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35章 发现 “棉花” 商机

穿越唐朝当财子 第35章 发现 “棉花” 商机

作者:翅膀上的蜘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0:15

离开龟兹的前一天午后,李逸闲来无事,带着阿罗憾和两名伙计,在龟兹城的市集上闲逛。初夏的龟兹市集,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西域的特色商品 —— 色彩鲜艳的丝绸、晶莹剔透的和田玉、香气浓郁的安息香,还有各种新奇的瓜果和手工艺品。

李逸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市集上的商品,时不时与商贩交流,了解西域的物产和需求。突然,他的目光被一个角落的摊位吸引 —— 摊位上摆放着一堆白色的 “绒毛团”,质地柔软,摸起来像云朵一样,几位龟兹妇人正围着摊位,挑选着这些 “绒毛团”。

“阿罗憾,那是什么?” 李逸指着白色 “绒毛团”,好奇地问。

阿罗憾顺着李逸指的方向看去,笑着说:“大人,那是棉花,是龟兹的特产。当地百姓会把棉花采摘下来,晒干后去除种子,用来填充枕头、被褥,也会少量织成布,做贴身衣物。”

“棉花?” 李逸心里一动 —— 他在现代见过棉花,知道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制成的棉衣、棉被轻便又保暖,远超唐朝中原地区常用的麻衣和皮衣。可在唐朝,棉花主要种植在西域和南方少数地区,中原少有人种植,百姓大多不知道棉花的价值,更别说用棉花制作衣物了。

李逸快步走到摊位前,拿起一团棉花,仔细触摸 —— 棉花纤维柔软细长,弹性十足,手感比丝绸更亲肤,比羊毛更细腻。他问道:“老板娘,这棉花怎么卖?是用来做什么的?”

摊位老板娘是一位中年龟兹妇人,看到李逸穿着大唐服饰,又听阿罗憾翻译了问话,连忙笑着说:“这位大唐贵客,这棉花一贯钱三斤。我们平时用它填充枕头,睡起来特别舒服;也会把棉花纺成线,织成薄布,做夏天的贴身衣裳,凉快又透气。”

李逸又问:“这棉花是哪里种的?产量多吗?”

“就在龟兹城外的农田里种的。” 老板娘指着城外的方向,“每年秋天采摘,产量还不少。只是这棉花织的布不如丝绸好看,价格也便宜,大多是平民百姓用,贵族们都喜欢穿丝绸。”

李逸心里暗暗激动 —— 他知道,棉花的价值远不止填充枕头和制作薄布。在现代,棉花是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制成的棉衣比麻衣保暖,比皮衣轻便,成本还更低,非常适合唐朝中原地区的百姓。尤其是冬季,中原百姓大多穿厚重的麻衣或昂贵的皮衣,麻衣保暖性差,皮衣价格高,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要是能将棉花引入中原,推广种植,再制作成棉衣、棉被,肯定能成为惠及百姓的大商机!

第一步:深入了解棉花特性与种植

为了进一步了解棉花,李逸请老板娘带路,前往龟兹城外的棉花种植地。出了城,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一片白色的棉田出现在眼前 —— 棉株大约有半人高,枝头挂满了白色的棉桃,像一个个小小的雪球,微风拂过,棉桃轻轻晃动,场面十分壮观。

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龟兹老农,看到李逸一行人,放下手中的农具,热情地迎了上来。老板娘介绍道:“这是我的丈夫,这片棉田就是我们家种的。”

李逸向老农拱手行礼:“老人家,打扰了。我是来自大唐的商人,对这棉花很感兴趣,想向您请教一些问题。”

老农笑着说:“贵客客气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李逸蹲下身,仔细观察棉株和棉桃,问道:“老人家,这棉花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和气候?”

老农耐心地解释:“棉花在春天播种,夏天开花,秋天收获,一年一熟。它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沙质土壤也能种。我们龟兹的气候正好适合,每年亩产大概能有两百斤棉花。”

“两百斤?” 李逸惊讶地挑眉 —— 这个产量不算低,要是在中原推广种植,完全能满足百姓的需求。他又问:“棉花采摘后,怎么处理?需要什么工具吗?”

