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凡贸易监管公约》第二次修订落地半年后,仙凡贸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江南商业联盟与中小仙商的合作稳步推进,仙法商品销售额每月增长 15%;“仙凡商业协作基金” 已扶持 300 余家中小商户,催生了 “灵脉直播带货”“仙凡联名商品” 等新业态;灵脉通道的故障率降至 0.5% 以下,跨域交易结算效率提升 40%。
但小钱并未沉浸在眼前的成果中。在联合办公室的月度会议上,他将一份《新秩序长效机制建设方案》放在桌心,目光坚定地对众人说:“短期的规则优化能化解当下的矛盾,却无法应对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变化。要让新秩序真正‘活’下去,必须建立一套覆盖制度、技术、协作的长效机制,让它从‘阶段性成果’,变成能自我迭代、永续运行的体系。”
这份方案经过三个月的调研与打磨,汇聚了天庭各部门、凡间官府、商户代表的智慧,最终形成 “三足鼎立” 的长效保障体系,为新秩序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
一、制度维度:评估迭代,动态适配变化
“制度的僵化,是新秩序最大的隐患。” 小钱指着方案中的 “新秩序评估委员会” 条款,语气严肃。为避免规则与实际需求脱节,他牵头成立的这支委员会,堪称新秩序的 “动态校准器”,成员构成兼顾 “专业性” 与 “代表性”:天庭政务处、联合办公室、凡间商务局的官员负责政策衔接;天庭金融仙官、凡间经济学家提供专业分析;江南商业联盟、中小商户、百姓代表则带来一线声音,确保评估不脱离实际。
委员会的核心职责是 “半年一评估、一年一修订”:每半年,成员会深入仙凡两地开展调研,收集贸易数据、商户反馈、风险案例,形成《新秩序运行评估报告》,重点分析规则与市场的适配度 —— 若某类商品的市场份额限制引发普遍争议,或某项补贴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会在报告中提出调整建议;每年,委员会会根据评估结果,启动《仙凡贸易监管公约》的修订程序,确保规则始终贴合仙凡贸易的变化。
首次评估中,委员会就发现了问题:随着仙凡电商的发展,线上交易占比从两年前的 20% 升至 50%,但原有的监管规则主要针对线下交易,线上虚假宣传、售后纠纷等问题逐渐增多。针对这一情况,委员会迅速修订规则,新增 “线上交易监管专章”,明确平台责任、虚假宣传处罚标准,还引入 “灵脉电子合同”,确保线上交易的法律效力。
“以前在线上买仙法商品,总担心遇到虚假宣传,现在有了新规则,平台会严格审核商家资质,还有灵脉合同保障,买得特别放心。” 凡间百姓赵女士在体验线上购物后,忍不住在政务平台留言称赞。而中小商户也受益于新规则,线上店铺的投诉率从 10% 降至 1%,生意越来越红火。
为确保评估不流于形式,委员会还建立了 “问题整改追踪机制”: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部门与整改时限,每季度公示整改进度;若问题逾期未解决,相关部门负责人需向玉帝与凡间皇帝述职说明,真正让制度 “长出牙齿”。
二、技术维度:创新驱动,筑牢防控底线
“技术是新秩序的‘隐形守护者’,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应对不断升级的风险。” 在 “仙凡技术创新实验室” 的揭牌仪式上,小钱与小木、鲁班仙共同揭开实验室的鎏金匾额,匾额上 “灵脉赋能,科技守序” 八个字,道出了实验室的核心使命。
这支由小木、鲁班仙牵头的技术团队,汇聚了天庭的灵脉工匠、凡间的人工智能专家,甚至还有来自东海龙宫的炼器大师,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研发能领先风险一步的新技术。实验室成立后,立刻启动了两大核心研发项目:
项目一:AI 灵脉监测系统
针对传统灵脉监测依赖人工、预警滞后的问题,团队将凡间的 AI 技术与天庭的灵脉感应结合,研发出 “AI 灵脉监测系统”。这套系统在灵脉通道的关键节点布设 1000 余个微型传感器,能实时采集灵脉波动数据,再通过 AI 算法分析 —— 若出现异常波动,系统会在 0.1 秒内发出预警,并自动生成 “修复方案”,推送至鲁班仙的工坊;更智能的是,系统能通过历史数据预测灵脉故障,提前 72 小时发布 “预防性维护提醒”,将故障扼杀在萌芽状态。
系统试运行期间,成功预测了 3 次灵脉通道的潜在故障,提前安排抢修,避免了商品运输延误;对突发的灵脉波动,预警响应速度较之前提升 10 倍,抢修效率提升 50%。鲁班仙看着系统屏幕上平稳的灵脉波动曲线,感慨道:“有了 AI 帮忙,我们再也不用‘被动救火’,能主动守护灵脉通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