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42章 安史之乱!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第42章 安史之乱!

作者:迷城寒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7:11:56

天幕之上,光影再度流转,盛唐的繁华如梦幻泡影般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动荡不安的画卷。

唐,张九龄轻抚胡须,眉头紧蹙,望着天幕中逐渐显露出的乱象,长叹一声:“自陛下怠于朝政,朝堂之上奸佞当道,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妒贤嫉能、结党营私,朝堂纲纪崩坏,此乃祸乱之源呐。”

宋,司马光奋笔疾书,记录下这一段历史:“开元末年,玄宗沉迷声色,荒废政务,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这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其狼子野心早已昭然若揭。”

【画面切换,战火纷飞,安禄山的叛军如汹涌潮水般席卷而来,所到之处,城池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汉,贾谊痛心疾首,捶胸顿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如今百姓赋税沉重,又逢灾年,食不果腹,流离失所,人心惶惶,这天下又怎能不乱?”

唐,杜牧摇头叹息:“阿房宫赋中所言‘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如今大唐之祸,亦是自身**奢靡所致,安史叛军不过是加速了这衰败的进程。”

【长安城内,唐玄宗听闻安禄山叛乱,惊慌失措,匆忙调集兵马平叛。然而,高仙芝、封常清兵败被杀,哥舒翰被迫出关迎敌,结果在灵宝会战中大败,潼关失陷。】

三国,诸葛亮羽扇轻摇,神色凝重:“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玄宗用人不当,指挥失策,临阵斩将,动摇军心,此乃兵家大忌,焉能不败?”

明,张居正目光如炬:“治国之道,在于用人唯贤,赏罚分明。此时应整顿军纪,稳定军心,再图破敌之策,而非慌乱行事,自乱阵脚。”

【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一行人仓皇出逃,行至马嵬驿,禁军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唐玄宗无奈之下,只得赐死杨贵妃。】

晋,阮籍仰天长啸,泪洒当场:“红颜祸水,自古有之,然真正导致国家衰败的,是帝王的昏庸与无能。玄宗若能早听忠言,又何至于此?”

清,曹雪芹搁笔沉思:“这世间繁华,不过是南柯一梦。昔日大唐盛世,如今却落得这般凄惨下场,真可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马嵬兵变后,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始着手反攻。】

唐,韩愈高声疾呼:“中兴之主,当有中兴之臣辅佐。郭李二人,乃国之栋梁,有勇有谋,忠心耿耿,定能平定叛乱,重振大唐雄风。”

宋,苏轼举杯遥祝:“愿郭李二将军旗开得胜,早日收复失地,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这大唐的锦绣山河,不能就此沉沦。”

【战场上,郭子仪、李光弼率领唐军与叛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回纥骑兵前来援助,唐军士气大振,接连收复长安、洛阳。然而,战争仍在继续,邺城之战中,唐军久攻不下,史思明趁机南下救援,唐军大败。】

唐,岑参从军多年,深知战争之残酷:“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胜负难料。这安史之乱,不知还要持续多久,可怜百姓,又要遭受多少苦难。”

唐,王昌龄目光坚定:“但只要大唐的将士们不屈不挠,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安史叛军内部矛盾重重,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又杀安庆绪自立为帝,后史思明也被其子史朝义所杀。终于,在唐代宗的努力下,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唐,李泌长舒一口气:“这场浩劫终于结束了,大唐虽遭受重创,但根基尚在,只要能吸取教训,励精图治,定能恢复往日的繁荣。”

唐,韦应物望着满目疮痍的大地,感慨万千:“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场战乱,让无数文人墨客见证了人间的苦难,也让他们的诗作更具深度与内涵。”

【天幕之上,浮现出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以及王维、李白等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的故事。】

宋,陆游感慨万分:“杜甫之诗,皆系于国家兴衰、百姓疾苦,真乃诗史也。他在乱世中,仍心怀天下,其精神令人敬佩。”

明,汤显祖动容道:“王维被俘后,虽被迫为官,但心向大唐,那首《凝碧池》便是他的心声。李白一生渴望建功立业,却因卷入永王之乱而深陷囹圄,令人叹息。”

【天幕渐暗,一行字缓缓浮现: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它如一场巨大的风暴,摧毁了大唐的盛世繁华,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以及历史的沧桑变迁。】

秦始皇嬴政冷哼一声:“这唐皇如此昏庸,失了天下根基,朕若为他,定不会让奸佞之臣祸乱朝纲,定要让这天下永归太平。”

汉武帝刘彻双手抱臂,沉声道:“盛世之下藏危机,用人不当乃大忌,唐之衰败,当引以为戒。”

李世民微微皱眉,眼神中满是忧虑与思索,他喃喃道:“朕开创贞观之治,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君主不能勤勉政事,心系百姓,任由奸佞横行,这江山迟早易主。玄宗此举,实是让朕痛心,大唐盛世毁于一旦,朕若在,定要力挽狂澜,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李隆基则满脸懊悔,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瘫坐在地上,悲叹道:“朕悔啊,悔不该沉迷声色,荒废朝政,轻信奸佞,致大唐陷入如此绝境,让百姓受苦,让祖宗基业受损。朕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更无颜面对天下苍生啊。”说罢,他掩面痛哭,身体颤抖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