“采摘后要先晒干,然后用轧花机去除种子,再用弹花机弹松,就能用来填充或纺纱了。” 老农说着,从田埂边拿起一个木制的工具,“这就是轧花机,虽然简单,但很好用,一天能处理几十斤棉花。”

李逸接过轧花机,仔细查看 —— 这是一个简单的木制滚筒,上面有细密的齿,通过转动滚筒,就能将棉花中的种子分离出来。他试着转动滚筒,果然,棉花中的种子被轻松分离,留下干净的棉纤维。

“太好了!” 李逸心里更有底了 —— 棉花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并不复杂,中原的农民很容易掌握;而且棉花耐旱,适合中原大部分地区种植,推广难度不大。

第二步:购买棉花种子与种植技术

了解完棉花的特性和种植技术后,李逸决定购买一批棉花种子,带回长安推广种植。他对老农说:“老人家,我想向您购买一些棉花种子,带回大唐种植,不知您是否愿意出售?价格好商量。”

老农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棉花种子不值钱,我们每年都会留一些种子,明年播种。贵客要是想要,我可以送给您一些,不用花钱。”

李逸连忙说:“不行,种子是您辛苦培育的,怎么能让您白送。这样吧,我给您十贯钱,买您两百斤棉花种子,再请您写一份详细的种植说明,包括播种时间、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您看可以吗?”

十贯钱对老农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足够一家人半年的生活费。老农激动地说:“贵客太慷慨了!我不仅给您种子和种植说明,还可以派我的儿子跟您去大唐,教你们的农民种植棉花,直到你们学会为止!”

李逸大喜过望:“那就太感谢您了!您的儿子跟着我去大唐,我会给他每月五百文的工钱,包吃包住,等他教会农民种植后,再送他回来,还会给他准备一份厚礼。”

老农连忙道谢,当天下午就回家准备棉花种子和种植说明。傍晚时分,老农的儿子阿木提,带着两百斤棉花种子和一份手写的种植说明,来到李逸的住处。阿木提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勤劳能干,熟悉棉花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对去大唐充满了期待。

李逸仔细检查了棉花种子 —— 种子饱满,没有病虫害,质量非常好。他又看了种植说明,上面用西域文字详细记录了棉花的种植步骤,从播种到收获,每一步都写得很清楚。他让阿罗憾将种植说明翻译成汉语,方便带回长安后使用。

第三步:规划棉花推广与棉衣开发

当天晚上,李逸在住处召开会议,与赵虎、阿罗憾、木拉提等人,讨论棉花的推广计划。

“各位,这次在龟兹发现的棉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李逸拿出棉花种子,递给众人传看,“这棉花柔软保暖,制成的衣物比麻衣轻便,比皮衣便宜,非常适合中原百姓。我们将种子带回长安后,要分三步推广:”

第一步:试点种植

“回到长安后,我会先在长安周边的村庄,选择几块试验田,邀请阿木提指导农民种植棉花。选择的村庄要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合棉花生长;同时,我会给参与试点种植的农民提供补贴 —— 免费小说网站提供种子和农具,收获后按高于市场价两成的价格收购棉花,降低农民的种植风险,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赵虎点头:“这个主意好!农民们担心种植失败,有了补贴和收购保证,肯定愿意尝试。我可以让禁军帮忙,在试验田周边巡逻,防止有人破坏。”

第二步:技术推广

“在试点种植的同时,我会在长安城外设立‘棉花种植培训基地’,邀请阿木提担任技术顾问,定期举办培训班,教农民如何播种、施肥、防治病虫害、采摘和加工棉花。同时,我会让工匠工坊制作一批轧花机和弹花机,免费发放给参与种植的农民,提高棉花的加工效率。”

阿罗憾补充道:“我可以帮忙翻译种植技术资料,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手册,方便农民理解。西域的棉花种植技术虽然简单,但中原的气候和土壤与龟兹略有不同,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阿木提的经验很重要。”

第三步:产品开发

“等棉花收获后,我会让工匠工坊开发棉花制品 —— 首先制作棉衣和棉被,棉衣采用‘里棉外麻’的设计,内层用棉花填充,外层用麻布包裹,既保暖又耐用;棉被则用优质棉花填充,轻便保暖,比传统的棉被(用芦花、柳絮填充)效果好得多。同时,我会在‘逸品轩’的门店推出棉花制品,先在长安推广,再逐步扩展到洛阳、扬州等城市。”

木拉提笑着说:“大人想得真周到!我在西域时,就穿过棉花做的贴身衣物,冬天特别暖和。中原的冬天比西域冷,棉衣肯定会很受欢迎。”

李逸还考虑到棉花推广中的潜在问题:“棉花在中原是新作物,农民可能会有顾虑,比如担心销路、担心种植技术复杂。我们要多做宣传,通过‘逸品轩’的门店、平民巷的便民点,向百姓介绍棉花的好处;同时,邀请试点种植的农民分享经验,用实际成果打消大家的顾虑。”

