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23章 英宗见英才

宋神宗的新宋 第23章 英宗见英才

作者:梦想败给生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21:22:48

治平三年五月初,福宁殿西暖阁。浓重的药味混杂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气息,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肩上,让人喘不过气来。窗外的光透过窗的缝隙洒进来,却无法照亮这充满压力的大殿。

他裹着的薄毯,斜倚在软榻上,目光浑浊地扫过阶下肃立的几位重臣:韩琦、富弼、文彦博、曾公亮、欧阳修和吕公弼。气氛凝重,西北情报的巨压如同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太子赵顼(此时已正式册立)身着玄色储君常服,立于御阶之侧。他身姿挺拔,面容沉静,目光深邃如渊。他微微侧身,对英宗躬身道:

“父皇,儿臣欲引荐二人,或可解西北筑堡燃眉之急,乃至为日后平夏大业,埋下伏笔。”

英宗疲惫地抬了抬手,示意准奏。殿门轻启。两名身着青绿官袍的年轻官员躬身而入。一人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透着学者特有的专注与热忱,正是水部郎中兼提举东南盐场沟渠引排营田使——沈括(字存中)。

另一人,身形魁梧,面容刚毅,眉宇间带着一股久历边事的沉稳与锐气,却只是个微末小官打扮——建昌军司理参军王韶(字子纯)。

“臣沈括(王韶),叩见陛下!叩见太子殿下!”

二人齐声拜倒。

“平身。”

英宗声音嘶哑,

“太子荐尔等……有何良策?”

沈括率先起身,从随行小吏手中接过一只蒙着粗布的漆盘。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痴迷的兴奋光芒,猛地揭开粗布!一股更浓烈的、混合着海腥与石灰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盘中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堆灰白色的、看似寻常的粉末!粉末旁,还放着几块形状不规则、颜色灰暗、却异常致密的硬块,以及几块用这种灰泥粘合在一起的青砖、石块!

“陛下!诸位相公!”

沈括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此物,名曰——‘蜃灰’!”

“蜃灰?”

韩琦眉头微蹙,鹰隼般的目光扫过那堆粉末,

“此非寻常石灰?”

“非也!”

沈括摇头,语速极快,

“石灰取于山石,蜃灰……源于沧海!”

他拿起一枚灰白色的贝壳碎片,

“此乃东南沿海常见之牡蛎、蛤蜊等贝类外壳!臣督盐场沟渠时,见渔民堆积如山,弃之如敝履!忽思古方有‘蜃炭’(注:古代已有用贝壳烧灰记录,但未大规模用于军事)之说,遂命人取之,以盐场煎盐之高温炉窑煅烧!去其有机,存其钙质! 再研磨成粉,便是此‘蜃灰’!”

他拿起一块灰暗硬块,用力敲击,发出沉闷的金石之声:

“此乃蜃灰粉,混以筛净河沙、熬煮糯米汁液、并捶打柔韧之麻刀(麻纤维)!以一定比例调和,加水搅拌成浆!干固之后……”

他猛地将硬块砸向地面青砖!

“砰!”

一声闷响!青砖碎裂!而那灰暗硬块,竟只崩掉一小角!

“嘶——”

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连一直闭目养神的富弼都猛地睁开了眼!沈括又拿起两块用蜃灰粘合在一起的青砖,将其浸入一旁早已备好的水盆中:

“诸位请看!水浸三日,其粘合处……坚如磐石!水不能侵!”

他捞出砖块,用力掰扯,那两块砖如同长在一起,纹丝不动!

“更妙者!”

沈括眼中精光爆射,

“此物凝结极快! 寻常三合土(石灰、粘土、沙子)需层层夯筑,耗时弥久!而蜃灰泥浆,半日初凝,三日可承重! 若天气晴好,十日便可坚逾寻常堡墙!筑堡之速,可倍之!”

他拿起盘中最后一块样品——一块用蜃灰涂抹、反复捶打、表面光滑如镜的土坯:

“此乃以蜃灰泥抹面之土墙!其表光滑坚韧,雨水冲刷不蚀,刀劈斧凿难伤! 远胜夯土墙之疏松易毁!”

