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174章 三日破敌,收复河西

穿越唐朝当财子 第174章 三日破敌,收复河西

作者:翅膀上的蜘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0:15

瓜州城内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还弥漫着火药与尘土的混合气息。李逸与程处默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沙州的方向,神色却丝毫不敢放松 —— 相比瓜州,沙州的突厥守军更精锐,城墙也经过多年加固,高达五丈、厚达四尺,寻常投石机根本无法撼动。更重要的是,据俘虏供述,沙州城内不仅有五千突厥守军,颉利可汗还派了三千骑兵驻守在沙州西北三十里的一处驿站,一旦沙州遇袭,援军半日便可抵达。

“沙州不好打啊。” 程处默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城墙比瓜州坚固一倍,还有三千援军策应,若是硬攻,咱们的伤亡怕是要比瓜州多得多。”

李逸没有立刻接话,而是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叠的沙州地形图,缓缓展开。图纸上用红笔标注着沙州的城墙走向、城门位置,还有西北方向的驿站与必经山谷。他的指尖在 “山谷” 二字上停顿片刻,眼中渐渐闪过一丝光亮:“程将军,沙州城墙虽坚,却有一个致命弱点 —— 援军必经的那处山谷,两侧是陡峭山壁,中间通道狭窄,正是伏击的好地方。我们不妨用‘围点打援’之策:先以火药炮牵制城内守军,让他们不敢轻易出城;再在山谷设伏,歼灭突厥援军;援军一灭,城内守军必士气大跌,届时再劝降或强攻,都易如反掌。”

程处默凑到地图前,顺着李逸的指尖看向山谷位置,眼中瞬间燃起光芒:“好计策!这山谷我知道,最窄处仅能容三骑并行,只要咱们在两侧山壁布置弓箭手,再用你那火药箭,定能将援军一网打尽!只是…… 牵制城内守军,需要多少火药炮?剩下的兵力够不够伏击?”

“二十门火药炮,留十门围攻沙州,每日定时炮击城墙,让守军时刻紧绷;另外十门暂时封存,以备后续攻城之需。” 李逸指着地图细细盘算,“兵力方面,三万大军分三部分:一万五千人负责围困沙州,每日佯攻施压;一万两千人随我前往山谷设伏,其中两百人携带火药箭,占据山壁制高点,其余士兵埋伏在山谷出口,待援军进入伏击圈后封堵退路;剩下三千人留在瓜州,负责守护粮草与伤员,防止突厥残兵偷袭。”

计策既定,两人立刻分头行动。程处默调兵遣将,安排士兵加固瓜州防御、清点粮草;李逸则带领工匠们对火药武器进行维护 —— 检查火药炮的炮管是否有磨损,更换受潮的引火绳,将剩余的火药重新封装,确保每一件武器都能在战场上正常使用。逸品女红坊送来的麻布防潮袋派上了大用场,工匠们将火药按作战需求分装,一部分用于火药炮装填,一部分装入火药箭的药筒,忙到深夜,才将所有武器准备妥当。

次日天刚蒙蒙亮,唐军便兵分两路:程处默率领一万五千人,推着十门火药炮,朝着沙州进发;李逸则带着一万两千人,携带两百支火药箭,悄悄绕向西北方向的山谷。

程处默的部队抵达沙州城外时,正值辰时。他没有立刻发起进攻,而是下令将十门火药炮沿着沙州城墙均匀分布,炮口全部对准城墙中段 —— 这里是城墙最薄弱的位置,也是守军防守的重点。“先炮击一个时辰,让突厥人知道咱们的厉害!” 程处默一声令下,工匠们迅速装填火药与石弹,点燃引火绳。

“轰隆!轰隆!” 十门火药炮依次发射,石弹呼啸着飞向沙州城墙。城楼上的突厥守军见状,立刻架起弓箭,朝着唐军方向射箭,可弓箭的射程不足六十步,根本无法触及百丈外的火药炮阵地。守军只能眼睁睁看着石弹砸在城墙上,虽然第一波炮击未能炸开缺口,却在墙面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坑洼,碎石簌簌掉落,吓得守军纷纷躲到城墙内侧,不敢露头。

“继续炮击!每隔半个时辰一轮,不准停!” 程处默坐在战马之上,看着城墙上慌乱的突厥士兵,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 用持续的炮击,消磨守军的意志,让他们时刻处于紧张之中,同时也向沙州城内传递一个信号:唐军有足够的实力攻破城墙,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

与此同时,李逸率领的伏击部队已抵达山谷。他亲自登上山壁勘察地形,最终选定了一处两侧山壁陡峭、通道狭窄的地段作为伏击点。“两百名弓箭手分成两组,分别占据两侧山壁制高点,每人携带两支火药箭,待突厥骑兵全部进入山谷后再发射。” 李逸指着山壁上的隐蔽处,对弓箭手队长下令,“注意隐蔽,不要暴露行踪,引火绳要提前检查,确保点燃后能顺利引爆。”

弓箭手们迅速行动,背着火药箭,手脚并用地爬上陡峭的山壁,躲进岩石缝隙或灌木丛中,手中的弓箭对准了山谷通道。其余士兵则在李逸的指挥下,埋伏在山谷出口两侧,手中握着长矛与大刀,做好了封堵退路的准备。李逸还让人在山谷入口处的地面上撒了一层细沙 —— 这是为了掩盖唐军的脚印,同时也能通过马蹄踩在细沙上的声音,判断突厥骑兵的行进速度。

午时刚过,远处传来了隐约的马蹄声。埋伏在山壁上的弓箭手立刻警惕起来,握紧了手中的火药箭。李逸趴在山壁顶端的一块巨石后,透过树叶的缝隙望去 —— 只见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正朝着山谷方向疾驰而来,马蹄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正是突厥的援军。

“所有人注意,等骑兵全部进入山谷,听我号令再行动!” 李逸压低声音,通过预先约定的手势,将命令传递给各个埋伏点。

突厥骑兵很快抵达山谷入口,为首的将领勒住马,警惕地打量着四周。山谷两侧山壁陡峭,草木丛生,看起来并无异常。“加快速度,尽快赶到沙州!” 将领没有多想,一挥马鞭,率先进入山谷,身后的骑兵紧随其后,密密麻麻的马蹄声在山谷中回荡,掩盖了山壁上弓箭手们的呼吸声。

当最后一名突厥骑兵进入山谷,李逸猛地站起身,拔出腰间的佩剑,朝着下方大喊:“放箭!”

