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雨停歇,天空澄澈如洗,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气息弥漫在天地之间。阳光洒落,照耀着焕然一新的五行峰,也照耀着劫后余生、正在努力重建的世界。
新纪元开始了。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个人都能真切感受到的变化。呼吸间,灵气不再像过去那样带着无形的滞涩感,变得活泼而充盈,即便没有特殊功法引导,也能自然地滋养着每个人的身体。曾经因“命身不谐”而修炼无望的人们,最先感受到了这股变化,他们体内沉寂多年的气感竟然开始自行萌动,带来难以置信的狂喜和泪水。
五行峰成为了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压迫和恐惧的象征,而是希望与新生的灯塔。来自四面八方的修士和凡人跋山涉水,只为近距离感受这片圣地的气息,瞻仰那位“开天者”最后存在过的地方。
苏砚站在修缮一新的祭天坛边,俯瞰着下方熙攘却有序的人群。她依旧一袭素衣,面容清冷,但眼神中多了几分沉淀后的坚毅和一丝深藏的哀恸。她接过了林默未能完成的担子,以强大的实力和无可争议的威望,成为了新纪元初期最重要的掌舵人。
巡天阁已经初步组建,由幸存下来的逆命军精锐、霜狼堡勇士、幽影部巫者以及许多投诚的中小世家修士组成。他们巡逻四方,调解纷争,扑灭因旧秩序崩塌而偶尔燃起的邪火,维护着脆弱的和平。苏砚的命令清晰而高效,她仿佛不知疲倦,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重建和秩序维护之中。
但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独自一人,来到峰顶一处新开辟的僻静平台。这里,正在修建一座殿堂。
一座纪念林默的殿堂。
这一日,殿堂的主体终于完工。没有过分奢华的金碧辉煌,整体由青灰色的巨石垒砌而成,风格古朴、厚重、大气,犹如林默给人的感觉——沉默却可靠,蕴含着磅礴的力量。殿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匾,上面是苏砚亲手以剑刻下的三个大字:
“念默堂”
笔锋锐利,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苏砚缓步走入殿中。殿内空旷而肃穆,唯有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碑。石碑材质非凡,隐约有五行光华流转,是苏砚费尽心力寻来的“五色神石”,能够长久保存信息,不易磨灭。
石碑正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那是苏砚亲自撰写的林默生平。
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冰冷的碑文,仿佛能透过文字,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她的声音低沉,在空殿中缓缓响起,像是在为林默诵读,又像是在对每一个将来此瞻仰的人诉说:
“林默,苍煌域人士。幼失怙恃,不知其源,乃赤焰岭矿区一矿工耳。”
关于林默的身世,苏砚动用了巡天阁初建的情报网络,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调查。结果却简单得令人心酸。他就像无数挣扎在最底层的凡人一样,来历模糊,无亲无故。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他是在苍煌域赤烬山脉周边被一个林姓老矿工捡到并抚养长大的,那老矿工在他十岁时也死于一次小规模矿难。从此,他便真正成了孤儿,在第七矿区吃着百家饭,顶着“废柴”的名头,艰难长大。
“其命属离火,身居厚土,世所断言之‘命身相克’,修行绝路。”
“然,其性坚韧,重情义,虽身处微末,未失其志。于第七矿区‘地肺三号’矿坑坍塌之际,得遇上古机缘,获《源炁真解》,始踏逆天改命之途。”
碑文记述了他如何从矿区挣扎求生,如何在地火深处获得那改变一切的玉简。文字平实,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后流离于苍煌厚土原、流风戈壁,历散修黑市之险,遇良师益友,战世家追兵,其道初成。”
“终入青冥天墉城,隐于市井,炼器炼丹,擂台扬名,‘五行行者’之称,始显于世。然怀璧其罪,遭世家忌惮,通缉追杀不绝。”
“遂入五行乱流谷,破境筑基,得窥上古秘辛,明‘慧根’垄断之真相,道心愈坚。后远遁北冥境,于极寒绝地砺锋,炼五行环,悟身转化,结丹功成。”
“历尽艰险,重返青冥,建五行宗于小寰天,传道授业,破世家之垄断,予众生以希望。发布《告天下修士书》,天下震动,星火燎原。”
“然世家反扑,天倾之战,宗门喋血,五炁谷陷。幸得南疆幽影部庇护,于万毒窟深处,破境化神,终悟《源炁真解》之终极使命。”
碑文详细记载了其后的浩大战役——整合力量,反攻天柱山,与楚云天的终极对决,直至最终面对冰冷天道。
“终战于沧溟天柱山,九重天阶洒满义士之血。为破天道枷锁,拯苍生于既倒,林默宗主身融五行,以己道果为祭,崩碎枷锁,开启新纪元!”
“其功伟哉,泽被万灵!其代价巨兮,身几湮灭,唯余真灵一点,沉睡于源初之轮碎片之中,以待将来。”
写到此处,苏砚的指尖微微颤抖。她深吸一口气,继续念了下去,声音更加坚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