韩琦猛地起身!几步跨到漆盘前!枯瘦的手指捻起一撮蜃灰粉末,又拿起一块硬块,指甲用力刮擦,感受着那坚硬的质地!他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精光,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沈存中!此物……此物……可抵三合土?!坚如磐石?!速凝耐水?!”

“千真万确!”

沈括斩钉截铁,

“臣已在江宁、杭州两地试筑堤坝、沟渠、小堡数处!经数月风雨、水浸、人畜踩踏,屹立不倒!坚逾寻常! 若用于西北筑堡,省时!省力!省料!更坚不可摧!”

“好!好!好!”

韩琦连道三声好,激动得白须颤抖!他猛地转身,对着御座上的英宗,声音洪亮如钟:

“陛下!此‘蜃灰’若真如沈括所言,实乃天赐筑城神物!横山筑堡,工期紧迫!有此物相助,工期可缩短一半!堡墙坚固更胜往昔! 此乃……解西北燃眉之急的定海神针! 老臣恳请陛下,即刻擢升沈括,专司蜃灰烧制、调配、筑城事宜!调拨盐场闲置窑炉,广收沿海弃贝!全力赶制!”

英宗蜡黄的脸上,也因激动而泛起一丝病态的红晕!他挣扎着坐直身体,嘶声道:

“准!擢……擢沈括为军器监丞!兼领……蜃灰营造使!赐专奏之权!所需人力、物料、盐场窑炉……枢密院、三司、盐铁司……一体协办!不得有误!”

“臣……领旨!谢恩!”

沈括激动跪倒,声音哽咽。他知道,自己毕生所学,终于找到了报效国家的用武之地!众人的目光,随即聚焦在一直沉默立于沈括身侧的王韶身上。这位年轻的司理参军,面对满殿宰执重臣,竟无半分怯色,眼神沉稳如磐石。太子赵顼适时开口:

“父皇,诸位相公。王子纯(王韶字)虽官职卑微,然久在边陲,深谙蕃情,胸有韬略。儿臣观其昔日条陈,于平夏大计……有独到之见。”

王韶深吸一口气,踏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卷早已备好的奏疏,双手高举:

“臣王韶,昧死进言!西夏之患,非一役可平!当行‘联蕃制夏,堡寨钉进,精骑突袭’之策!”

他展开奏疏,声音沉稳有力,字字千钧:

“其一,联蕃! 河湟吐蕃诸部(唃厮啰政权分裂后各部),与西夏世仇!尤以俞龙珂(青唐吐蕃首领)、木征(河州吐蕃首领)等部为甚!当遣使厚结,许以茶盐、绢帛、官爵!使其为我藩篱,袭扰西夏侧背!断其与吐蕃勾结之路!”

“其二,筑堡! 非仅守御!当以横山为基,步步为营,择要隘筑堡! 堡成,则屯精兵,储粮械,招抚附近熟蕃(归顺蕃部)、流民!如铁钉入木,步步蚕食西夏膏腴之地(如天都山牧场、横山粮道)!压缩其生存空间!”

“其三,精骑! 汰冗兵,练精骑!募蕃汉敢死之士,组轻骑劲旅! 依托堡寨,如臂使指! 敌聚,则凭堡固守;敌散,则精骑四出,焚其粮草,断其归路,猎杀其游骑!使其进不能攻,退不能守!疲于奔命!”

他猛地合上奏疏,目光如炬,直视御座:

“如此三策并举!筑堡如钉,联蕃如网,精骑如刃!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臣敢断言——十年之内,必可断西夏右臂(河湟),锁其咽喉(横山),使其困守荒漠! 二十年……可平西夏!复我汉唐故土!”

“二十年平夏?!”

枢密使文彦博失声惊呼!他一把抓过王韶的奏疏,目光如电,飞速扫过!越看,他眼中惊愕之色越浓!这绝非纸上谈兵!其策对蕃情之洞悉,对地理之熟稔,对敌我优劣之把握,对“堡寨—精骑—蕃部”三位一体战术的构想……精妙!狠辣!务实! 此子……大才!韩琦、富弼等人也围拢过来,传阅奏疏。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好一个‘堡寨如钉,联蕃如网,精骑如刃’!”

韩琦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久违的、如同发现稀世珍宝般的狂喜光芒!

“陛下!此子……深谙边事!胸藏甲兵! 其策……老成谋国,深谋远虑! 若假以时日,授以权柄……确为平夏之不二人选!”