早已准备就绪的弓箭手们立刻点燃火药箭的引火绳,“滋滋” 的燃烧声在山谷中格外清晰。两百支火药箭如流星般从两侧山壁射出,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精准地落在突厥骑兵阵中。

“轰隆!轰隆!轰隆!” 一连串的爆炸声在山谷中响起,火光冲天,烟尘弥漫。突厥骑兵根本来不及反应,不少人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掀下马背,摔在地上;受惊的战马四处逃窜,互相踩踏,原本整齐的骑兵队伍瞬间变得混乱不堪。一名突厥将领试图稳住阵脚,刚举起弯刀想要下令反击,一支火药箭恰好落在他身边,爆炸的碎片瞬间穿透了他的铠甲,当场身亡。

“杀!” 李逸一声令下,埋伏在山谷出口的唐军士兵立刻冲出,手持长矛,朝着混乱的突厥骑兵发起冲锋。失去马匹的突厥士兵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要么被长矛刺穿,要么选择跪地投降。山谷内的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武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不到半个时辰,三千突厥援军便全军覆没 —— 两千余人战死,近千人被俘,只有少数几名骑兵侥幸从山谷侧面的小路上逃脱,却也已是惊弓之鸟,不敢再返回沙州。

李逸让人将俘虏押往瓜州,自己则率领伏击部队,带着缴获的战马与武器,朝着沙州方向进发。当他们抵达沙州城外时,程处默的炮击仍在继续 —— 经过多轮炮击,沙州城墙的中段已出现了几处明显的裂缝,守军的抵抗也越来越微弱。

“援军已被歼灭!” 李逸勒住马,对着程处默高声喊道。

程处默听到消息,心中大喜,立刻下令停止炮击,让士兵朝着城内喊话:“突厥援军已被我军全歼!沙州守军听着,速速开城投降,可免一死!若负隅顽抗,待我军攻破城墙,格杀勿论!”

城内的突厥守军早已被持续的炮击折磨得疲惫不堪,如今听闻援军被歼,更是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守军将领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唐军与威力巨大的火药炮,知道再抵抗下去也只是徒劳。傍晚时分,他终于下令打开城门,率领五千守军出城投降。

当唐军士兵手持长矛,列队进入沙州城时,城内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虽然脸上还带着战争留下的恐惧,眼中却已燃起了希望的光芒。有百姓自发地拿出家中的粮食与饮水,递给唐军士兵,口中不停地说着 “多谢大唐天兵”。

至此,从发起总攻到收复沙州,唐军仅用了三日时间。经统计,此次河西之战,唐军共杀敌三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缴获战马六千余匹、牛羊数万头,还收复了被突厥劫掠的粮食、丝绸等物资无数。沙州与瓜州的收复,不仅打通了中断多日的河西商路,更挫败了突厥妄图染指西域的野心,让河西走廊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当晚,沙州城内举行了简单却隆重的庆功宴。唐军士兵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缴获的牛羊肉,举杯欢庆胜利;李逸与程处默则坐在中军大帐内,看着手中的战报,脸上满是欣慰。“三日破敌,收复河西,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程处默举起酒杯,对李逸说道,“若不是你带来的火药武器与‘围点打援’的妙计,咱们不知还要在河西鏖战多久。这杯酒,我敬你!”

李逸笑着举杯,与程处默碰了一下:“程将军过奖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全体将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接下来,我们还要尽快修复被战争毁坏的城池与驿站,护送流离失所的百姓返回家园,让河西商路早日恢复畅通。”

次日清晨,李逸亲自起草战报,详细记录了收复河西的过程,派快马送往长安。战报送出后,他与程处默开始着手战后重建工作:工匠们带着士兵修复沙州与瓜州的城墙、修补被烧毁的房屋;唐军士兵护送百姓返回家园,帮助他们重建家园;逸品轩的商队也带着大量的粮食、药品与日常用品赶到河西,以平价卖给百姓,缓解物资短缺的困境。

几日后,长安传来消息 —— 唐太宗收到战报后,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嘉奖全体参战将士:封程处默为镇西将军,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封李逸为 “河西经略使”,赏黄金五十两、良田千亩,还特意下旨将火药武器纳入唐军常规装备,命李逸负责制定火药武器的生产与训练章程。

旨意传到河西时,李逸正在沙州城外查看商路修复情况。当他接过内侍宣读的圣旨时,心中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反而多了几分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河西的收复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需加强河西的防御,推广火药武器的使用,才能确保边境长久安稳,让河西走廊真正成为连接大唐与西域的纽带。

此时的河西走廊,风已渐渐变得温和。阳光洒在刚刚修复的城墙上,映照着唐军士兵忙碌的身影;远处的商路上,已有零星的商队开始重新启程,朝着西域的方向前进。李逸站在沙州城外,望着这充满生机的景象,心中清楚 —— 这场胜利,不仅属于唐军,更属于每一个渴望和平的河西百姓。而他,也将继续为守护这份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