基础五行。而方才的战斗,他引导的则是对手发出的、已经成型的“力量”。无论是刀气、剑芒还是拳风,其本质依旧是不同属性灵力的具象化,有其运行轨迹,有其能量凝聚的节点,亦有其流转生克的薄弱之处。
他所做的,不过是“看见”这些脉络,并以最小的代价,轻轻拨动那最关键的一环,使其自行崩溃或偏离。这比直接引导天地间的原始五行之力更加精微,也更加凶险,但对心神和感知的锻炼,效果却也显着。
然而,他深知,这只是取巧。面对真正力量碾压性的对手,或者功法极其诡异、能量结构无比稳固的敌人,这点技巧便难堪大用。他需要尽快恢复实力,至少,要能让这具身体承载更强大的心神之力。
青岚剑宗内灵气远比荒原浓郁,但也带着此地特有的锋锐金煞之气,对于他这具破碎的身体而言,吸收炼化依旧困难重重。
据姜云河打听来的消息,下一轮比试在三日后。这三日,他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继续温养身体,并尝试更进一步地理解和适应此地的“金行”之力。淬剑泉,他志在必得。
“林大哥,听说青岚剑宗后山有一处‘剑鸣谷’,是历代弟子感悟剑意的地方,残留着无数前人的剑意烙印。虽然危险,但据说对磨砺心神、感悟金锐之气大有裨益。要不……我们去碰碰运气?”姜云河提议道,眼中带着跃跃欲试。
林默心中一动。感悟剑意烙印?这或许能更直观地体会此界金行力量的运用之道。他点了点头。
两人避开人流,沿着山间小径向后山行去。越往里走,空气中的锋锐之气越发明显,隐隐能听到若有若无的剑刃破空之声,以及一种低沉的、仿佛无数剑器共鸣的嗡鸣。
剑鸣谷入口处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剑意无锋,心诚则鸣”八字,笔迹凌厉,蕴含剑意。谷内雾气缭绕,看不清全貌,只能感觉到其中弥漫着无数或强或弱、或凌厉或厚重、或炽热或冰寒的意念碎片,纵横交错,形成一片无形的力场。
寻常弟子至此,往往盘坐谷口,遥遥感应,不敢深入。谷内残留剑意虽是无主之物,但历经岁月积累,依旧强横,心神不坚者贸然闯入,极易被剑意所伤,甚至损及道基。
林默在谷口驻足片刻,仔细感知着谷内纷杂混乱的剑意流。它们虽然属性各异,但核心都离不开“金”的锐利、坚固、杀伐与变革之意。这与他对金行的理解有相通之处,却又更加具体和极端。
他示意姜云河在谷外等候,自己则深吸一口气,一步步向谷内走去。
一入谷中,压力陡增!
无数道冰冷的、炽热的、沉重的、轻灵的意念碎片如同无形的刀刃,从四面八方袭来,切割着他的皮肤,冲击着他的识海!若是寻常炼气修士,此刻恐怕早已心神震荡,狼狈退出。
但林默的神魂本质远超修为,虽重伤未愈,其坚韧程度却非这些无主剑意所能轻易撼动。他运转《源炁真解》,心神如同澄澈明镜,映照出每一道袭来的剑意轨迹和属性本质,却不为其所动,不为其所伤。
他缓步前行,如同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细致地分析着这些剑意碎片。
这道凌厉迅捷,蕴含极致的穿透锐意(金)。
那道厚重磅礴,讲究以力压人,一力降十会(土生金?)。
另一道炽热狂烈,将火行之爆裂融入剑意之中,追求极致的毁灭(火克金?亦或是金火相生?)。
还有一道缠绵阴柔,似水无常,专寻弱点,无孔不入(水耗金?亦或是金生水?)。
万千剑意,看似杂乱无章,却又隐隐暗合着五行生克变化之道。只是此界修士,似乎更侧重于挖掘单一属性(尤其是金行)的极致威力,对于五行转化与生克妙用的探索,远不如《源炁真解》那般系统与深入。
他看得如痴如醉,仿佛在阅读一本由无数剑修共同书写的、关于金行力量运用的浩瀚典籍。体内那沉寂许久、属于金行本源的真灵,竟也微微活跃起来,与谷中的金锐之气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共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