第四步:棉花种子的运输与保护

棉花种子的运输是一个关键问题 —— 从龟兹到长安,路途遥远,需要二十多天,还要经过戈壁、沙漠,种子容易受潮、发霉或被虫蛀。为了确保种子安全抵达长安,李逸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干燥处理:将棉花种子放在阳光下暴晒三天,去除水分,确保种子干燥;

密封包装:用双层油纸将种子包裹,再装入陶罐中,陶罐口用蜡密封,防止受潮和虫蛀;

专人看管:安排阿木提和一名细心的伙计,专门负责看管种子,每天检查陶罐的密封情况,确保种子没有问题;

防潮措施:在装种子的马车里,放置生石灰和干燥的草木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保持车厢干燥。

阿木提看着李逸对种子如此重视,感动地说:“大人,您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种子,不让它受到一点损坏。等回到大唐,我会好好教农民种植棉花,让大唐的百姓也能用上棉花做的衣物。”

李逸拍了拍阿木提的肩膀:“谢谢你,阿木提。棉花不仅能改善大唐百姓的生活,还能促进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你的功劳很大。”

第五步:告别龟兹,带着商机出发

第二天清晨,李逸率领贸易队,满载着龟兹交换的良马、玉石和珍贵的棉花种子,在苏伐叠国王和百姓的送别下,离开了龟兹国,朝着疏勒国的方向前进。

苏伐叠国王看到贸易队马车上的棉花种子,好奇地问:“李逸大人,那些陶罐里装的是什么?看起来很珍贵。”

李逸笑着说:“国王陛下,那是棉花种子。我打算将它带回大唐推广种植,制作成棉衣、棉被,改善百姓的生活。未来,我们还可以用棉花与龟兹进行贸易,让更多的人受益。”

苏伐叠国王惊讶地说:“棉花?没想到这不起眼的绒毛,还有这么大的用处!祝大人在大唐推广成功,以后我们龟兹的棉花,也能卖到大唐去!”

“一定会的。” 李逸点头,“等棉花在大唐推广成功,我们‘逸品轩’会与龟兹建立棉花贸易合作,大量收购龟兹的棉花,让龟兹的百姓也能通过棉花增收。”

贸易队的马车行驶在西域的戈壁滩上,李逸坐在马车上,手里拿着一小团棉花,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次发现的棉花商机,比之前的任何商品都更有潜力 —— 棉花不仅能改善百姓的生活,还能带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大唐的繁荣做出贡献。

阿罗憾坐在李逸身边,看着他手中的棉花,笑着说:“大人,您真是太厉害了!在龟兹这么多人,都只把棉花当普通的填充物,只有您发现了它的巨大价值。”

李逸笑着说:“这只是因为我来自不同的地方,知道棉花的用途。其实,每个地方都有潜在的商机,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关注百姓的需求,就能发现更多像棉花这样的宝贝。”

接下来的几天,贸易队继续向疏勒国前进。李逸利用赶路的时间,完善棉花的推广计划,甚至开始构思棉衣的设计 —— 他计划设计两种棉衣,一种是面向平民的 “实用款”,用麻布做外层,棉花做内层,价格便宜,保暖性好;另一种是面向权贵的 “高端款”,用丝绸做外层,优质棉花做内层,还可以绣上精美的花纹,提升档次。

他还想到,棉花不仅能做衣物,还能做、棉籽油等产品,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发棉花的价值,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

半个月后,贸易队抵达疏勒国。疏勒国王同样对大唐的商品充满兴趣,尤其是逸品犁和玻璃镜,当场签订了大宗贸易协议。李逸在疏勒国也设立了 “逸品轩?西域分店”,推广中原的商品。

但李逸的心思,早已飞到了长安的棉花种植计划上。他在疏勒国停留了十天,完成贸易合作和分店筹备后,就迫不及待地率领贸易队,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

马车行驶在返回长安的路上,李逸看着窗外的景色,心里充满了憧憬。他知道,回到长安后,推广棉花种植会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农民的顾虑、技术的调整、市场的接受度等,但他有信心克服这些挑战 —— 他有朝廷的支持,有苏府和 “逸品轩” 的资源,还有阿木提这样的技术顾问,更重要的是,棉花能真正改善百姓的生活,这是最坚实的基础。

他的唐朝创业传奇,因这次发现的棉花商机,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未来,他要让棉花在中原的土地上茁壮成长,让棉衣温暖每一个大唐百姓,让 “逸品轩” 的品牌,不仅代表着优质的商品,更代表着改善民生、惠及天下的责任与担当。

而这一切,都将从带回长安的那两百斤棉花种子开始,一步步变为现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