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134章 学院开学,四方学子齐聚首

初秋的长安,天朗气清,微风带着桂花的甜香,拂过逸品学院的青砖院墙。这一日,升级后的学院迎来了首批新生,整个校园被装点得格外喜庆 —— 正门两侧悬挂着朱红的灯笼,灯笼上 “经世致用” 四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院墙外围着彩色的绸缎,随风轻轻摇曳;门口的石狮子旁,两名身着学院制服的杂役正忙着引导学子,脸上满是笑意。

天还未亮,学院门口便已有了动静。来自洛阳的张顺背着行囊,牵着一匹小马,马背上驮着他精心整理的记账笔记 —— 为了赶上开学,他提前三日从洛阳出发,日夜兼程,终于在清晨抵达长安。他抬头望着 “逸品学院” 的匾额,又摸了摸怀中母亲缝制的平安符,眼中满是激动:“终于到了!以后就能跟着王掌柜学复式记账法,再也不用为家里的绸缎庄账目发愁了!”

不远处,来自河北的李二柱正帮着父亲李大叔卸下马车上的行李。李二柱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手上还带着常年种地留下的老茧,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报名凭证,声音带着几分紧张:“爹,你说我能学好农科吗?要是学不会先进技术,可就辜负你了。”

李大叔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傻小子,你从小在田里长大,比谁都懂庄稼,只要跟着陈老农学,肯定能学好!等你学会了,咱们家的十亩水稻定能增产,说不定还能帮着村里人种出好庄稼!”

随着太阳升起,学子们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来自江南的周姑娘提着一个精致的药篓,里面装着她采集的草药标本 —— 她自幼跟着祖母学医,此次报考医科,便是想系统学习防疫知识,回家乡为乡亲们治病;来自蜀地的赵木匠背着一个工具箱,里面装着他设计的织布机图纸,他时不时拿出来翻看,心中盘算着如何在工科课堂上完善设计;来自西域的回纥少年阿木则穿着一身传统服饰,手里拿着父亲送的小马鞭,他是通过西域商队得知学院招生,特意来工科学习器械制作,想回去改良家乡的灌溉工具。

辰时整,李逸身着深蓝色的户部侍郎官袍,在苏瑶与学院讲师们的陪同下,站在学院门口迎接新生。他看着眼前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有青涩的少年,有沉稳的青年,还有几位年过三十的工匠,心中满是欣慰。

“各位同学,欢迎来到逸品学院!” 李逸的声音温和却有力,传遍了门口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是你们追逐梦想的起点,无论你们来自商户、农家,还是工匠家庭,无论你们此前是否有基础,只要肯努力、肯实干,都能在这里掌握一技之长,将来为大唐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子们纷纷鼓掌,眼中满是认同。张顺踮着脚,用力鼓掌,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商科,将来把家族的绸缎庄开到西域去;李二柱也握紧拳头,想着学好农科后,要让家乡的农田都用上先进技术。

随后,学子们按照学科分组,有序办理入学手续。商科的报到处前,王掌柜正忙着核对学子信息,他一边为张顺登记,一边笑着说:“你在报名表里写的记账难题,我都看到了,等开课了,咱们一一解决,保证你学会复式记账法。”

农科的报到处旁,陈老农特意带来了一袋新收的棉花种子,分给每位农科学子:“这是江南最新培育的棉种,产量比普通棉种高两成,你们先拿着,等学到作物种植课时,咱们一起在试验田种下,看看长势。”

工科的报到处前,王师傅正展示着改良后的织布机模型,对赵木匠说:“你设计的织布机图纸很有想法,就是齿轮咬合处还需改进,等上课了,咱们一起在实践工坊试试,说不定能造出更省力的织布机。”

医科的报到处旁,孙大夫与林婆婆正为学子们讲解草药标本的制作方法,周姑娘拿出自己采集的草药,林婆婆仔细查看后,赞许地说:“这株蒲公英采摘得正是时候,药效最佳,你有学医的天赋,好好学,将来定能成为好医师。”

每位学子办理完入学手续后,都会领到一套学院制服 —— 深蓝色的长袍,胸前绣着学科标识(商科绣算盘,农科绣稻穗,工科绣齿轮,医科绣药草),还有一套课本与笔记本。课本的扉页上,印着唐太宗亲题的 “经世致用” 四字,下方还有一行小字:“学以致用,为民实干”。

入学手续办理完毕后,学院为学子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活动。在杂役的引导下,学子们分成四组,参观校园。他们首先来到教学楼,商科教室的账桌上整齐摆放着算盘与账簿,农科教室的墙上挂着作物生长周期图,工科教室的角落放着各种器械零件,医科教室的柜子里摆满了草药标本,每一处都让学子们驻足观看,眼中满是好奇。

“你们看,这是复式记账法的样本账簿,每一笔收支都记得清清楚楚!” 张顺指着商科教室的账簿,兴奋地对身边的学子说。

“这株草药是金银花,我祖母说过,能预防风热感冒!” 周姑娘看着医科教室的草药标本,轻声说道。

随后,学子们来到学院的实践区域。农科的试验田被分成小块,每块田前都插着牌子,标注着作物种类与种植时间;工科的实践工坊里,几台改良后的织布机、水车正运转着,工匠们在一旁演示操作;医科的草药园里,种满了各种常见草药,林婆婆正带着几位医科学子辨认草药。

