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26章 群英汇西北

宋神宗的新宋 第26章 群英汇西北

作者:梦想败给生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21:22:48

治平三年(1066年)五月初,太子府(原颍王府)书房,窗外翠竹轻摇,微风送来阵阵清香。室内巨大的紫檀木书案上,摊开着一幅新绘的《西北边陲堪舆图》,其上横山、天都山一线,朱砂笔勾勒的几处要害隘口旁,赫然标注着“青岗峡堡(待筑)”、“石堡寨(加固)”、“大顺城(扩建)”等字样!墨迹犹新!太子赵顼身着玄色常服,负手立于图前。

烛火跳跃,映着他年轻却异常沉静的侧脸,深邃的眼眸如同寒潭,倒映着图上那片烽烟将起的山河。他身后书案上,堆放着几份摊开的文书:最上面是皇城司加急密报——“夏主谅祚聚兵十二万于天都山,粮秣辎重连绵百里!疑有秋掠秦凤、环庆之图!”,其下是枢密院与三司联署的《陕西防秋急务条陈》,详细罗列了筑堡、汰兵、纳粮、联蕃诸策。

书斋内,肃立着三位年轻官员。他们皆身着青绿或浅绯官袍,气度不凡,眼神中却都带着一丝难掩的激动与凝重。左侧一人,身姿挺拔如松,面容清俊,眉宇间自带一股翰林清贵的儒雅与沉稳,正是翰林院修撰许将(字定臣)。他目光如电,正紧紧锁在地图“青岗峡堡”的位置。右侧一人,身形魁梧,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隼,带着一股不羁的锋芒,是荫补入仕、现任大理评事章惇(字子厚)。他双手抱臂,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手肘,目光在“联蕃制夏”几个字上反复逡巡。居中一人,身形略显清瘦,面容白皙,眼神却异常灵动锐利,透着一种洞悉世情的精明与干练,是进士出身、现任真州军事推官吕惠卿(字吉甫)。他指尖轻轻点着《条陈》中“盐引纳粮”的条目,若有所思。这三人,皆因才学、胆识或特殊机缘,被太子赵顼留意、考察,并在此关键时刻召入府中。

许将因家学渊源(其父许仲容曾任边臣)及在经筵上的卓识受赏识;章惇因其父章俞(曾任边帅)的荫泽及自身刚烈敢言的性格被留意;吕惠卿则因在地方推官任上精于刑名、善理钱粮的政绩被欧阳修举荐(欧阳修赏识其才)。

“都看过了?”

赵顼的声音响起,不高,却清晰得如,瞬间打破了书斋的沉寂。他缓缓转身,目光平静地扫过三人。

“回殿下,臣等已阅。”

三人齐声躬身。赵顼走到书案后,指尖轻轻敲了敲那份皇城司密报:

“西夏十二万大军,已磨刀霍霍。最迟不超过九月秋收之际,便是烽烟再起之时。”他的目光转向《防秋条陈》,“朝廷诸公,殚精竭虑,定下筑堡、汰兵、纳粮、联蕃诸策。然……纸上谈兵易,躬行实践难。”

他抬起眼,目光如炬,直视三人:

“孤召尔等前来,非为清谈。朝廷……欲予尔等一个机会,一个于国难之际,挺身而出,砥柱中流的机会!”

三人呼吸骤然一紧!眼中瞬间爆发出炽热的光芒!赵顼不再多言,拿起一份早已备好的、盖有三司印玺的谕令,声音沉稳而有力:

“许将!”

“臣在!”

许将踏前一步,躬身应道。

“尔状元及第,学识宏富,更兼沉稳持重,通晓边事。”

赵顼目光锐利,

“朝廷擢尔为秦风路经略安抚司管勾机宜文字(机要参谋)! 即日赴任!辅佐经略使及王子纯(王韶),专司联蕃、筑堡事宜! 蕃部联络、盟约缔结、堡寨选址、工料调度、文书机宜一应事务,皆可参赞!务必使俞龙珂、木征等部,为我所用!使横山堡寨,如期建成!”

许将心头剧震!管勾机宜文字!此职虽非显赫高官,却是经略司核心幕僚!掌机密文书,参与军机谋议!尤其辅佐王韶这等锋芒毕露的干才,参与联蕃、筑堡此等关乎国运的要务!这是何等的信任与重托!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热血,深深一揖,声音清朗而坚定:

“臣……领命!定不负殿下重托!必竭尽驽钝,佐王参军(王韶)联蕃筑堡,锁西夏之喉!”

赵顼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章惇:

“章惇!”

“臣在!”

章惇声如洪钟,踏前一步,眼中锋芒毕露!

“尔性情刚毅,明察秋毫,不惧权贵。”

赵顼看着他,

“孤知尔父(章俞)曾镇守西陲,尔亦熟稔边情。今朝廷擢尔为环庆路经略安抚司签书判官厅公事(机要司法、审计官)! 即日赴任!专司三事:”

“一,督蜃灰营造! 沈存中(沈括)所献‘蜃灰’神物,乃筑堡关键!尔需亲临工所,督造蜃灰烧制、泥浆调配、堡墙砌筑!严核工料,杜绝偷减!确保蜃灰之坚、速、耐水之效,尽显无遗!”

“二,核边饷粮秣! 盐引纳粮,商贾输边,此乃军命所系!尔需严查各路军仓收储、发放!杜绝虚报冒领、克扣盘剥、以次充好! 凡有贪墨军资、贻误军机者无论官职,立劾严办!”

