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人,何必如此……”
何秋冷眼看着他说道:
“我接到举报,孔庙里的孔子雕像至今未拆,这不是和陛下对着干?”
“不……不敢。”
“那你们还不让开,让我去拆雕像?”
孔希用急了,连忙摆手道:
“稍等,容我喘口气,和他们商量一下……”
没等他缓过气,孔希学终于出现了。
何秋一见孔希学,便语带讥讽地说:
“哟,这不是前衍圣公吗?今天总算肯露面了?见您一面,倒比见陛下还难啊。”
孔希学找了个蹩脚的借口解释:
“这……在下此前一直卧病在床,实在不便见客。”
孔希用缓过劲来,说道:
“何大人,孔庙的雕像立了这么多年,朝廷突然要拆,也不是个事儿啊。”
“能否宽限几天,让我们办个仪式,将先祖雕像请出孔庙?”
孔希用心里盘算得好,只要今天能把何秋糊弄过去,之后还有谁敢动孔庙?
何秋冷笑一声,问道:
“敢问孔家接到圣旨多久了?”
“这……二十多天了。”
“二十多天都没动,你让我相信你们之后会请走雕像?”
孔希学有些恼怒地说道。
“毁坏圣人像定是奸佞之人的主意!我定要向陛下禀明,严惩此等恶徒!”
何秋凝视孔希学片刻,淡然道:“提议拆除圣像的奏章,我也曾联署。朝中宋濂等大儒亦曾进言,莫非我等皆是奸佞?”
孔希学双目赤红:“孔家与诸位素无冤仇,为何苦苦相逼!”
何秋神色平静:“敢问孔府圣像可是依孔子真容所造?”
“大人说笑,先祖距今千年,岂有真容传世?不过是按吴道子画本雕琢。”
“吴道子可曾亲见孔子?”
孔希学怒道:“先秦与唐代相隔千年,怎可能相见!休要亵渎先圣!”
何秋面色转寒:“立像本是胡人习俗,汉家典籍从无记载。尔等身为圣裔,不研经义,反效蛮夷立像供拜,可配称孔子后嗣?”
“况且这尊泥塑不过依循唐人臆想之作,与孔子真貌相差何止万里!尔等终日跪拜他人虚构之像,岂非错认祖宗!”
“莫非你真认为孔子生得这般模样?”
孔希学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何秋心中冷笑。他为传学识尚苦研孔孟之道,这些孔氏子孙却连典籍都未通读,如何与他论辩?
当下振袖高呼:“拆!”
“抗旨者以谋逆论处!动手者视同 ** ,株连全家!”
孔府子弟闻言胆寒。他们心知何秋并非儒生,孔子威仪于他不过虚设,终究惶惶退开。
望着庙中巍巍圣像,何秋斩钉截铁:“拆!”
锦衣卫个个激动难抑。自朱元璋整顿锦衣卫后,他们许久未这般扬眉吐气。昔日谁敢触孔家虎须?如今随何秋踏破圣庙,何等快意!
轰然巨响中,孔子木像倾颓。虽是上等良木,此刻也不过是待劈的柴薪。
何秋环视失魂落魄的孔氏众人,沉声道:“立像乃胡俗,尔等既为圣裔,当恪守儒学正道。若再效蛮夷之风,好自为之!”
孔希学兄弟瘫坐于地,怔怔望着满地碎木,默然垂首。
何秋率众离去,待出孔府大门,王申悄然近前低语。
“大人,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吗?”
刚才何秋的言语中似乎透露出不再追究孔家的意思,因此王申有此一问。
何秋露出神秘的笑容,“好戏还在后头呢!”
第240章 老实的孟家
曲阜作为儒家圣地,不仅仅有孔家,还有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后裔孟家。不过孟家虽然有一定实力,却很难走出本县。
原因在于他们离孔家太近,向外扩张土地的途径被孔家完全封堵,大部分良田都掌握在孔家手中,因此孟家和孔家关系并不融洽。
孟府中。
孟章正在书房里读书,偶尔端起茶杯品茶。
“兄长,不好了,官府派人来清查我们家的田地了。”同族兄弟孟奇匆忙跑来报告。
孟章坐在那里平静地说道。
“官府要查就让他们查吧,反正我们家的田地也不多。”
“但是以后交税怎么办?真的要按官府的要求来吗?”
孟章瞥了孟奇一眼,问道。
“那你想怎样?难道要反抗朝廷?”
孟奇吓了一跳,连忙摆手说。
“我绝无此意,只是觉得有些心疼。”
“你能比孔家更心疼?”
提到孔家,孟奇毫不掩饰地幸灾乐祸起来。
“嘿嘿,孔家这次可倒了大霉,这么多年侵占的土地 ** 着吐出一大半,还抓了不少家族子弟。”
孟章摇摇头说道。
“这也是他们自找的!”
孟家其实看不上邻近的孔家,主要是孔家风气太差,子弟常常欺压百姓,连书都不怎么读,连个举人都没有。
这让孟家十分不屑,好歹是圣人后裔,不读书还做那么多坏事,简直是给祖先抹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