“这是‘逸品犁’,比传统犁省力多了,一天能耕五亩地!” 陈老农指着试验田旁的农具,对李二柱等农科学子说,“等你们学会使用,就能帮家里、帮乡亲们提高耕地效率了。”

“这台水车是工科的王师傅改良的,水流慢的时候也能转动,很适合咱们蜀地的小河流!” 赵木匠看着实践工坊的水车,激动地说道,连忙拿出图纸记录。

参观结束后,学子们回到学院礼堂,参加入学教育的最后一项 —— 与各科老师见面。每位讲师都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要求,王掌柜告诉商科学子:“咱们商科注重实践,每周都会安排模拟贸易活动,让大家在实践中掌握记账与营销技巧。” 陈老农对农科学子说:“农科的学习离不开田地,咱们每周有三天要在试验田实践,亲手种植、施肥、防治病虫害。” 王师傅对工科学子说:“工科讲究动手能力,你们要多在工坊里琢磨,大胆尝试改良器械,不怕犯错。” 孙大夫对医科学子说:“医科关乎生命,学习时要认真严谨,将来行医时要心怀百姓,不可懈怠。”

午时过后,学院的礼堂内座无虚席,盛大的开学典礼正式开始。礼堂的正前方,悬挂着唐太宗亲题的 “经世致用” 校训匾额,两侧摆放着长安百姓送来的贺礼 —— 西市商户送的绸缎,江南农户送的稻米,长安工匠送的器械模型,每一份都饱含着对学院的期待。

首先,唐太宗派来的使者 —— 礼部尚书长孙无忌,身着紫色官袍,走上讲台,宣读皇帝的寄语:“朕闻逸品学院开学,心甚慰。大唐之繁荣,需靠人才支撑;人才之培养,需靠实干教育。望诸学子牢记‘经世致用’之训,勤学苦练,掌握真才实学,将来或赴农田助丰收,或入商路促贸易,或操器械谋革新,或持医术救百姓,皆为大唐之幸,百姓之福。朕盼他日,见诸学子建功立业,不负韶华,不负皇恩!”

长孙无忌的声音刚落,礼堂内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学子们纷纷挺直腰板,眼中满是坚定 —— 皇帝的寄语,让他们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随后,李逸走上讲台,他看着台下的学子们,语气沉稳却充满力量:“同学们,今日是逸品学院升级后的首个开学典礼,也是你们求学之路的新起点。学院开设商科、农科、工科、医科,并非为了让大家追求虚名,而是为了让大家掌握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技艺 —— 商科将助你们驰骋商海,规范经营,推动贸易繁荣;农科让你们助力农业丰收,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工科使你们推动技术革新,让工匠少受累、效率高;医科帮你们守护百姓健康,让偏远地区的百姓也能享受到基础医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位学子,继续说道:“你们当中,有来自商户的子弟,渴望学好记账与营销,让家族生意更兴旺;有来自农家的孩子,希望掌握先进种植技术,让家乡的农田增产;有来自工匠家庭的青年,梦想改良器械,让工匠的工作更轻松;还有心怀仁爱的学子,立志学医,为百姓解除病痛。无论你们的初衷是什么,学院都将为你们提供学习的平台,希望大家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砥砺前行,将‘经世致用’的校训刻在心里,将来用所学知识回报大唐,服务百姓。”

李逸的话语,如同一把火,点燃了学子们心中的热情。张顺握紧了手中的记账笔记,心中想着将来要把西域贸易做得更好;李二柱望着礼堂外的试验田,暗下决心要让家乡的水稻产量翻番;赵木匠摸了摸怀中的图纸,期待着能改良出更先进的织布机;周姑娘看着医科教室的方向,立志要把防疫知识带回家乡,守护乡亲们的健康。

开学典礼结束后,学子们有序走出礼堂,学院为他们准备了简单却丰盛的午饭 —— 米饭、红烧肉、炒青菜,还有一碗温热的鸡汤。学子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交流着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梦想。

“我来自洛阳,家里开绸缎庄,以后想把绸缎卖到西域去!” 张顺说道。

“我来自河北,家里种棉花,我想学好技术,让家里的棉花产量更高!” 李二柱笑着说。

“我来自蜀地,会点木匠活,想改良织布机,让娘织布时不用那么累!” 赵木匠说道。

“我来自江南,跟着祖母学过医,将来想回乡下,为乡亲们治病!” 周姑娘轻声说道。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学院的校园里,为教学楼、试验田、实践工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学子们陆续回到宿舍,有的在整理课本,有的在讨论白天的见闻,有的在预习明天的课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

李逸与苏瑶并肩站在学院门口,看着学子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逸哥哥,你看他们多有朝气,将来定能成为大唐的栋梁之才。” 苏瑶轻声说道。

李逸点点头,眼中满是坚定:“是啊,他们是大唐的未来,是改革的希望。有了这些实干人才,大唐的农业会更繁荣,商贸会更兴旺,技术会更先进,百姓的生活也会更幸福。瑶儿,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所学院,定会成为大唐人才的摇篮,为盛世华章增添更多精彩。”

晚风拂过,桂花的香气愈发浓郁。逸品学院的灯光渐渐亮起,照亮了学子们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大唐未来的繁荣之路。四方学子齐聚于此,带着梦想与初心,在 “经世致用” 的校训指引下,即将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而他们的故事,也将成为大唐改革与发展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