“三,协理民夫徭役! 筑堡征发民夫数万,易生怨怼。尔需协同地方,核丁册,均徭役,恤民力,惩豪强! 务必使民无怨言,工无懈怠!”

章惇听着这一条条沉甸甸的职责,胸中豪情激荡!签署判官厅公事!掌司法、审计、监察!虽非统兵大将,却是扼守钱粮工料命脉的要职!督造关乎成败的蜃灰堡!稽查维系军心的粮饷!协理数万民夫!这每一项,都是千钧重担!更是皇上和太子殿下对他“刚毅明察”的绝对信任!他猛地抱拳,声音如金石交击:

“殿下放心! 蜃灰之坚,必由臣手铸就!粮饷之实,必由臣眼勘明!民夫之安,必由臣心体恤! 若有贪蠹宵小,敢动军国分毫……臣之刀笔,便是其断头铡!”

赵顼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最后看向吕惠卿:“吕惠卿!”

“臣在!”

吕惠卿躬身,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沉稳。

“尔精于刑名,明于钱谷,心思缜密,善断疑难。”

赵顼目光如电,

“盐引新法,乃国之命脉!‘纳粮于边’之策,更是解西北燃眉之急的胜负手!但是此策初行,东南盐司、西北边镇、沿途漕运、乃至购引商贾们利益交错,盘根错节! 极易滋生虚估(虚报价值)、套利、贪墨、盘剥之弊!”

他拿起一份三司的奏报:

“已有风闻,东南盐司有吏员勾结商贾,虚估粮价,套取盐引;沿途税卡,有借查验之名,勒索商队;边镇仓场,有收粮不实,以次充好此等蠹虫,若不及时清除,必毁新政根基!断军需命脉!”

“朝廷擢尔为三司盐铁司检法官! 赐巡盐御史衔! 即日持朝廷谕令,巡行东南盐司(两浙、福建)、发运司(漕运)、陕西四路军仓!专司稽查盐引纳粮诸事!”“尔之权责:”

“一,核引实! 严查盐引发放、核销流程!杜绝滥发、冒领、伪造!”

“二,查虚估! 严核商贾所纳粮草、绢帛、铜钱、交子之实值!严惩虚报价值、套取盐引之奸商蠹吏!”

“三,肃漕运! 严查沿途漕司、税卡!凡有借查验之名,勒索商队,阻滞粮运者……立劾!严惩!”

“四,清仓场! 严查陕西四路军仓收储!凡有收粮不实、以次充好、克扣斤两、拖延兑付者无论边将仓吏,立劾!严办!”

吕惠卿眼中精光爆射!三司盐铁司检法官!虽只是从七品,但加“巡盐御史”衔,持朝廷谕令,便是代天巡狩!其权柄之重,可直达天听!专司稽查盐引纳粮这盘根错节、利益熏天的要害环节!这简直是一把插入帝国财政与军事命脉最敏感处的利刃!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躬身一揖,声音沉稳而锐利:

“臣……领命! 盐引纳粮,国之血脉! 虚估之弊,臣必洞烛! 漕运之阻,臣必斩断! 仓场之蠹,臣必肃清! 此去东南西北,定不负殿下所托!必使新政清流,畅达边陲!”

赵顼看着眼前三位年轻而充满锐气的臣子,看着他们眼中燃烧的斗志与决心,缓缓点头。他走到书案前,拿起三枚早已备好的鎏金错银令牌。令牌正面刻着“大宋谕令”四个篆字,背面则分别刻着“秦风机宜”、“环庆签判”、“盐铁巡按”字样。他将令牌一一递到三人手中。

令牌入手,沉甸甸的,带着金属特有的冰凉质感,更带着一股千钧重担的肃杀之气!赵顼的目光,如同淬火的寒冰,缓缓扫过三人年轻而坚毅的脸庞。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三位爱卿任命三司和吏部已经同意下达,此去关山万里,烽烟遍地,荆棘丛生。”

“尔等手中之令,非是荣宠,乃是千钧重担!是皇上和孤……对尔等的期许与信任!”

“许定臣!章子厚!吕吉甫!”

“皇上和孤,朝廷将西北锁喉之局、蜃灰筑城之基、盐引纳粮之脉尽付尔等之手!”

“此去尔等是金是铁”

赵顼微微一顿,目光陡然锐利如刀锋,仿佛要直视他们的灵魂:

“孤拭目以待!”

“臣等——万死不辞!”

三人齐声应诺!声音洪亮,带着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决绝!他们紧握令牌,仿佛握住了自己的命运,更握住了帝国未来的一线曙光!赵顼不再多言,转身走向窗边。

他推开雕花木窗,一股带着暑气的夜风涌入,吹动他玄色的袍袖。窗外,夜空如墨,繁星点点,映照着沉寂的汴京城。三人对着太子挺拔如山的背影,深深一揖,无声地退出书斋。

书斋内,烛火摇曳。赵顼独立窗前,望着深邃的夜空。他摊开手掌,掌心似乎还残留着令牌冰冷的触感。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夜幕,看到了西北横山的风雪,东南盐场的炉火,陕西边关的烽烟。良久,一声极轻、却带着无尽期许与凛冽杀伐之气的低语,逸出唇齿,消散在夜风中:

“惊雷将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