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186章 五人去,无人归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第186章 五人去,无人归

作者:迷城寒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7:11:56

唐朝·大明宫

唐太宗李世民对房玄龄、杜如晦笑道:“茅焦这臣子,有勇有谋!勇在‘冒死进谏’,谋在‘抓准要害’——他知道嬴政最看重统一大业,便从‘国运’入手,而非纠缠母子私怨,这劝谏的智慧,值得我朝臣子学。”

房玄龄躬身:“陛下所言极是。当年魏徵谏言,虽也直,但比茅焦少了几分‘以死相谏’的决绝;而茅焦在杀谏氛围中挺身而出,更显难能可贵。今我唐初定,需广纳谏言,若百官都有茅焦这份胆色,朝堂必少疏漏。”

宋朝·紫宸殿

宋太祖赵匡胤握着玉斧,沉声道:“茅焦的胆色,朕佩服!朕当年‘杯酒释兵权’,靠的是智取,而茅焦面对暴怒的嬴政,靠的是‘以理服人、以死明志’。朝堂之上,就缺这种不避锋芒、只为国事的臣子。”

寇准朗声回应:“陛下圣明。茅焦谏言,不卑不亢,既不迎合,也不偏激,这正是‘忠臣’该有的样子。今我宋与辽、西夏对峙,朝堂决策容不得错,若臣子都像茅焦般敢直言过错,何惧外患?”

明中后期·嘉靖年间(西苑修道殿)

嘉靖帝看着天幕,对严嵩道:“茅焦倒有几分本事,知道抓嬴政的‘要害’——想统天下,就不能失孝道、寒贤心。

你辅政,也该学他‘抓要害’,别净说些没用的奉承话。”

严嵩躬身附和:“陛下英明。茅焦的劝谏,句句切中秦国根本,臣辅政时,也必以‘稳朝纲、固国运’为先,若见不妥,必及时进言,绝不让国事因疏漏受损。”

一旁的徐阶暗忖:茅焦敢谏,是因“为公”;严嵩如今多是“为媚上”,若真遇国事差错,未必有茅焦的胆色直言。

天幕这次的生意有些悲壮,只见天幕中赫然写着【#五人去,无人归#钱昭#于十三#元禄#孙郎#宁远州#任如意#六道堂】

【元禄不能过度劳累,马不停蹄赶了上千里路送出军情,最后死在最爱的人怀里。

于十三想要触碰却又收回的手,最爱漂亮的花孔雀再也看不到他最心爱的女人。

钱招到死也没有给柴明报仇,最后为了天下安定替害死柴明的皇帝挡刀而死。】

【孙朗在合县大捷的战场上为了保护于十三,最怕疼的他却身中数箭。

宁远舟一心想要隐居,最后为了家国大义以身殉国,却没能实现对如意的承诺。

杨盈为了家国大义舍弃儿女情长,把自己留在了安国。

任如意最后为了天下太平刺杀北磐狼主,一块同归于尽。】

【每个人都是注定的结局,但,都是为家国大义而死。

六道堂天道钱昭,为了给兄弟柴明等人报仇,劫持了昏庸无能的梧帝,可是当北磐人来犯,他却又挡在了梧帝身前,以命救下梧帝,紧要关头避免了梧国可能因为君王驾崩而产生的内乱。钱昭为救天子而死,死在了他对应的天道,为国牺牲,死得其所。】

【人道孙朗,呆萌可爱,喜欢毛茸茸的小动物,永远赶不上最新的瓜,却也拥有超高的武力值,作战之时的防御守护能力首屈一指,是保护大家的最强后盾。

可是在一场与北磐人的大战中,为了掩护想要刺杀北磐首领的于十三,而被乱箭扎成了刺猬,那一刻,他就是英雄。

饿鬼道元禄,鲁班后人,虽体弱多病,因出生时心脉不全,被断言活不过二十岁,却绝顶聪明,善于设计各种机关暗器。

合县之战,于十三让他去安都报信,本是想让他离开战场,好好活下去,可是他为了早日给十三哥请来援军,竟不顾身体日夜兼程的赶路,而被活活累死。】

【然而元禄用命带来的北磐南侵,合县危机的消息,却是安帝及太子的一场阴谋,元禄为报信累死,军情紧急,安帝却按兵不动,不思家国危机,百姓即将蒙难,竟还一心想着内斗,全管不顾安国子民死活。

阿修罗道于十三,长相俊美,风流倜傥,善于易容,风华绝代。

他说他遇到自己的克星,他就死了,后来他遇到了初月,他真的死了。

阿修罗道,嗜战好杀,没有眼睛,于十三在战场被炸瞎了眼睛,死于战火,尸骨无存,正好对应了他的道。】

【六道堂堂主,地狱道道主宁远舟,死在了他最想活的那一年。

就差一点,他就可以和任如意一起仗剑江湖,闲云野鹤了。

他是六道堂五人中最后一个死的,最后与小伙伴们在地下也算团圆了,也对应了他的地狱道。】

春秋战国·临淄宫(齐国)

齐景公攥紧手中圭璧,指节泛白,盯着天幕上“五人去,无人归”的字样,沉声道:“六道堂诸人,以命护家国,比那贪生怕死、只知争田夺地的卿大夫强百倍!若我齐国臣子都有这份心,何愁不能复桓文之业?”

晏婴垂眸拱手:“君上所言极是。元禄负病传军情、孙朗舍身护同伴,皆是以‘义’为先。反观如今朝堂,些人因私怨废公业,若见此幕,当羞愧难当。往后选官,当以‘忠勇’为要,方能固齐国根基。”

春秋战国·郢都(楚国)

楚宣王望着天幕中任如意“刺杀狼主、同归于尽”的记述,长叹一声:“一介女子,竟有此等胆识!比我国中些畏秦如虎的宗室强多了!当年城濮之败,皆因臣子无死战之心,若有任如意这份决绝,何惧晋、秦?”

屈原年少随侍侧,握拳朗声道:“大王!元禄‘以弱躯扛军情’、孙朗‘怕疼却身中数箭’,皆是以‘小己’赴‘大义’。

楚国地大物博,却常因臣子推诿、宗室争权误事。若能效仿六道堂‘为国不计生死’,楚国必能重振雄风,收回失地!”

天幕下,汉武帝刘彻执剑起身,望着天幕“任如意刺杀狼主”的记述,眼中燃起精光:

“此女有勇有谋,敢以一己之命换天下太平,堪比我朝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的决绝!朕欲扫匈奴、拓西域,正需这般‘不畏强敌、为国死战’的臣子百姓!”

董仲舒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六道堂诸人‘为家国大义而死’,恰合‘春秋大义’中‘舍生取义’之道。

今朝廷推‘独尊儒术’,当以这些义士为表率,教化万民重家国、轻私利,方能凝聚民心,助陛下成就万世功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