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商业联盟与天庭中小仙商的合作试点虽初见成效,但小钱深知,仅靠单一合作方案无法彻底解决联盟的长期诉求,也难以避免未来类似的利益冲突。回到天庭后,他立刻召集联合办公室、天庭中央银行、凡间银保监会的核心成员,召开规则修订研讨会。
“江南商业联盟的诉求,本质上是‘发展空间’与‘利益分配’的问题。” 小钱将合作试点的数据与联盟的诉求清单摊在桌上,语气沉稳,“我们不能只靠临时方案化解危机,必须从规则层面进行优化,既给联盟合理的发展空间,又守住中小商户的利益底线,这样才能实现长期平衡。”
经过十余次讨论,结合仙凡两地商户的反馈,《仙凡贸易监管公约》第二次修订方案正式成型,核心聚焦 “市场竞争规则” 的三大优化方向,如同为仙凡贸易装上了 “利益平衡器”。
一、调整市场份额限制:松绑与约束并行
“之前的市场份额限制,确实让联盟觉得束手束脚。” 在公约修订说明会上,小钱指着修订条款,向仙凡商户代表解释,“我们将单个商家(或联盟)在某一品类的市场份额上限,从 30% 提升至 40%,给联盟更多拓展空间,但同时也增加了‘约束条件’—— 联盟需承诺保留 30% 的销售渠道给中小商户,且不得通过低价倾销、独家合作等方式挤压中小商户。”
这一调整并非无的放矢。小钱团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30% 的市场份额上限,虽能有效防止垄断,但也限制了大型联盟的规模化发展;而提升至 40% 后,联盟既能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又不会因份额过高形成垄断。更关键的是 “30% 渠道保留” 的约束条件,能直接保障中小商户的生存空间。
以凡间仙法法器品类为例,修订前江南商业联盟在该品类的市场份额已达 29%,接近上限,无法进一步拓展;修订后,联盟可将份额提升至 40%,但需将旗下 500 家门店中 150 家的法器专柜,留给天庭中小仙商销售,且联盟的法器售价不得低于中小仙商的定价 10%,避免低价倾销。
“这个调整很合理!” 江南商业联盟的周老板在听完解释后,第一个表示认可,“我们之前担心份额不够,现在能提升到 40%,还能通过规模采购降低成本,同时保留渠道给中小商户,也不会落下‘垄断’的名声,一举两得。”
天庭中小仙商代表王仙也松了口气:“30% 的渠道保留,意味着我们不用再担心联盟抢占所有线下门店,只要商品质量好,就能通过联盟的渠道卖出去,比自己开拓渠道省力多了。”
为确保约束条件落地,修订方案还明确了 “违规惩罚机制”:若联盟未按承诺保留渠道,或通过不正当手段挤压中小商户,将被处以 “市场份额强制缩减 5%” 的处罚,同时需向受影响的中小商户支付赔偿金,赔偿金从联盟缴纳的保证金中扣除。
二、设立协作基金:精准扶持中小商户
“规则优化不能只考虑联盟,还要让中小商户有能力参与竞争。” 小钱继续介绍第二项优化措施 —— 设立 “仙凡商业协作基金”,由江南商业联盟与天庭按 73 的比例共同出资,首期资金规模达 100 万仙玉,专门用于扶持仙凡两地的中小商户。
基金的扶持方向精准聚焦中小商户的 “痛点”:一是补贴展位费用,中小商户若想在仙宝商城或联盟的线下门店设立展位,基金可补贴 50% 的租金,降低入驻门槛;二是培训电商技能,邀请凡间电商专家和天庭的灵脉技术人才,免费为中小商户提供线上运营、灵脉直播带货等培训,帮助他们拓展销售渠道;三是支持产品创新,对中小商户研发的新型仙法商品,基金给予最高 10 万仙玉的研发补贴,鼓励他们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以前想在仙宝商城设个展位,光租金就要 20 仙玉,我根本承担不起。” 天庭的灵草商张仙听到基金政策后,激动地说,“现在有了 50% 的补贴,我只要花 10 仙玉就能入驻,还能参加免费培训,说不定以后也能做线上直播卖灵草!”
凡间的小型法器工坊老板李师傅也表示期待:“我们工坊有个新的灵脉修复符设计,一直没钱投入研发,现在有了创新补贴,终于能把想法变成产品了,说不定还能和联盟合作销售!”
基金的管理采用 “仙凡联合委员会” 模式,由天庭贸易司、凡间商务局、江南商业联盟代表、中小商户代表各占 25% 的席位,共同决定资金的使用方向和补贴标准,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同时,基金的使用情况会每月公示,接受仙凡商户的监督,避免出现挪用、滥用资金的情况。
周老板对基金的设立也十分支持:“中小商户发展好了,能提供更多优质商品,联盟的销售渠道也能更丰富,这是良性循环。我们出资 70%,看似多花了钱,但长期来看,能获得更多收益,很划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