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30章 盘点十大谋士(三)

【盘点十大谋士,第四名:商鞅(秦)

功绩:在秦国推行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军功爵制,统一度量衡,使秦国从边陲弱国跃升为军事强国,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提供制度根基。

影响:其“法治”思想打破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中央集权雏形,所创制度被后世王朝继承,是中国古代“制度变革”最成功的实践者,影响延续两千余年。】

秦,嬴政:商公的变法确实不错,让我大秦国力强盛,就是可惜没有活到我这个时代,若商公能亲眼见朕扫**、定天下,不知会是何等神情?

当年他立木为信,以铁血手腕推新法,哪怕招怨宗室、身遭车裂也不退半步,这般魄力,后世难寻啊。

说起来,朕推行的书同文、车同轨,不也是顺着他当年统一度量衡的路子走么?他为秦国铺了基石,朕不过是在此之上建起了万里长城。

只是这新法严苛,当年百姓怨声载道,如今天下一统,倒也该学着在他的“法”里,添几分安抚民生的温度了。

【第三名:管仲(春秋·齐)

功绩: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提出“尊王攘夷”战略,稳定中原秩序;经济上“相地而衰征”(按土地质量征税)、发展盐铁官营,富国强兵;外交上合纵连横,奠定齐国百年霸权。

影响:被称作“华夏第一相”,其“以经济促国力、以外交定格局”的谋略,开创了古代谋士“治国先治利”的范式,孔子赞其“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可见对华夏文明的守护之功。】

齐,小白(齐桓公):管相于寡人,何止是肱骨之臣?当年寡人若非听他“尊王攘夷”之计,怕是至今还困在齐鲁之争的泥潭里,哪有这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他这人最是懂“利”字——盐铁由国府专营,既堵了富商大贾的私路,又让国库日渐充盈;按土地肥瘦定税,百姓才肯安心耕织,齐国的仓廪才堆得像山一样。那些年北击山戎、南拒蛮楚,若无他在后方筹粮备械,寡人纵有千军万马,也不过是虚张声势。

说起来,他连外交都带着算计——打着周天子的旗号会盟诸侯,既让列国挑不出错处,又借王室的名分压服了那些桀骜之辈。难怪孔夫子都赞他护了华夏文脉,这等以智谋安天下的本事,怕是商君见了,也要敬他三分吧?

【盘点十大谋士,第二名:李斯(秦)

功绩: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提出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主持“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构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的制度框架;制定秦律,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影响:其设计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官僚体系等)被后世王朝沿用,是“大一统”理念的重要实践者,虽因晚年依附赵高争议颇多,但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塑造力无人能及。】

【第一名:姜子牙(周)

功绩: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推翻商朝,提出“修德安民、翦商兴周”战略,在牧野之战中以少胜多;周朝建立后,受封于齐,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治国策略,使齐国成为东方大国。

影响:作为中国古代谋士的“开山鼻祖”,其军事思想(收录于《六韬》)奠定了古代兵学基础,被后世兵家尊为“武圣”;更重要的是,他辅佐周朝确立“礼乐制度”,为华夏文明的礼乐传承与宗法社会构建提供了根基,其“谋国以道、辅世以仁”的理念,成为后世谋士的精神源头,影响跨越三千年】

秦,嬴政:李廷尉于朕,是擘画天下的巧匠啊。当年灭六国后,朝堂上吵着要复分封,是他力排众议,说“周室分封终致诸侯相攻”,力主行郡县制——这天下才能如臂使指,再无列国割据的乱象。

他主持的书同文、车同轨,看着是寻常事,实则是把这万里江山的筋骨都连在了一处。先前七国文字各异,一个“马”字能写出七种模样,如今隶书通行,哪怕远在南海的官吏,也能看懂咸阳的诏令。这等远见,承的是商君统一度量衡的志,成的是朕“大一统”的业。

只是……他晚年终究是糊涂了。若不是依附赵高、矫诏废立,何至于落得腰斩灭族的下场?可论起搭建这中央集权的骨架,放眼古今,怕是再难找出第二人。

周,姬发(周武王):姜太公于周室,是开天辟地的柱石。

当年父王(周文王)与他渭水相遇,他说“治国先修德,伐罪必顺天”,一席话点醒了父王翦商兴周的路。

牧野之战,商军七十万倒戈,靠的何止是兵锋?是他早就算准了纣王失尽民心,那“仁义之师”的旗,比十万甲士还管用。

封他于齐后,他不搞繁文缛节,说“百姓安于旧俗,何必强改?”就凭这“因其俗,简其礼”,不过数年,海滨荒蛮之地就成了鱼盐兴旺的大国。

后世说他是“武圣”,可他哪止会用兵?那《六韬》里讲的“文韬武略”,说到底是“谋国先谋民”。

朕常想,后世谋士纵有千般算计,怕都是从太公这里学的根——他不只帮周室夺了天下,更给华夏立了“礼乐”的规矩,这才让咱们与蛮夷分清了界限。

三千年后的人再提谋士,第一个想起的,定然还是渭水边那个直钩垂钓的老人啊。

【为天下弃兄弟者不计其数,为兄弟弃江山者,唯他一人。】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皆在猜测这“为兄弟弃江山者”究竟是谁。

只见历史的画卷中缓缓浮现出一个身影,竟是三国时期的刘皇叔刘备。

当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所害,刘备悲痛欲绝。不顾诸葛亮等一众谋士的劝阻,执意要为兄弟报仇。

他心中只有为关羽讨回公道的执念,将蜀汉的江山大业暂时抛诸脑后。

于是,刘备亲率大军伐吴,全然不顾这一决定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虽然他的这一行为在战略上或许并不明智,但他为了兄弟情义,不惜放弃江山的决绝,着实令人动容。

在那乱世之中,多少人争权夺利,为了江山不择手段,而刘备却能为了兄弟舍弃这一切,这份情义,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