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200章 戾太子刘据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第200章 戾太子刘据

作者:迷城寒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7:11:56

咸阳宫大殿内,秦始皇看完天幕中蒙氏三人的事迹,手指重重叩击御案,沉声道:“蒙骜老将军拓土开疆,蒙恬守北疆、筑长城,蒙毅辅朝政、辨忠奸,蒙氏一门皆是大秦忠臣!”

身旁李斯躬身道:“陛下所言极是,蒙氏功绩,当刻石记功,传之后世。”秦始皇却摇头,目光落在蒙恬、蒙毅的结局上:“赵高……竟敢如此!朕若在世,必诛此奸佞,保蒙氏平安!”

随即下令:“传朕旨意,加封蒙恬为‘忠勇侯’,蒙毅为‘忠直侯’,蒙骜追赠‘武烈侯’,蒙氏子弟世袭爵位,永受大秦恩宠!”

战国?秦,某一征战时期。

蒙骜正率军围攻魏国高都城池,天幕中“攻取三晋七十余城、开创蒙氏地位”的记载浮现。

他拄着长戟站在军前,望着城墙上的魏军,对身旁副将道:“我蒙氏本是齐人,入秦后能立足,靠的就是一场场胜仗!如今拿下高都,再取汲地,三晋的屏障就破了。”

待看到“子孙蒙恬、蒙毅成秦朝支柱”,他眼中闪过欣慰:“我这把老骨头拼杀半生,不为自己,只为家族能世代为秦尽忠,看来日后能如愿。”

蒙恬镇守北疆时期,蒙恬正立于长城烽火台上巡查,天幕中“北击匈奴、修长城直道”的文字映入眼帘。

他抚摸着城墙上的青砖,沉声道:“匈奴屡犯边境,若不筑长城、修直道,北疆永无宁日。”

当看到自己“被赵高诬陷、吞药自尽”的结局,他猛地攥紧拳头,眼中满是悲愤与不甘:“我蒙氏世代忠秦,竟落得如此下场!胡亥昏庸,赵高奸佞,大秦怕是要毁在他们手中!”

身旁亲兵欲言安慰,他却摆手:“罢了,能保北疆十年安稳,我死而无憾,只恨未能除尽奸佞。”

蒙毅辅佐秦始皇时期,蒙毅正于咸阳宫为秦始皇草拟政令,天幕中“官至上卿、因得罪赵高被赐死”的记载浮现。

他手中的笔顿在竹简上,墨汁晕开一片黑斑。想到此前审理赵高案时的坚决,他低声自语:“赵高奸猾,我早该知他必记恨报复。只是没想到,沙丘之变竟来得如此快,连我与兄长都难逃毒手。”

抬头望向秦始皇的寝宫方向,他眼中满是忧虑:“陛下若能早除赵高,我蒙氏何至于此?大秦何至于此?”

天幕依旧播放着【#戾太子刘据的一生】

【戾太子刘据是汉武帝刘彻嫡长子,母为卫皇后卫子夫,一生经历从储君到卷入巫蛊之祸、最终自杀的悲剧,是西汉中期政治动荡的核心人物之一。

刘据生于公元前128年,因汉武帝此前多年无子,他的出生令武帝极为欣喜,次年便被立为皇太子。

武帝为其延请名师,如石庆、严青翟等担任太子太傅、少傅,悉心培养其治国能力。】

【刘据性格仁厚、温和,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反对汉武帝长期推行的严刑峻法与对匈奴的连年征战;而武帝晚年愈发崇尚强权与功利,父子间的政见分歧逐渐显现,虽武帝曾安抚卫青“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但朝中支持太子的“宽厚派”与迎合武帝的“酷吏派”矛盾已暗流涌动。

刘据的母族卫氏(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曾是其重要支撑,但卫青、霍去病先后去世后,卫氏势力衰落,太子在朝中的“保护伞”逐渐消失,为后续危机埋下隐患。】

【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太子姨夫)因儿子公孙敬声贪腐案发,被酷吏江充牵连进“巫蛊案”,公孙贺父子被杀,卫皇后的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也被牵连处死,太子与卫氏的关联势力遭受重创。

江充因与太子有旧怨,担心武帝去世后被太子清算,便借“查巫蛊”之机,带人闯入太子宫中,伪造“桐木人”作为太子行巫蛊的“证据”。

太子无法自证清白,又无法联系上远在甘泉宫的武帝,在老师石德“矫诏平叛”的建议下,被迫起兵。】

【太子起兵后,一度控制长安部分区域,但武帝误信“太子谋反”的传言,派丞相刘屈氂率军镇压。

双方在长安激战五日,太子兵力不敌溃败,卫皇后自杀,太子带着两个儿子逃亡,最终在湖县被官府围捕,自缢而死,两个儿子也一同遇害。

巫蛊之祸后,武帝逐渐察觉真相,得知太子是因被构陷而被迫起兵,遂下令诛杀江充家族,建造“思子宫”与“归来望思之台”悼念太子。】

【汉宣帝刘询(太子之孙)继位后,为祖父平反,追谥太子为“戾太子”(“戾”在此处非贬义,取“蒙冤受屈”之意),恢复其名誉。

刘据的悲剧是汉武帝晚年政治失误的集中体现,也反映了西汉储君制度与皇权矛盾的复杂性。

他的仁厚形象与治国理念,与汉武帝的强权统治形成对比,成为后世评价西汉中期政治的重要参照;其遭遇也警示了“酷吏政治”与“皇权猜忌”对统治稳定的破坏。】

汉朝,武帝时期。

此时,汉武帝正居于甘泉宫,天幕中关于戾太子刘据的事迹如画卷般展开。

当看到“巫蛊之祸太子自缢、两个皇孙遇害”的记载时,他手中的玉杯“哐当”落地,酒液四溅,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喉间发出嘶哑的低吼:“江充!竟敢构陷太子!朕……朕竟信了他的鬼话!”

待看到自己“建造思子宫与归来望思之台”,他踉跄着扶住案几,老泪纵横:“太子仁厚,本是安天下的良主,是朕晚年昏聩,猜忌心重,才让他落得如此下场!”

身旁宦官欲上前搀扶,却被他挥手喝退。他望着天幕中太子“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治国主张,长叹道:

“若早听太子之言,停止征战、宽待百姓,何至于此……朕对不起太子,更对不起卫皇后!”

随即下令:“传朕旨意,即刻彻查江充党羽,凡参与构陷太子者,一律族诛!再命人前往湖县,厚葬太子与皇孙,追封太子为‘仁孝太子’!”

储君时期,刘据正于东宫与太傅石庆商议民生政策,天幕中“主张轻徭薄赋、反对严刑峻法”的记载浮现。

他放下手中的《尚书》,对石庆道:“父皇连年征战,百姓早已困苦不堪,若再用酷吏苛政,恐生民怨。我若他日继位,必以安民为本。”

待看到“卫青、霍去病去世后卫氏势力衰落”,他眉头微蹙,眼中闪过忧虑:“舅舅与表哥在时,尚有重臣为我说话,如今他们不在了,朝中酷吏当道,怕是日后会有麻烦。”

巫蛊之祸爆发时,刘据正被江充逼得走投无路,天幕中“江充伪造证据、太子无法自证”的文字恰好显现。

他紧握佩剑,指节泛白,对石德道:“江充这奸贼,分明是要置我于死地!父皇远在甘泉宫,我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当瞥见后续“起兵溃败、自缢而死”的结局,他脸色惨白,眼中满是绝望与不甘:“我本无反心,奈何被逼到绝境!若有来生,我绝不再生在帝王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