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灾难的硝烟混合着焦糊味和灰尘,在404寝室弥漫了好几天,才勉强散去。
云瑶那顶心爱的“月光羽”头饰,经过她小心翼翼的清洗、熨烫和魔法微光处理,总算勉强恢复了形状,但羽毛终究不如之前蓬松柔顺,蕾丝边缘也留下了一点点难以完全去除的污渍痕迹。她宝贝地把它收进了带锁的饰品盒,每次看向黎昼和她那片“科研重地”时,眼神都带着一丝后怕和控诉。
黎昼则完全沉浸在对“幽影探针”原理的执念里。那台面目全非、还冒着烟的吸尘器残骸被她塞进了床底,取而代之的是她书桌上重新堆起的草稿纸和电路板。她几乎每隔几小时,就会通过加密通讯频道给陆屿发去一串信息:
“陆工,符文第三能量回路能量转化效率模型有进展吗?”
“Delta-7节点被破坏后能量逸散的路径模拟出来了吗?”
“那个核心符文蚀刻深度,数据库有更精确的测量数据吗?”
“反重力场的局部抵消效应在微型化应用上的可行性评估报告出来没?”
……
问题五花八门,带着技术宅特有的执着和一点点的骚扰性质。
陆屿那边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沉默,偶尔会回复极其简短的:“分析中。”“数据待验证。”“暂无。” 专业、冷静、不带任何情绪,如同设定好的应答机器。
直到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当黎昼第N次发送完“符文能量流与空间褶皱耦合系数”的疑问后,她的接收器屏幕终于亮起了不同寻常的提示——一份标注着“绝密·阅后即焚”的加密简报传送请求!
黎昼精神一振,立刻放下手中的烙铁差点烫到书桌,飞快地输入复杂的动态密钥。简报解锁,图文并茂的报告瞬间铺满了她的显示器屏幕。她立刻拉过旁边的江照,后者正揉着太阳穴看专业书,又招呼了正在擦剑的林燃和整理衣柜的云瑶。
“快!陆工的报告来了!”
四人围在黎昼的电脑前。
报告内容详实而冰冷:
符文溯源确认:*核心段落被高亮标注。“经深度能量频谱比对及符文结构逆向工程,确认金属球核心符文序列,为‘古代凯尔特黑森林秘文’的现代高能变体组合。该符文体系非东亚本土传承,与活跃于欧洲阿尔卑斯山及黑森林地区的数个古老黑巫术传承关联度极高,匹配度>92%。其核心特性:强烈空间扰动、能量汲取(尤其地脉能量)、以及…精神干扰倾向。指向性结论:该符文组合为巫师联盟核心‘空间与地脉探测技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凯尔特…黑森林…黑巫术…”云瑶小声念着,小脸有些发白,她在银月夫人那里听说过这些古老而危险的名字。
破损原因推测(附图):几张高精度的内部断层扫描图显示着球体核心的毁灭性创伤。“核心创伤点分析:曾遭受一次极其锐利、高度凝聚的能量冲击。能量特征:瞬间峰值极高,作用时间极短<10纳秒,穿透性强,破坏力集中于极微小区域。**排除自然老化、材料疲劳及常规制造缺陷可能性。** 创伤形态高度吻合两种可能:1. 定向高能粒子束武器,如小型相位炮近距离轰击;2. 高度凝聚、性质极端的能量刃,如某些特殊剑气形态精准穿刺。”
“剑气?!”黎昼镜片后的眼睛猛地瞪大,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高度凝聚…穿透性强…能量聚焦效率…这要是剑气,得多可怕的控制力…” 林燃的目光也落在了报告扫描图上那道平滑的、贯穿性的能量残留痕迹上,眼神微凝,手指下意识摩挲着膝上的木簪。
装置功能与潜在目的:“‘幽影探针’标准功能为探测并标记地脉能量节点及空间结构薄弱点。其破损后失控形成‘重力迷宫’属于非预期能量逸散造成的次级灾难。结合其最终激活位置,校园西北角废弃体育馆地下室及周边地脉能量流初步扫描数据(附件3),高度推测巫师联盟此次渗透目标:探测并标记校园下方或周边区域可能存在的、尚未被记录的特殊地脉能量节点或空间薄弱点。该节点具体性质及位置,因探针损毁过早,未能完成最终测绘。”
报告最后是一段加粗的总结:“巫师联盟活动已深入校园区域,目标明确指向能量节点探测,威胁等级上调。建议:持续高度警戒,留意校园及周边异常能量波动或空间扰动。”
报告末尾,还有一个陆屿的简短文字备注:“黎昼工程师:关于你提出的微型化反重力应用模型,基于当前符文解析精度及能量稳定性问题,理论可行,实践风险极高。建议暂停相关实验。附:吸尘器事故初步分析报告已归档”
黎昼看到最后一句,撇了撇嘴,但注意力很快又被“凯尔特秘文”和“锐利能量冲击”吸引回去。
寝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电脑风扇的嗡鸣。之前“幽影探针”带来的还是一种模糊的威胁感,而这份报告,则将巫师联盟的阴影描绘得无比具体、专业且极具目的性。黑巫术、欧洲传承、地脉节点探测…这些词汇带来的压力,远比一个失控的重力迷宫要沉重得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