富弼捻须沉吟,缓缓点头:

“联蕃制夏,古之良策。筑堡钉进,步步为营。精骑游击,以逸待劳。此三策……环环相扣,稳扎稳打!非急功近利,乃长治久安之谋! 此子……可大用!”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王韶那身低阶的司理参军服色上,带着一丝老成持重的忧虑,

“然……王子纯资历尚浅,骤然拔擢高位,恐……非福。 易招物议,亦难服众。”

韩琦闻言,白须微颤,眼中精光闪烁。他深知富弼所虑在理。北宋官场,讲究出身、资历、按部就班。王韶一介微末小吏,纵有奇才,若骤然跃升要职,必遭清流非议、同僚妒忌,反成众矢之的,难以施展。但眼下西北危局,正需此等干才!他略一沉吟,决然道:

“彦国(富弼字)公所虑甚是!然此刻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才!”

他转向英宗,声音斩钉截铁,

“陛下!老臣以为,王子纯之才,当破格擢用!然为稳妥计,可擢其为秦风路经略安抚司管勾机宜文字(机要参谋)!赐绯鱼袋(六品以下官员赐绯鱼袋,为殊荣,可着绯色官服),允其参赞军机,随军效力! 此职虽非显赫,然位处枢机,可近观其能!待其于军前献策立功,再行升赏!如此,既显朝廷破格用人之意,又不违官场常例,可安众心!”

文彦博(枢密使)也点头附议:

“韩相之言甚妥!管勾机宜文字,掌机密文书,参与谋议,正可发挥其才!赐绯鱼袋,亦彰其功!待其建功,再行升迁,水到渠成!”

英宗浑浊的眼中,也迸发出最后一丝炽热的光芒!他看着阶下那沉稳如山、目光锐利的王韶,仿佛看到了未来踏破贺兰山阙的希望!他颤抖着伸出手指:

“准……准韩卿所奏!擢……擢王韶为秦风路经略安抚司管勾机宜文字!赐……赐绯鱼袋!准其……随军参赞!献策平夏!”

“臣……领旨谢恩!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太子殿下知遇之恩!”

王韶重重叩首,声音沉稳而坚定。他深知,这“管勾机宜文字”虽非高位,却是踏入西北军机核心的第一步!是韩相公与太子殿下为他铺就的、施展抱负的基石!暖阁内,气氛因沈括的“蜃灰”与王韶的“平夏三策”而变得炽热激昂!重臣们围着那盘神奇的灰白粉末和那份字字珠玑的奏疏,激烈讨论着细节,规划着未来。

烛火跳跃,映照着他们因希望而焕发光彩的脸庞。太子赵顼静静立于一旁,目光平静地扫过兴奋的沈括,沉稳的王韶,激动的韩琦,沉思的富弼……看着这群为帝国未来殚精竭虑的臣子,看着那盘即将改变西北防务格局的“蜃灰”,他的嘴角,缓缓勾起一丝极淡、却洞悉一切的弧度。

片刻,他见诸事已定,英宗面露极度疲惫之色,便躬身告退:“父皇劳顿,儿臣先行告退。沈、王二位,当速赴任所,勿负圣恩。”英宗无力地摆摆手。

赵顼转身,玄色袍袖轻拂,步履沉稳地走出暖阁。厚重的殿门在他身后缓缓合拢,隔绝了内里的喧嚣与炽热。殿外,春风一阵,卷起阶前未化的残叶。满天繁星的天空,那一轮明月微微挂着。赵顼驻足阶前,深深吸了一口清冷清澈的空气。

他摊开手掌,掌心不知何时沾上了一抹灰白的粉末——那是方才沈括演示时飘散的蜃灰。他低头,看着掌心那抹不起眼的灰白,指尖轻轻捻动。粉末细腻,带着海风的咸涩与炉火的余温。

良久,一声极轻、极淡,仿佛带着无尽感慨与洞见的叹息,逸出他的唇齿,瞬间被呼啸的北风吹散,消弭于无形:“科技……改变生活啊……”那声音,轻如尘埃,却仿佛蕴含着穿越时空的智慧与力量。

他收回手,负于身后,玄色的身影融入深宫充满希望的春风之中,步伐坚定,走向那即将由他亲手执掌的、充满挑战与变革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