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29章 盘点十大谋士(二)

【盘点十大谋士,第九名:赵普(宋)

功绩:辅佐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提出“杯酒释兵权”之计,解除藩镇割据隐患,奠定宋朝“重文抑武”的治国基调;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理念推动文官政治发展。

影响:其策略终结了唐末以来的军阀混战,塑造了宋朝重文治、轻战乱的社会格局,对后世官僚制度与中央集权强化影响深远。】

宋朝,赵普,对这个榜单你怎么看啊?赵匡胤看着赵普赵普拱手道:“陛下,这榜单将臣列为第九,臣实感惶恐。臣不过是尽了臣子本分,辅佐陛下成就大业。那‘陈桥兵变’实乃顺应天时民心,‘杯酒释兵权’也是为稳固社稷。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过是激励文官用心于学问罢了。”

赵匡胤微微一笑:“卿不必过谦,若无卿之谋略,朕焉能有今日之江山。这榜单也算公允,卿之功绩,天下人皆有目共睹。”

赵普道:“陛下圣明,然这谋士众多,各有千秋。或许还有诸多贤才未被列入此榜,他们亦可能有经天纬地之才,只是尚未有施展之机罢了。”

【第八名:王猛(前秦)

功绩:辅佐苻坚统一北方,提出“明法峻刑、重农桑、兴儒学”改革,使前秦从游牧政权转型为中原强国;军事上大破前燕、平定西陲,为北方民族融合扫清障碍。

影响:是少数能以“异族政权谋士”身份推动中原文明延续的人物,其“汉化改革”模式为后世北魏孝文帝等提供了借鉴,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第七名:荀彧(三国·魏)

功绩:辅佐曹操统一北方,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战略,为曹魏争取政治正统性;举荐郭嘉、荀攸等人才,建立曹魏人才储备体系;在经济上推行屯田制,解决军粮危机。

影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智慧成为后世权臣夺权的经典范式,而他坚守“汉臣”底线的悲剧形象,也成为忠君与谋国矛盾的历史注脚。】

三国,曹魏,文若上榜倒在我的意料之中,曹操笑着说。荀彧谦逊地拱手道:“主公谬赞,此榜单不过是后人之评。我不过是在乱世之中,尽己所能辅佐主公成就大业。‘奉天子以令不臣’乃形势所趋,屯田制也只是为解一时之困,举荐人才更是为了曹魏能有可用之人。”

曹操大笑:“文若不必自谦,若无你提出此战略,我曹魏焉能有如今之地位。你建立的人才储备体系,为我军输送了诸多贤才,屯田制更是让军队粮草无忧。你之功绩,不可磨灭。”荀彧又道:“主公,这榜单上其余谋士也各有非凡之处。王猛辅佐苻坚统一北方,改革成效显着;赵普助陛下稳固宋朝江山,影响深远。我与他们相比,也只是各有长短罢了。”曹操点头,眼中满是赞许:“文若不仅谋略过人,还如此谦逊。此榜单虽不能完全衡量诸位谋士之能,但也足见你等之才在后世备受认可。”

【第六名:诸葛亮(三国·蜀)

功绩:提出“隆中对”定三分天下格局,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治理蜀地时推行屯田、兴修水利,促进西南开发;以“七擒孟获”平定南中,推动民族融合;发明木牛流马、连弩等,革新军事技术。

影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后世臣子典范,其“治军严明、依法治国”的理念被历代推崇,民间更将其神化为“智慧化身”,影响跨越时代。】

三国,季汉,军师上榜是意料之中,可这排名是不是有点低了啊,刘备如此道。

诸葛亮闻言,手摇羽扇,躬身答道:“陛下勿虑。后世评说,本就见仁见智。臣辅佐陛下定蜀地、联吴抗曹,皆赖众将用命、百官协力,非臣一人之功。‘隆中对’虽定三分,终因时势变迁未能全践;南中平定、屯田兴利,也只是守土安邦之常策。”

刘备摇头道:“军师过谦了!当年朕寄人篱下,若非军师‘隆中对’点醒迷津,何来蜀汉基业?七擒孟获以德服人,让南中长治久安;木牛流马解粮道之困,连弩助我军屡破强敌。这些功绩,岂是‘常策’二字能概之?”

诸葛亮轻叹一声:“陛下可知,前有荀彧‘奉天子以令不臣’,为曹魏立根基;王猛辅苻坚治北方,功绩堪比诸葛。

臣不过是尽人臣本分,能与诸贤同列,已是殊荣。况且,臣五次北伐未能成功,终是憾事,此排名或也含后世劝诫之意。”

刘备闻言默然,随即抚其背道:“军师‘鞠躬尽瘁’四字,早已胜过千秋排名。纵使后人有百般评说,在朕心中,无人能及军师。”

【盘点十大谋士,第五名:张良(汉)

功绩:辅佐刘邦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关键谋略包括“鸿门宴”脱险、火烧栈道麻痹项羽、劝刘邦定都关中、封韩信稳军心等,被刘邦赞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影响:作为汉朝开国核心谋士,其“功成身退”的处世智慧被后世士人效仿,所定战略为汉朝四百年基业奠定基础,是“乱世谋国、功成不居”的标杆。】

汉,子房这个排名实至名归,就是不知道有那几个人可以力压子房了。刘邦拍了拍张良的肩膀。

张良敛衽躬身,从容答道:“陛下谬赞。臣不过是顺天应人,借众将之力成事罢了。鸿门宴脱险,赖项伯通融、樊哙忠勇;火烧栈道,原是韩信奇兵之策;定都关中之议,萧相国早有筹谋。臣所做,不过是在旁拾遗补缺,何德何能居此高位?”

刘邦闻言大笑:“子房又来谦逊!若不是你在鸿门宴前识破杀机,朕早已成了项羽刀下之鬼;若非你力主定都关中,凭函谷关之险拒诸侯,这大汉江山岂能安稳?韩信功高难制,也是你一句‘封齐王以安其心’,才免了祸起萧墙。这些谋略,少了哪一样,朕都未必能坐这龙椅!”

张良微微摇头:“陛下请看榜单之前,诸葛亮‘鞠躬尽瘁’感天动地,王猛辅前秦一统北方,皆是经天纬地之才。

臣侥幸得遇陛下,方能施展微末之技,若论功绩,未必能胜诸贤。况且臣所求,从来不是身前身后名,唯愿天下安定、百姓安康而已。”

刘邦望着他,眼中满是感慨:“子房这‘功成身退’的境界,朕自愧不如。也罢,这排名高低,于你而言本就无关紧要。

只是在朕心里,你这‘运筹帷幄’的本事,古今罕有。”说罢,举杯笑道:“来,为我大汉有你这般谋士,干一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